葉鵬
摘 要:目前,BIM技術正在融入各個領域,并且在管線設計與施工領域也能用到BIM技術。從現狀來看,很多建筑物都包括了大型地下室,因此應當全面優化地下室的機電管線設計。通過運用BIM手段來輔助實現機電管線設計,應當能夠簡化設計流程,同時也杜絕了機電管線布置的誤差。
關鍵詞:大型地下室;機電管線綜合;BIM技術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志碼:A
1 BIM技術的基本特征及其內涵
BIM技術的內容就是建筑信息模型,該技術依賴信息化手段,從而將建模操作分成多個流程與環節,其中包括各個階段的不同建模進度。在此過程中,BIM技術還應當包括多專業的協同模式。對于其中的建模范圍也要覆蓋到多層次的要點,其中通常包括建筑機電、建筑整體結構、市政景觀、建筑裝飾、建筑鋼結構以及建筑幕墻等。具體而言,BIM技術涵蓋了如下的技術特征:
首先是搭建建筑模型。通過全面引進BIM手段來完成建模處理,設計人員就能緊密結合當前的建筑圖紙來搭設相應的建筑信息模型。與此同時,技術人員還能依照模型給設計出多層次的內容,通過多種途徑與方式來優化建模方式。在此過程中,各個專業應當相互密切配合,針對建筑模型有關的難題都要予以匯報。除此以外,運用建模措施還有助于隨時深化、更新并且調整現存的建筑信息模型。
其次是構建實時性的云端共享模式。BIM技術設有云端共享的模式,技術人員有必要在云端的特殊位置上傳輸實時的建模信息,以便于各專業人員以及項目管理人員隨時查看。并且,運用BIM手段還能夠創建交互式的建筑模型。每隔一段時間,技術人員就要針對現有的建筑模型進行更新。在云端共享的前提下,各個專業就能緊密地進行協作與配合。
第三是BIM有助于各方之間實現密切配合。這是由于BIM技術在客觀上必須依賴于多方之間的相互配合。反之如果各方欠缺配合,那么整個建筑模型就無法順利運行。每周例會以及項目會議能夠有效解決目前的施工難題,確保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由此可見,BIM技術具有明顯的高效性與科學性,其對于現有的建筑設計方式與設計思路都能達到優化改進的目的。從現狀來看,BIM技術已經能夠受到很多建筑企業的重視。在此基礎上,建筑企業也應當嘗試將BIM技術運用在優化設計機電管線等特殊領域中。建筑企業在全面引進BIM技術用于優化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核心就是要科學地進行建模。這是由于建筑三維模型可以幫助建筑設計人員拓展設計視角,從而達到全面與科學的建筑設計效果,如圖1所示。
2 機電管線綜合的實例
在機電管線綜合的建模實踐中,選擇了高層寫字樓作為此次建模的對象。具體而言,該寫字樓設有4層的地下結構以及35層的地上結構,寫字樓建筑總面積10萬m2,建筑物高度為190 m。具體在涉及到建筑設計時,開發商針對BIM技術直接進行導入,依照當前現有的施工圖來擬定全過程的項目施工規劃。與此同時,BIM團隊能夠為其提供第三方的實時性服務與咨詢,以便于各專業之間實現全方位的相互配合。
具體在涉及到建造四層的寫字樓地下室時,總共包括3.5萬㎡的地下室整體面積。在地下室的區域內,針對建筑空間將其分成設備專用房、停車庫、管理專用房與其他建筑空間。同時,BIM還設有云端共享以及多方協作的模式,針對多層次的客戶端都要完成信息匯總。在此前提下,作為項目管理部、業主設計部、施工分包班組與其他部門都應當全面進行配合。
3 大型地下室機電管線綜合的具體技術運用
大型地下室包括了復雜性較強的機電管線設計,因此涉及到機電管線綜合的有關技術。然而實質上,機電管線綜合并非僅限于單一的模式,而是包括各項技術要素。近些年來,有關部門已經能夠運用BIM手段來實現機電管線控制,上述措施從根本上符合建造大型地下室的基本目標。具體在實踐中,BIM技術運用于機電管線綜合設計,則應當關注如下的技術要點:
3.1 構建多層次的管線綜合模型
BIM技術如果要全方位地利用,那么前提就要構建與之有關的信息化模型,也就是BIM模型。具體在全過程的建模操作時,應當注意建模操作的多個要點。并且,各個專業在協同與彼此配合的前提下全面完成建模操作。
通常情況下,針對大型地下室如果要構建多層次的BIM管線模型,那么應當關注大型地下室的整體構造,然后因地制宜地給出相應的建模設計思路。具體在實踐中,BIM建模應當包括通風空調、給排水、地下室消防、智能化、強弱電處理以及其他要素。此外,大型地下室還配備了較多的地下室機房,其中布置了密集的機房管線。與此同時,機房主管設有較大的管道半徑。因此在全方位的建模操作中,關鍵就在于優化整體上的管線排布。
在建模設計的操作過程中,關于構建管線綜合模型要做格外重視給排水的設計。對于建筑物而言,給排水管道占據了建筑設計的關鍵地位。因此在建立管線綜合模型時,尤其需要按照科學的方式來排列給排水管線,并且按照智能化的思路來優化管線設計。同時,關于布置給排水管線還需要做到避免管線交叉,尤其是對于機房主管應當避免出現管道交叉的現象。管線綜合模型設計,為地下室的消防通道留下更多的設計空間。
3.2 優化機電管線
地下室設置了多層次的復雜管線,因此在優化地下室的整體空間時,應當將優化現有的管線構造作為其中的管線綜合要點。例如在整個地下室的構造空間中,通常應當包括機房排煙管、冷卻水管、冷凍管與其他的地下室管線。在此前提下,技術人員在建模設計中就要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通過運用模擬管線設計來實現綜合的管線布置優化。
建筑物的地下室主要包括冷凍管與冷卻水管,因此對于以上2種主要的地下室管線都應當全面地進行優化設計。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有很多建筑設計人員并未做到綜合優化以上2種地下室管線,甚至出現管線布置沖突的現象。在運用BIM手段進行建模操作時,尤其需要關注各類管線的具體位置。同時,建筑設計人員也要做到結合地下室的基本空間情況來構建管線綜合模型,確保預留充足的設計空間,而不能遺漏某些管線布置的要點。
除此以外,針對管線綜合還要重視預埋管的優化布置,確保能夠避免遺漏關鍵的土建施工要點。BIM技術本身具備三維的顯著特征,其能夠運用三維技術來構建綜合技術模型。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如果需要變更原有的管線綜合設計,那么將會簡化后期的管線變更操作。
4 結語
經過綜合分析,可以得知BIM技術本身具有較好的適用性以及科學性,因此有必要將其靈活地用于當前的建筑設計中。運用信息化手段來全面構建相應的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人員能夠把握機電管線綜合的關鍵點,從而優化建筑管線設計。
參考文獻
[1]刁龍.地下空間消防用電設備及供配電系統隱患[J].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2013(S1):241-243.
[2]陳辰,李慶平.基于BIM技術的三維管線綜合[J].土木工程建筑信息技術,2012(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