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敏 金子媛
2017年9月24日新華社北京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健全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體制機制,強調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高等學校要把人才培養作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其后,各高校、各學科紛紛出臺各類學科競賽機制,舉辦各類學科競賽,以達到創新人才培養的目的。與此同時,為響應國家號召,適應現代教育潮流,上海理工大學也舉辦或承辦各類學科競賽,如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等。在外語方面,學校以及相關學院建立各種學科競賽團隊,如大學生英語競賽、創行比賽、辯論比賽、口筆譯比賽、閱讀寫作比賽、等,并在每年定期開展各項比賽活動。學校從機制和體系上為培養創新人才做足了準備,同時也希望學生們能積極參加到各類比賽,從比賽中獲益,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提升自身實力,為將來步入社會做準備。
在國家出臺培養創新人才機制的大背景下,在學校大力推行學科競賽的前景下,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作為外語類學科競賽之代表,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全國唯一的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競賽,所獲獎項可以用于保送研究生佐證材料,也可用于非上海生源畢業生落戶加分,在對大學生未來有如此有利條件的情況下,根據歷年報名數據,每年參賽的學生人數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代表,近2年報名參賽人數數據:2017年974人報名;2018年960人報名,從數據可以看出,報名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的本科生人數還不到上海理工大學總體本科人數的十分之一,對此,筆者很困惑,作為外語類權威賽事之一,獎項對于學生未來也非常有誘惑力,學生仍不為所動,想借此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其原因,得出結論,想出策略,運用于接下來的比賽中,使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以真正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效果。
調查對象是上海理工大學在讀本科生,采用隨機抽取方式,抽取1000余人,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形式收集問卷信息并對所得信息進行研究分析。問卷將對學生分成兩部分,即曾經參加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的學生和從未報名參加過的學生,已參加過的學生將從了解途徑方面調查、未報名參加過的學生從未參加原因方面著手,未參加原因可多選,具體內容如下:

此次調查問卷共發放至1000多人手中,實際回收984份,其中148人反映已在2017或2018年參加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836人反映未參加過。具體結果如下圖:

圖一

圖二
圖一是已報過名參賽學生所獲得比賽途徑調查結果,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已參加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的學生大部分反映是通過任課教師課后傳授得知的,相對來說,自己直接通過官方媒體網站獲得信息并自主參賽的學生量較少。而通過輔導員推薦或通過同學之間傳播量相對也多一些,說明學生之間一則通過可信之人通知參賽概率相對于普通媒體要有效很多。圖二是學生從未報名參加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原因的調查結果。從圖二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并不是不了解該項比賽或者經濟原因無法參加比賽,而是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即使參加比賽也獲不了獎反而會浪費時間或者耗費精力,導致對參加比賽這件事情比較懈怠。還有部分同學因為周末時間安排認為比賽當天沒有空余時間,繼而未報名參賽。從以上圖表信息得知,作為教學管理人員,需擬定相關策略,增強學生比賽信心,消除參賽顧慮,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比賽中去。
在2019年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報名過程中,筆者院校專門成立了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團隊,針對學生在報名參賽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做了相關應變。宣傳方面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宣傳方面,主要通過全校范圍內任課教師利用課間時間對學生進行宣傳,通過全校輔導員對學生發通知,線上通過學校教務處網站對所有登錄查看學生進行提醒,同時團隊教師通過個人微信朋友圈等進行傳播,以達到眾所周知的效果;教學方面,英語類任課教師充分利用課后答疑輔導時間對學生賽事方面進行宣傳、輔導,同時鼓勵往年獲獎同學針對周邊同學進行宣傳,與此同時,團隊教師定期舉辦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宣講,針對種子選手以講座、微信群等形式進行輔導,從而增加學生參賽信心,希望學生從競賽中培養自己創新思維,增強自己創新實力,以達到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效果。2019年3月20日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報名截止,共報名1331人,相對往年,報名人數有顯著增加,意味著之前實施的宣傳和教學措施對學生都已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從近3年的報名數據以及調查數據可以推斷出,適當的措施和策略需應用到實際賽事管理中。筆者認為可采用以下方法:
1.可以拓寬宣傳渠道,利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多媒體與人工相照應多方位宣傳。針對部分從未聽說過這項比賽的學生,可通過任課教師課間宣傳、同學轉告、輔導員通知等方式,也可通過學校公共場地掛橫幅或貼海報形式告知,亦可通過學校官方網站或微博與賽事官網相鏈接或者通過學生bbs論壇等形式,或者通過學校學生會等權威組織向學生宣傳。
2.可以定期開展相關講座張貼講座海報或學校定點增設講座易拉寶,吸引學生來參加講座,讓學生從學習中增加自信心,學會自我探索,自我創新。
3.可以開設相關選修課程,講解更多關于比賽內容,激勵學生積極參賽。
在建設高水平大學潮流中,在培養創新人才時代發展下,學科競賽成為高校最新熱門學科活動之一,但學科競賽能否真正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真正達到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效果,筆者認為高校需采用適當的宣傳和激勵策略,一方面達到在學生群體中眾所周知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生自我創新、自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