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學 葛春森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倡導“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新理念,強調化學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從化學的視角與生活對話,從現實生活中尋覓化學的蹤影,彰顯化學學科的獨特價值。因此,構建生活化的化學教學,能使教學內容更接地氣、教學方式更貼近學生,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升核心素養。
一、將生活融入情境,觸及學生的心靈
實踐證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基于生活創設真實情境,能增加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能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看得見、用得著”,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體驗到化學源于生活。
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性質”時,教師向學生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08年4月2日,萊州市鞠家村一個劉姓村民給母親買了一個西瓜,母親想等到清明節再吃,便讓兒子將西瓜用繩子捆起來送到自家院子的地窖里保鮮。豈知清明那天,劉姓村民取西瓜時不慎滑落掉到地窖里,隨著“咕咚”一聲,震驚了屋子里的家人。看到弟弟掉進了地窖,哥哥想也不想就下去救人了。可下到四五米深的時候,哥哥也掉下去了,全家人頓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此時,有人想到地窖里二氧化碳太多,缺少氧氣,容易使人窒息,趕忙去找通風機向地窖里吹新鮮的空氣。盡管如此,等到將兄弟倆救出時,他們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悲慘的故事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教師順勢提問:“兄弟兩人為什么都丟掉了性命?”學生們異口同聲地答道:“沒有文化!”教師接著說:“學習科學既是為了社會發展,也是為了保證我們的人身安全。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要嚴禁這樣的悲劇在我們的身邊發生。”這樣,通過生活實例創設學習情境,更容易觸及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產生求知欲,達到“道而弗牽”的效果。
二、讓生活融入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
將知識回歸于生活,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培養科學探究與生活相結合的科學思想,形成“化學應服務于生活、造福人類”的科學理念。
例如,在引導學生探究“鋼鐵銹蝕的因素”時,教師可在課前啟發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猜測造成鋼鐵銹蝕的各種原因,并指導學生根據猜測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
【實驗1】猜測可能與氧氣和水有關。包括三個實驗方案:一是把一個去銹的鐵釘放進一個10毫升的小藥劑瓶里,并裝滿蒸餾水,然后用橡皮塞密封起來,觀察其變化;二是把一個去銹的鐵釘放進一個充滿氧氣的干燥的小藥劑瓶里,然后用橡皮塞密封起來,觀察其變化;三是把一個去銹的鐵釘一半浸沒在蒸餾水中,另一半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其變化。
【實驗2】猜測可能與鹽有關。實驗方案:把潔凈的鐵釘一半浸沒在食鹽水中,另一半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其變化。
【實驗3】猜測可能與食醋有關。實驗方案:先把潔凈的鐵釘放入食醋中蘸一蘸,再放到干燥的空氣中,觀察其變化。
這個科學探究活動,既將生活融入了實驗教學,使學生體驗到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又能培養學生認真設計、仔細觀察、細心操作等良好的實驗習慣以及嚴謹、耐心的科學品質。
三、讓生活融入教學,彰顯知識的獨特價值
質疑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原動力,任何研究都始于疑問。因此,教師要關注生活,設計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實踐、體驗和探究,使學生領悟到科學探究的方法,發展實踐能力和科學精神。
例如,在教學“酸的性質”時,教師先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指導學生觀察同一根藤上的牽牛花(有的顯紅色,有的顯藍色),使學生對這一熟視無睹的日常現象產生了疑問,啟發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探究性問題:其中的奧秘是什么?接著再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分組實驗:第一組,將三朵紅色的牽牛花分別放入稀醋酸、食鹽水和石灰水三種溶液中;第二組,將三朵藍色的牽牛花分別放入稀醋酸、食鹽水和石灰水三種溶液中。3分鐘后,發現第一組中牽牛花的顏色分別是紅色、紫色和藍色;第二組中牽牛花的顏色分別是紅色、紫色和藍色。這樣,學生就將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經過生活化的實驗探究出了新知識:紅色牽牛花在堿性溶液中會變成藍色,藍色牽牛花在酸性溶液中會變成紅色,二者在中性溶液中會變成紫色,即牽牛花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的顏色分別是紅色、紫色和藍色。通過實驗,學生認識到,即便長在同一株藤上,因為不同部位汁液酸堿度不同,也可能開出不同顏色的牽牛花。
實踐證明,生活化問題的設計縮短了知識與生活的距離,能使學生更深刻地體驗到“生活處處皆學問”,只要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就能發現新知識。學生對生活的進一步關注,會變得更樂于運用化學知識解讀生活現象,取得了啟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四、讓生活融入作業,解讀學生的日常生活
作業的布置也應趨于生活化,以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養成留意生活、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學會理智、科學地認識和處理與化學有關的生活現象或社會問題。
例如,學習了“中和反應”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調查“中和反應”在生活和生產中應用的實踐性作業。學生的調查過程概括如下。一是生活中的應用。如被螞蟻叮咬后,被叮咬處就被注入了它的分泌物,會引起局部紅腫或疼痛,此時可用小蘇打、肥皂水和純堿等堿性物質來中和蟻酸;但若被黃蜂蟄傷就不能涂堿性物質,因為它的分泌物是堿性,應該擦涂食醋等酸性物質。二是家庭廚房中的應用。如面團酸了的時候,可加入食用堿中和其中的酸味,使蒸出的饅頭更松軟。三是醫學方面的應用。如用胃舒平,其主要成分是Al(OH)3,可治療由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疼。四是農業方面的應用。如用熟石灰中和家鄉的酸性土壤。五是工業方面的應用,如造紙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火堿,可用酸性物質進行中和,除去廢水中的火堿。
實踐表明,學生對源于生活的作業特別感興趣,從中感受到了知識與日常生活、食品、醫療等方面的密切聯系,增強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適應現代生活。
綜上所述,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學習資源,只要教師善于將化學教學生活化,就能使化學煥發出獨特的魅力,引領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升實踐能力,發展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