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濟萍
朱德元帥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他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三個歷史時期,為中國革命和建設貢獻了畢生精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毛澤東同志贊譽他是“人民的光榮”。我認為,朱老總在中國革命史和黨的歷史中貢獻巨大,他之所以成為全國人民愛戴的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主要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他在早年就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中的云南起義,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在斗爭中,他逐漸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1922年在德國由張申府、周恩來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入黨之后他就一直是立場堅定、意志堅強、百折不撓、終身奮斗。
在中國革命歷程中,面對蔣介石“四·一二”背叛革命的屠刀,面對南昌起義中的槍林彈雨,面對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艱難困苦,面對“圍剿”蘇區的重重敵兵,朱老總始終信念堅定,毫無畏懼,越戰越勇,初心不改。在篳路藍縷、極端艱辛的長征途中,在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里,在解放戰爭的彌漫硝煙中,在“文革”期間遭受的挫折中,朱老總始終大義凜然,正氣在胸,對黨忠誠,對勝利充滿信心。當一個人在極端艱險的環境中,在黑云壓城的形勢下,仍然能夠傲然挺立,不屈不撓,英勇戰斗,這考驗出一個人的立場、信仰、意志、能力和性格,也可以說考驗的是政治品質,朱老總就是經受住這種考驗的偉人。在其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歷程中,他處處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光明磊落,嚴己寬人,堅持黨的原則,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凡是和他相處過的同志,無不為其“天無私覆,地無私載”的博大胸懷所折服。毛澤東同志曾這樣評價朱老總:“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這是對他堅強黨性的準確概括,也是對他政治品質的高度評價。
追本溯源,朱老總的優秀品質源自于他心中的大愛。他愛自己的母親,他愛黨,愛國家,愛人民,愛中華民族。正如他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所詮釋的那樣:“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朱德同志曾先后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并擔任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他身經百戰,縱橫馳騁,歷盡艱險,功勛卓著,在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作出了杰出貢獻。
井岡山斗爭時期,他和毛澤東同志一起,為創建和發展人民軍隊、創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立下了不朽功勛,當時以“朱毛紅軍”之名威震四方。他在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時期,一方面運籌帷幄,指揮作戰;一方面利用戰斗間隙,精心研究適合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戰略戰術,努力加強紅軍政治、軍事和作風建設。他在1931年7月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反“圍剿”前夕寫的《怎樣創造鐵的紅軍》中,論述了紅軍的階級性質、歷史任務和人民軍隊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強調紅軍必須無條件地在共產黨領導之下,紅軍要加強政治訓練,提高軍事技術,遵守鐵的紀律。這些重要思想,對于提高紅軍戰斗力、加強紅軍建設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1944年,他在編寫紅一軍團史座談會上講話時,在回顧紅一軍團成長壯大歷史的同時,提出要反對山頭主義,反對居功自傲。他說,我們是從井岡山下來的,客觀上是個山頭,但主觀上不可有山頭主義;我們切不可居功,功是黨的,功是群眾的。這些思想突顯出朱老總的統帥能力和高風亮節。
他在擔任八路軍總司令時期,曾親赴華北前線指揮作戰,研究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對建立和擴大敵后抗日根據地、壯大人民武裝力量進行切實的指導。他在1938年寫的《論抗日游擊戰爭》中,通過列舉大量事實論證了抗日游擊戰爭將在敵后普遍興起的必然性及其偉大意義,闡述了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基本條件和抗日游擊隊的戰術等問題,對抗日游擊戰爭的興起和發展起到了指導和推動作用??谷諔馉幤陂g,他有許多重要論述,諸如《把科學與抗戰結合起來》《革命軍隊的紀律》《關于練兵與帶兵問題》《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論解放區戰場》等,深刻闡述了抗日戰爭的軍事路線、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和人民戰爭的戰略策略,提出了一整套帶兵治軍方法,豐富了毛澤東同志關于人民軍隊、人民戰爭的軍事思想。
解放戰爭時期朱老總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他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一起指揮全國的人民解放戰爭,總攬全局,調兵遣將,決勝千里。在戰爭開始階段,面對貌似強大的國民黨反動勢力,朱老總在1947年元旦發表了題為《1947年十大任務》的廣播詞,以勝券在握的豪邁氣概宣告:“反動派的獨裁統治是絕對不能持久的,中國人民的獨立、和平、民主的事業是一定要勝利的。我們今年的斗爭,雖然還要克服嚴重的困難,但是一定會得到比去年更大的、更有決定性的勝利?!闭缰炖峡傤A言的那樣,解放戰爭局勢迅速扭轉,中國人民解放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強。作為總司令的朱德同志1948年針對戰局多次發表講話,指出:“二十年來的革命戰爭,向來是敵人找我們決戰。今天形勢變了,是我們集中主力找敵人決戰?!逼鋭倮畮熤鲙浀挠⑿蹥飧乓缬谘员?。當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把不可一世的蔣家王朝打得搖搖欲墜之時,朱老總又冷靜地指出:“不要因勝利沖昏頭腦而看不到困難”,“我們的勝利,在今天來說,是更有把握了。但如果我們的許多政策——土地改革、工商業、鎮壓反革命、生產、爭取俘虜等,有一條執行得不正確,都可以使我們失敗。”朱老總作為統帥的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明察秋毫和不驕不躁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新中國成立到1976年,朱老總一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之一。他提出了一系列加強人民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原則和措施;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發展經濟的建議,提出“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在黨建方面闡述了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重要性。1950年他在《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講話中指出,領導干部要接受群眾監督,反對居功自傲,對某些黨員干部擺老資格、恃功挾賞的行為給予深刻的批評。1956年9月,他在中共八大上作了題為《加強團結,建設社會主義》的發言,其中談到關于我們黨如何能夠保證少犯錯誤和不犯嚴重錯誤的問題時,提出了六個堅持八個反對,即: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反對主觀主義;堅持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群眾路線,反對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集體領導同個人負責相結合的領導原則,反對違反民主集中制的分散主義和極端民主化的傾向,反對違反集體領導原則的個人專斷的傾向;堅持在黨內、在人民中不斷地發揚民主和開展批評自我批評,反對壓制民主和壓制批評的傾向;堅持在黨內斗爭中實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和“從團結出發,經過批評或斗爭,達到團結”的方針,反對對待黨內錯誤的自由主義態度,反對機械的、粗暴的、過火的黨內斗爭;堅持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團結,反對宗派主義的傾向。強調:只要能夠在新的情況下,正確運用三十五年來所獲得的豐富的建黨經驗,我們就能夠防止發生嚴重的錯誤,就能夠及時地糾正已經發生的錯誤,使小錯誤不致變成大錯誤,使暫時的錯誤不致變成長期的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的正確和黨的統一和團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朱老總既有軍事統帥的超人膽略,又有國家領袖的高超領導才能,不愧為是我黨我軍我國的卓越領導人。
朱老總具有雄才大略卻始終保持著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朱老總自幼好學,在私塾讀書時就認真刻苦,成績優異。在政治道路的選擇上,他也是通過讀書認真思考,從中汲取知識,不斷求索。在四川的時候,他把凡是能找到的有關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的材料都讀了。五四運動前后,他經常閱讀進步書刊,對當時流行的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等新思潮進行探討。正是通過不斷學習、閱讀、思考和比較,朱老總選定了自己人生的政治方向——跟共產黨走,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并且為此奮斗一生,忠貞不渝。朱老總還特別善于從實踐中學習,作戰中總要事先勘察地形,精密計劃每項細節,注意積累經驗,研究戰術,形成條理,指導部隊,因此他總結出來的戰術對敵斗爭非常有效,常常取得以小搏大、以弱勝強的奇效。新中國成立后,他更加注重學習方方面面的知識,深入調查研究,在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加速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發展手工業生產滿足人民需要、重視和加強山區建設、勤儉持家、經濟建設等大大小小問題上都有許多真知灼見,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朱老總身居高位卻始終保持著密切聯系群眾、謙虛謹慎、寬厚待人的美德。不論是在井岡山挑糧小路上,爬雪山過草地的行軍途中,硝煙彌漫的戰場宿營地,還是在鶯歌燕舞的共和國城鄉大地上,他從未居高臨下地脫離群眾,總是以普通一兵的姿態、群眾一員的身份與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他純樸謙遜,平易近人,親切和藹,忠厚綿長。他曾經說過:“我們沒有別的本事,我們的本事就只有同群眾密切結合在一起。顯然地,如果我們脫離了群眾,我們就必然要失敗?!彼钪芮新撓等罕姾蛨F結合作的重要性,不僅自己努力踐行,還教育大家都要這么做。正如他在1951年5月寫給進藏部隊指示中提到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大家動腦筋,大家出主意,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p>
朱老總身為總司令卻始終發揚著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他說過:“我國人民向來是勤勞節儉的,‘食求果腹,衣求蔽體的傳統,一直保持了幾千年。在過去幾十年的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所領導的軍隊以及廣大干部繼承并發揚了這一傳統。生活儉樸,與群眾同甘共苦,成為每個革命者所追求的美德?!彼瑫r指出:“隨著在和平建設環境中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并由于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在某些人中間又滋長起一種奢侈浪費的風氣,衣食追求華美,居住要求闊氣,在婚喪嫁娶、送往迎來等方面講究排場,以為這樣才夠‘面子。應該承認,這是一種不良的風氣。”時至今日,重溫他的這些話語,依然感到其論述的精確,更加深切感受到在他身上所體現的高風亮節和優秀品質。朱老總自己也是身體力行,勤儉節約,以自己的模范言行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艱苦樸素的光輝榜樣。
朱老總日理萬機卻始終保持著高雅的人生品味。大家都知道朱老總酷愛蘭花。他常說,蘭花生性高潔倔強,有自己的脾氣個性。他養蘭,詠蘭,托花言志,寄寓深情,留下不少詩文名篇。1962年,他在江南得春蘭一株,聯想到風起云涌的世界形勢,感慨萬千地詠詩一首:“幽蘭吐秀喬木下,仍自盤根眾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以詩贊嘆蘭花精神,鼓舞全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在朱老總身上,真是如蘭花般風姿寄高雅,一身是正氣,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蘭花身上有朱老總的影子,朱老總身上有蘭花的精神。
今天,當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之時,我們緬懷朱老總,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情操,更好地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朱老總的崇高風范將激勵我們繼續前行,他的高尚精神將像幽香的蘭花沁人心脾,朱老總永遠活在我們心里。
(作者系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