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眼于對標準的研究,結合了國際貿易中的相關事務,分析標準在國際貿易中的體現、利弊,對我國該如何面對標準要求和標準在國際貿易中帶來的挑戰,以及標準在國際貿易中該如何繼續發展,提出了思考,希望能對標準的發展、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對標準問題的應對,以及國際貿易標準相關問題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標準;國際貿易;影響;應對;發展
引論:“標準”,在詞典中的解釋是,“衡量事物的準則”,通俗來講,標準就是事物在各方面應當滿足什么要求或是達到什么程度的確切的、統一的規定,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標準,如體育課上老師示范的動作標準,又如在寫這篇論文時對照的論文格式標準。標準不是要消滅事物的多樣性,而是在保持多樣化的基礎上,提供一個能保障事物基本質量的統一要求。
在多樣化特點體現最為明顯的商品市場,標準顯得尤為重要。在市場經濟制度下,出現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商品,商品的多樣性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眾多的選擇,但另一方面良莠不齊的商品也困擾著消費者。從消費者一方來看,各種標準的制定以及生產廠商按照標準進行生產并將其標注在商品上,能夠幫助選擇和保障權益;從生產者一方看,按標準生產是對自身品牌的加強穩固;從整個市場監管來看,標準提供了審查、批準的統一準則,能夠更好地規范市場。
在國際貿易市場中,標準依然有著同樣的作用,甚至占據著更為重要的地位。國際貿易中商品來源于世界各個國家,在質量、用途等各個方面更為多樣,并且由于國際貿易中復雜繁瑣的磋商過程、需要極大保障的遠程交易和更難交涉的仲裁和訴訟,標準的規范化保障作用愈發凸顯。但同時,標準之間的差異和貿易壁壘的存在也給國際貿易帶來了挑戰。
一、標準概述
1.標準的概念
我國國家標準GB/T20000.1-2014《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知術語》將標準定義為:“通過標準化活動,按照規定的程序經協商一致制定,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文件。”①
國際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機構)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負責有關電氣工程和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與1991年聯合發布了第二號指南,(即ISO/IEC guide 2:1991),對標準的定義為:“在一定范圍內以獲得最佳秩序為目的,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經協商一致指定并經公認機構批準的規則、導則或特定文件。(注:標準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②
從這兩個國內、國際權威性文件對標準的定義來看,首先,標準的制定需要以科技和實踐經驗為基礎,并且經過協商議定,最終確定下來的標準必須要有其合理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其次,標準的實施意在為市場經濟中的生產、服務、銷售等活動提供規范性、引導性的統一方式和途徑等,但是標準并不都具有強制性。以我國法律中的規定為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七條規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分為強制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標準,其他標準是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有效保障基本權益,非強制性標準由各主體協商選擇遵循,并規范制約著生產、檢驗、銷售、售后鏈條上的一系列活動;最后,標準還為經濟活動中產生的糾紛提供了判斷依據。
2.標準的分類
標準服務于市場經濟,由于市場的廣闊性以及市場上生產活動、商品種類和品種、服務的多樣性,與此對應,標準也有著細致多樣的劃分,從而能為各種經濟活動提供特定的規范性規則。
從標準的制定主體來看,標準可分為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在不同的區域市場、領域市場適用不同的標準。如國際貿易中常常會選擇國際標準,國內生產會以國家標準為準;行業內多有自己的“行規”——行業標準,有的企業為了提升品牌效應和影響力也會制定企業標準。
從標準化對象的基本屬性來看,標準可細分為產品標準、服務標準、工藝標準、安全標準、醫藥衛生和職業健康標準、環境標準、管理標準等等,這些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對經濟活動進行了規范性的引導和規定,便于在整個的經濟活動鏈條和細節上促進社會效應。
二、國際貿易中的標準
1.從國際貿易看標準
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根據自身意愿,結合國際貿易法規進行交易。國際貿易中貨物遵循的標準由賣方標注,買方根據需求選擇某一標準下的貨物,并需要符合目標市場國和國際的相關法規和條例。③也就是說,在國際貿易中,除強制性的標準外,買賣雙方對標準的選擇是自由協商的。一般來說是賣方依據一定的標準進行生產,買方選擇自己想要的標準下的貨物并與賣方進行交易。事實上,現在出現了定制等買賣方式,買賣雙方先就標準的選擇達成一致,再由賣方進行貨物準備和提供。這其實與國內交易時選擇標準一致,都是雙方的自愿行為活動,但是國際貿易中雙方磋商協調、交易過程更為復雜困難,規范化的統一標準在國際貿易中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綜上,從國際貿易看標準,就是可供雙方磋商過程中統一協調的規范。并且雙方的選擇范圍,既包括了國際標準,又包括了各國國內標準,但同時需要符合國內外的強制性標準和國際貿易法規。
2.國際標準簡述
(1)國際標準的制定
制定國際標準的組織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
(2)國際標準的實施
國際標準對各國來說是自愿采用的,所謂自愿采用就是企業根據需要自主決定是否申請管理體系認證;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合適的認證機構;自己確定按哪種管理體系標準實施認證。這是企業的自主權,其它任何組織或機構都不得干涉。但在現實中,由于國際標準集中了一些先進工業國家的技術經驗,加之各國考慮外貿上的利益,也往往積極采用國際標準,有人甚至認為國際標準在將來可能成為國際法的淵源。④
三、標準對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規范保障
1.通過規范促進雙方交易
在前面的“標準概述”和“從國際貿易看標準”部分中已經說到,標準為雙方磋商提供了一個統一的規范。有了各項標準,雙方能夠就已有的規范性文件,在選擇上達成一致,然后各自按照標準進行生產、檢驗等活動。標準的規范作用實際上是方便雙方溝通交流,減輕了信息負擔——對于產品和服務的具體要求已經在統一的標準中詳細規定,買方不必重復調查收集信息,賣方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過多解釋信息,雙方在交流時只需討論適用哪一標準,而不用對產品和服務的每一個細節進行一一商討。
在國際貿易中,雙方的磋商要經歷準備工作、詢盤、發盤、還盤、接受等環節,并且國際貿易是遠程交易,因此雙方的高效、準確磋商尤為重要。標準的規范作用以及減輕信息負擔、降低磋商繁瑣程度的重要意義無疑能降低雙方交涉成本,促進雙方交易。
2.通過規范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
買賣雙方就標準達成一致表示買方接受在這一標準下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而賣方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中規定的步驟、方式進行生產、包裝或是提供服務,在這樣的規范作用下,賣方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是符合買方的預期要求的,因此,選擇標準并嚴格遵守是對貿易中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保障,能夠在節約買方收集信息成本的基礎上,保障買方的權益。
3.通過規范要求引導生產發展
標準中包含了對技術采用、生產步驟等具體生產上的要求。各國的標準和國際標準都是在長期的科學發展與生產實踐中產生的,經過了行業專家、有影響力的廠商等多方協商,標準中的規定既有基礎的可行性與科學性,又有基于效率提升、環境保護、質量提高等積極方面的技術前沿性。按照標準的要求進行生產,廠商能夠有效學習標準中涉及的優秀技術,在生產質量合格產品的基礎上,加強產品的附加值。在這個過程中,具有創新力的廠商還能夠在標準的引導下積極創新,提高產品開發與生產能力。
4.規范國際貿易市場,保障國際貿易的進行
無論是強制性標準,還是非強制性標準,都對整個國際貿易市場起著規范作用,能保障國際貿易的高效運行。強制性標準以硬性規定保證了產品和服務不損害基本權益,非強制性標準在經買賣雙方協定后以合同形式確定下來,指明了雙方尤其是賣方的義務。在標準的作用下,買賣雙方協商便利,賣方為買方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和服務,這樣的過程能夠長久地維系雙方的貿易關系,推動國際貿易的進行與發展。同時,標準自身的規范性質起著規范國際貿易市場的作用——標準確定后,誰也不能隨意更改或是不遵守。
四、標準對國際貿易的消極影響——帶來挑戰
1.標準差異
雙方就標準的選擇是自由的,然而,在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多種標準——各國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之間的差異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協商選擇。標準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其國內標準包含了國內社會習慣、長期經驗等,因此在國際貿易中會出現不認同國外標準而導致雙方難以就標準選擇問題達成一致的結果。
另一方面,當貿易雙方選擇了某國標準后,由于國家之間的標準差異,可能會存在目的國缺乏相應的檢驗機構,或是目的國不認同原產國檢驗機構的檢驗報告的情況,這就極大地阻礙了國際貿易的進行。
總的來說,標準之間的差異會給國際貿易的雙方協商過程和正常進行帶來一定挑戰。
2.“標準壁壘”
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發展的今天,世界范圍內仍存在著貿易保護主義。標準為貿易保護提供了借口和“保護傘”。部分國家通過制定并要要求進口產品必須達到的嚴苛標準,為國外產品制造壁壘,減少進口,保護本國產品與企業。“標準壁壘”無疑為國際間的自由貿易帶來了巨大挑戰。
五、國際貿易中對標準的保護和限制
1.對標準的保護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規定了賣方的品質擔保義務,即賣方交付的貨物必須與合同所規定的數量、質量和規格相符,并須按照合同所規定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否則構成交貨與合同不符。
買賣雙方就標準的選擇達成一致后,將標準規定寫入買賣合同,從而產生法律效力。《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對賣方品質擔保義務的規定包含了對合同中確認的標準的保護,這意味著賣方必須按照標準提供貨物。
2.對標準的限制
由于“標準壁壘”的存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在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以及標簽標志制度等技術要求方面開展國際協調,遏制以帶有歧視性的技術要求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減少因技術法規、產品標準與合格評定等問題上的過分差異而造成的不必要障礙,使國際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⑤世界貿易組織的這一做法實際上是通過對意在制造貿易壁壘的嚴苛標準的限制,加大貿易自由化程度。
六、對標準與國際貿易問題的思考
1.我國的應對策略
(1)作為進口國的應對策略
作為進口國,應該引導進口企業在貿易協商過程中嚴格協定標準,在維護自己的利益的基礎上與對方就標準問題達成協商一致;進口時要對貨物進行嚴格檢驗,看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總之要借助標準的規范保障作用保障進口權益。
(2)作為出口國的應對策略
首先,作為出口國,也要積極參與協商標準的確定問題,選擇較為熟知或是能夠幫助自身技術發展的標準。在確定標準后要嚴格遵守實施,保證出口商品的質量,提升自身影響力和信譽度,保障貿易中的長期出口,開闊國際市場。
其次,在面對“標準壁壘”的挑戰時,一方面要運用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定積極維權,維護自由貿易,另一方面在“標準壁壘”的約束下,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在苛刻的標準壓力下積極研發,取得技術上的突破。
2.如何解決挑戰問題
(1)標準差異問題
國際標準化機構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可以深入比較分析各國的標準差異,將其中較為符合大多數國家習慣或生產價值理念的特點吸收納入國際標準,不斷與時俱進,對國際標準的細節和內容進行更新,從而為國際貿易中協商雙方提供更為統一的、利于高效協商一致的標準。
(2)“標準壁壘”問題
世界貿易組織限制過于嚴苛的標準,倡導各國制定合理可行、科學有效的標準,引導貿易自由化;各個國家在貿易過程中要積極維權,面對“標準壁壘”要勇于指出,通過國際制裁打破壁壘。
3.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中的標準該如何發展
標準今后的發展,首先是要努力解決標準差異和“標準壁壘”帶來的問題,通過國際組織和貿易參與者的共同努力維持標準的規范標準作用,解決標準存在的挑戰問題。但更深層次、更加重要的,整個國際貿易體系中各主體對標準的內在觀念發展。外在的約束和保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標準的維系,要想將標準的積極作用貫穿國際貿易各程序的始末,還是需要每一個主體對標準真正認可、尊重和敬畏,貿易主體要有契約精神、法律精神、道德精神,才能確保標準的落實。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
七、結語
通過對標準概念的論述和對國際貿易中標準的實施運用的分析,得出了標準對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在當前的國際貿易中,各相關國際組織保護標準的有利方面,同時通過一定的限制解決標準的負面問題,但標準與國際貿易問題還存在著思考與前進的空間——各國應采取措施應對貿易中的標準問題;各主體都應為標準的積極作用貢獻力量;標準在未來應當朝著自發自覺的內在觀念方向發展。
注釋:
①萬融.商品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120.
②劉雪飛.關于“標準”的國際貿易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10.
③傅偉.國際貿易中的標準.https://www.xzbu.com/1/view-5713851.htm,2018-06-25.
④蔡守秋.論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所引起的法律問題.《法律評論》,1999(4),47.
⑤吳國新.國際貿易中標準化問題研究.https://www.xzbu.com/2/ view-666619.htm,2018-06-25.
參考文獻:
[1]萬融.商品學概論(第6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120-133.
[2]張相文,曹亮.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第1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273-288.
[3]鄒建華.國際商法(第5版).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90-100.
[4]劉雪飛.關于“標準”的國際貿易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1-67.
[5]楊麗娟.標準與國際貿易:理論與中國的經驗依據.上海: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1-173.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GB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05.
[7]中國標準化研宄院.中國標準化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8]楊少華,李再揚.信息產業技術標準化的理論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義.情報雜志,2011,30(9):89-95.
[9]張克寧.勞工標準: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威脅國際貿易[J].國際貿易,1995,5:19.
[10]傅偉.國際貿易中的標準.https://www.xzbu.com/1/view-5713 851.htm,2018-06-25.
[11]吳國新.國際貿易中標準化問題研究.https://www.xzbu.com/2 /view-666619.htm,2018-06-25.
作者簡介:曹嘉瀅,女,湖南邵陽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6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