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友 馬國華
摘 要:一直以來,關注金華市對外貿易發展的人并不多,但對其縣級市義烏的市場采購貿易尤其是其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遠近聞名。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時間序列、數據歸納等方法,整理金華市對外貿易相關數據,從對外貿易總量、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和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幾個方面入手,解析金華市對外貿易的現狀,淺談貿易發展中的相關問題,進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對策,為金華市依托“一帶一路”戰略優勢,加快對外貿易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金華市;一帶一路;對外貿易
一、金華市對外貿易的現狀
在“一帶一路”建設新絲路的背景下,“義新歐”的開通使得金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更為密切;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將金華和寧波舟山港連接起來,建立起“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格局;以跨境貿易為特色的金義綜合保稅區用科技引領金華市開放型經濟騰飛;在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過程中,金華市外貿迎來“爆發式”增長。
1.對外貿易總量
整體而言,金華市對外貿易發展勢頭較好,貿易額逐年遞增。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3年進出口額同比增長率為50.73%,出口額增長率52.64%;2015年進口額同比增長率和2016年出口同比增長率、進口同比增長率以及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率都是負數。在統計的這幾年中,只有2011年進口額同比增長率高于同期出口額同比增長率。
2009年到2016年,進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占比基本上呈現下滑趨勢;2011年到2016年,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占比持續上升。
從圖中顯示的變動趨勢來看,進口額一直保持較低水平,金華市出口額依然占進出口總額的絕大部分,兩個變量保持同增減的變化趨勢。
2.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最多且貿易額逐年增加,從2015年開始,增長率有所放緩。從2011年開始,高新技術產品的占比逐年上升。在所統計的年份中(2009年至2012年),紡織品、玩具、箱包、鞋、服裝的出口貿易額逐年增加。其中,2012年箱包的出口額增加到上一年的兩倍多。2009年到2016年,金華市農副產品占出口貿易額的比基本上年年減少。
3.對外貿易地理方向
金華市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貿易額一直占據第一的位置。自從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金華市出口貿易額前十的數量也從四個變為七個。主要出口地區的結構更優化,這樣有利于國家間突發性危機的應對。
從金華市統計局提供的現有數據來看,2009年到2015年,全市出口到阿聯酋的貿易額逐年增長;2012年到2015年,全市出口到印度的貿易額逐年增長;2013年到2015年,全市出口到伊拉克的貿易額逐年增長。2010年到2014年,全市出口到阿聯酋的貿易額增長率大于美國;2012年到2015年,全市出口到印度的貿易額增長率大于美國;2013年到2015年,全市出口到伊拉克的貿易額增長率大于美國。
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后,在貿易額方面,出口到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的總貿易額超過了美國。2013年與美國的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率為11.35%;2013年與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的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率是52.30%。
2012年到2016年,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4.12%、10.30%、9.75%、9.53%、9.48%;出口到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的貿易額占總的出口貿易額的比重分別為12.10%、12.08%、12.03%、10.86%、9.92%。從2013年開始,金華市出口到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的貿易額占總出口貿易額的比重都大于美國。
二、金華市外貿發展存在的問題
1.長期出超,難以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
2009年到2015年,金華市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持續貿易順差且逐年擴大。2016年貿易順差有小幅度縮小,但進口貿易額仍然很低。2014年進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占比不足5%,且有下滑趨勢。此外,外貿順差過大容易引發貿易摩擦,同時會影響經濟的均衡運行和外貿可持續發展。
2.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
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占比依然比較大,出口商品的結構層次有待豐富;技術密集型出口額依然比較低,反映了出口商品存在商品技術含量低、加工程度簡單、所帶來的附加值低、擁有知名品牌和知識產權的商品少等問題。隨著國內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金華市擁有的小商品價格優勢在國際市場中會慢慢被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所取代。
3.出口貿易主要伙伴國變動大
2014年到2015年出口額前八貿易伙伴沒有變,2016年在2015年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個伙伴,而且這三個國家是在統計范圍的前四年都沒有出現的新增伙伴。新出現的貿易伙伴增加了出口商品的不確定性,不利于長久發展。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金華市外貿發展的對策建議
1.擴大進口方面
(1)發展特色貿易方式,擴大進口
大力發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鼓勵外國跨境電商在我國開設“海外倉”,提前了解國內市場需求,使得進口商品早檢疫、早報關,進而提高“義新歐”返程的載貨率。
(2)利用區位優勢,高效物流體系帶動進口
通過設立公共保稅倉庫,降低進口貨物的通關成本。金華市要利用較完備的物流集散體系,服務進口貿易、轉口貿易的發展,形成一套完備的進口貿易產業鏈。
(3)跨境電商,發展進口
金華市的縣級市義烏不斷開拓數字貿易時代。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義烏市要繼續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進口博覽會擴大參展商,利用“義烏購”平臺,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一站式采購。
2.發展出口方面
(1)多渠道發展進出口,打造多式聯運物流平臺
2012年到2016年金華市出口到阿聯酋的貿易額一直位居前八,這個得益于迪拜的物流便捷。義烏機場開通多個國家空運直飛模式,加速小商品通過跨境電商模式“走出去”的進程,為需要保鮮的產品貿易流通提供契機。依托“義新歐”,利用中歐班列一次往返程通過國家多,物流成本低等優勢,擴大多種商品的進出口。空港、寧波港海港、保稅區之間的區域協同會加速金華市的貿易發展。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格局。提高商品國際競爭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集約化發展低端小商品的同時,加快自主品牌的研發,提高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率,使得“義新歐”班列的物流運輸成本相對減少;同時,低端制造業的產品同質性強,容易被模仿,不利于形成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出口有助于中小企業向集約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
(2)提高“義新歐”的運行效率
“義新歐”從義烏行駛至西班牙馬德里,通過七個國家(除中國外),線路橫跨亞歐大陸,是中歐班列最長的一條。義烏可以利用電商平臺,提前了解用戶信息并利用班列優勢,發展與周邊國家長期的貿易合作關系。
(3)用展會介紹金華,加快“引進來,走出去”的步伐
大力引導以及支持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進口博覽會等重點境外展會。做大做強“義博會”等本地展會,創新推出“文交會”、“森博會”、“旅博會”等新的展會,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張嬡卿.基于差異化理論的金華外貿發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1(33).
[2]杜壯麗.后危機時代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研究:浙江金華實證[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3).
[3]葉新良.貿易方式創新帶動金華外貿轉型升級[N].國際商報, 2017-10-12(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