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廖瑞 劉思雨 楊耀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020商業模式也快速在市場上發展起來。基于O2O這種新的消費模式,外賣行業變得炙手可熱。作為最熱門的服務產業之一,外賣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與此同時也引發了背后的食品安全問題。所謂“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大學生身體素養的基本保障,通過此項調研了解食品安全隱患及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O2O模式;食品安全;外賣;對策
一、外賣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食品安全的概念
百度百科對于“食品安全”一詞給出的官方解釋是:該食品必須無害且無毒副作用,具備一切應該具有的營養要求,同時對于人的健康不能產生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如果定義角度不同的話,也會導致定義的內容截然不同。食品安全同時還是一門探討如何確保食品的衛生及購買者的食用安全的學科,它還包括降低患疾病的幾率,防范飲食中毒等多方面內容。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項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不但關系到全世界七十多億人口的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同時還關系到社會的繁榮穩定以及經濟發展。如何確保食品的安全,一直是政府關心的重點,近年來不斷涌現出的“三鹿奶粉事件”、“地溝油”、“鎘大米”、“僵尸肉”……持續刺激著群眾脆弱的神經,直到今天都讓消費者們心有余悸。為了讓此類事件不再重演,政府需要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提高人民群眾對違規食品的分辨能力以及相關知識的了解水平,營造出整個社會共同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環境。政府還要嚴厲懲治違規企業,讓企業不再抱有僥幸心理,從生產流通再到消費買賣,要抓好每一個步驟,不讓任何不法分子有機可趁。
3.外賣食品安全問題的悄然出現
“網絡餐飲服務”是一個新興詞匯,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已經慢慢地普及開來。在最開始的時候,外賣以其方便快捷的配送和多種多樣的菜式選擇,迅速得到了以上班族和學生為主體的大量年輕人的青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賣很多方面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在2016年的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上,主持人曝光了在“美團”和“餓了么”等外賣網站上,存在虛構店面地址、店家上傳虛假店面照片等嚴重違規情況。這些問題的出現不但讓消費者開始注意外賣的風險性,同時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
傳統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過去僅僅存在于實體店面中,如今卻又包含了“網絡餐飲衛生”這一新的涵義,為了跟上時代的變化,政府不得不出臺新的規定來應對這一局面。于2017年10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便是政府為解決外賣問題而推出的新規,該辦法規定了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該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并且具有實體經營門店,不允許超出規定范圍經營。新規已經從2018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二、就蚌埠市大學城外賣進行調研
近年來,外賣食品逐漸走向了人們生活的主流,尤其是大學生們的生活。現在的大學生們由于下課時間相同,食堂會造成排長隊的現象,一些大學生由于課間時間緊張等原因無法正常在食堂買到飯菜,這樣大學生們便傾向于在手機訂餐軟件上訂餐點外賣,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對于大學生們不同的口味也會有所滿足。一些店家也因此紛紛開展了外賣業務,尤其是在大學的附近。
可是外賣真的安全衛生嗎,我們真的能吃到和商家宣傳的一樣可口的飯菜嗎?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外賣衛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由于顧客會選擇在吃飯時間段訂餐,因此訂單量很大,大多數商家為了提高效率,會直接將外賣放在沒有經過打掃的地上,等待配送員前來領取,其臟亂程度足以影響我們的食品安全。其次,商家制作外賣的衛生干凈程度也令人擔憂,影響因素包括使用油的種類、是否二次或者多次使用以及調料的選擇和做菜的原材料等。由于外賣商家大多數都是獨立的,不受監督制約,所以管理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外賣衛生問題,它涉及很多方面:外賣用料的購買配送及儲存、制作過程中的衛生等情況,以及等待配送時的外賣所處的環境衛生狀況。所以有時候我們吃到嘴中的飯菜可能并不像一些店家的宣傳那么美好,我們需要關注外賣的衛生問題,其實這也是在關心我們自己的健康問題。
我們在雙休日等課余時間實地調查走訪了安徽財經大學附近幾家訂餐軟件上評分很高的外賣商店,調查的結果讓人十分擔憂,我們在多次的調查中發現,有時學生來餐館吃飯,點了一份炒菜,菜沒吃多少,老板最后會偷偷把學生沒吃完的菜回收,然后當作外賣炒飯的配菜。我們還發現,外賣食品中的一些配菜有時候掉在打包的桌子上,打包人員會直接用手將其捏回外賣餐盒中。不僅如此,直接用手操作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打包人員的手并不是很干凈,可能剛剛掃完地或者剛剛擦完桌子。有些商家的餐盒可能都沒有安全標識甚至有的直接使用塑料袋,這樣的包裝問題真的層出不窮。
我們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進入到了蚌埠市龍子湖區大學城一家半開放廚房的商家,我們看到廚房里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干凈,老板很衛生,但是還是能看到臟臟的油水在天花板上,等到天氣稍微暖和一些的時候,蒼蠅圍著廚房嗡嗡作響,一些剩菜老板并不會扔掉,而是將其繼續利用加入飯菜中,可想而知這樣的飯菜不僅口味不好,還會有衛生問題。并且我們看到商家的垃圾分類和處理也并不理想,這樣滋生了許多細菌,對于外賣有很大的影響。
外賣衛生如此這般,一些大學生依舊照常點餐,甚至只有在出現了一些身體健康問題時大學生們才會關注外賣的衛生問題,這種現象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大學生對于外賣的安全及衛生等關注欠缺,要想根治外賣衛生問題,不僅需要有關部門的監督,還需要加強大學生等外賣受眾人員對于該問題的意識,外賣問題,刻不容緩。
三、就外賣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對策
1.完善第三方平臺的監督體制
針對外賣商家和第三方網絡外賣平臺制定專門的安全監管規范性文件、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
(1)核實外賣商家的注冊商家身份和經營許可證信息,第三方網絡平臺應設置專有人員對此信息進行核實,不同的人分管不同的地方。
(2)公開外賣商家信息,包括經營許可信息、地理位置、經營環境等……相關人員定期對其經營環境進行檢測,平臺使用者也可到具體位置進行點餐并觀察商家的經營環境和食品衛生狀況。發現問題進行拍照留取證據或在第三方網絡平臺進行舉報,第三方網絡平臺在收到舉報后應派遣專業人員前往指定外賣商家處進行核查與檢測,檢測證實確實存在問題時,限令其立即處理并撤銷其在第三方網絡平臺的外賣商品,在其處理完成并經專業人員核查通過后重新上架。
(3)建立信用評級制度。外賣商家應履行相關文件要求,根據履行情況進行評級,在第三方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并根據商家的變動情況進行升降級。
2.明確外賣商家責任
(1)外賣商家經營者針對外賣食品應提供安全衛生的經營環境。外賣商家應擁有從業人員健康證,并設有專有的餐館經營場所,并經過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審核,確保其制作食品時處于衛生無污染的環境,對使用工具定期進行清洗消毒。
(2)使用安全無污染并經過消毒的水源,確保水質安全。使用安全的原材料、綠色無添加的蔬菜和新鮮的肉類。確保食品來源于正規途徑,拒絕采購價格低廉、變質劣質的原材料并留下發票以供檢查。
(3)確保食品存儲于安全無污染的空間,使用安全的食品包裝盒,配送時送至顧客手中,拒絕隨意放置地上或其他不衛生的地方。
3.建立“神秘買家”機制,線上線下統一監管
相關部門定期以買家身份通過外賣平臺購買食品,體檢服務并進行安全衛生檢驗。檢驗外賣食品的材料安全、包裝盒安全等,不合格者將采用線上平臺和線下實地檢查方式再次進行安全檢驗,確保其安全性。相關人員以買家身份至線下餐館進行消費,觀察商家的經營環境與操作過程,并安排專業人士進行安全檢測,不合格限令更改,不更改者限令停業;對更改合格的商家再次使用神秘買家機制,以此循環。
4.加強監管力度
(1)建立外賣食品監管平臺。增設線上食品安全公示,成立食品安全監測小組,縮短檢查周期,加大處罰力度。
(2)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進行監管。建立食品監管系統,促進從食品的原材料、經營環境、加工處理等過程中的信息互通。
(3)明確食品經營商家的主體責任,在每個訂單上貼上“安全衛生標志”。利用安全標志將外賣包裝盒封上,防止外賣在配送過程中被無故打開。
四、結論
互聯網模式下,外賣顯然為人們提供便利,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對此有足夠重視并發揮網絡的優勢,就外賣食品安全問題采取上文所述對策,幫助市場保證食品安全,提升生活水平及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有承.食品企業做好食品安全監管的對策[J].輕工科技,2018,34(12):102-103.
[2]熊妍.外賣O2O平臺上的食品安全問題研究[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18:1.
[3]雙海軍,田桂瑛,霍良.O2O平臺下外賣包裝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19):144-149.
[4]李旭,陳雯鈺.論外賣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導刊,2017(09):34.
作者簡介:李文婷(1998.12- ),女,漢族,安徽宿州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會計學專業;廖瑞(1998.04- ),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工商管理專業;劉思雨(1998.12- ),女,漢族,河北廊坊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會計學專業;楊耀(1999.01- ),男,漢族,安徽銅陵人,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畢業生,電子信息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