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 于程元 徐瑋 郭碩
[摘 要] 運用EIQ-ABC分類存儲策略對A公司倉儲部進行優化。
[關鍵詞] EIQ-ABC分類法;存儲策略;倉儲優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9. 055
[中圖分類號] F274;F2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09- 0122- 03
0 引 言
在中小企業倉儲部的作業過程中,出入庫作業是最頻繁的作業,而且出入庫的作業效率對整個物流系統以及整個公司的服務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1]。A公司倉儲部采取的是隨機的存儲策略,產品在完成包裝后由工作人員隨機放在地面堆碼,導致產品在出庫作業過程中,周轉率比較大或是發貨量比較大的產品被堆在最底層或是距離比較遠,這增加了產品發貨時的尋找時間和搬運設備的搬運距離,造成發貨效率的低下。同時,隨機存儲的策略造成產品盤點時的困難,降低了倉儲運作效率。
1 EIQ-ABC分析法的分析步驟流程
1.1 各品種的出貨總量(IQ)分析
主要了解各種類型產品出貨總量的分布狀況,分析產品的重要程度與運量規模,可用于倉儲系統的規劃選用、儲位空間的估算。根據2015 年 6 月的 EIQ 表,將各品種的出貨總量 IQ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然后進行比例和累計值的計算,各產品的IQ分析圖如圖1所示。
從圖1和表1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個品項的發貨量情況,產品I1、I6、I9的發貨總量占83.7%,根據ABC分類法可以歸為A類物資做重點管理;I8、I2、I5、I12占11.8%,歸為B類物資管理;I10、I4、I7、I11、II3占4.5%,歸為C類物資管理。根據ABC三類物資的特點對三類物資采取分區存儲的方式存儲。A類物資發貨量比較大放在距離門口比較近的地方,以便于發貨,其次是B類物資放在易于尋找的地方,C類物資發貨量比較小,放在距離門口和過道比較遠的地方。
1.2 每個品項的出貨次數(IK)分析
主要分析產品每個品項的出貨次數也就是重復訂貨次數的情況,這有利于了解單品的出貨頻率,主要是為了配合 IQ 分析決定倉儲與揀貨系統的選擇[2]。IK 分析的結果可以為有關儲區的劃分及儲位的分配提供參考的依據,并由此決定儲位配置的原則。 由 2015年 6 月的 EIQ 表,將各品種的 IK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然后進行比例和累計值的計算, IK分析圖如圖2所示。
從圖2和表2上可以看出,I1、I6、I9三種品種的累積發貨次數百分比達到了62.7%,所以歸為A類物資進行管理;I8、I12、I2、I5四種品種的累積發貨次數百分比達到了23.5%,所以歸為B類物資進行管理;I10、I4、I7、I11、I3五個品種的累積發貨次數百分比達到了13.8%,所以歸為C類物資進行管理。
1.3 IQ與IK的交叉分析
將產品的單個品項的發貨數量和發貨次數統計在一張表中,得到IQ與IK的交叉分析表如表3所示。
從圖3中可以看出產品I1、I6、I9的發貨數量和發貨次數都很大,所以要歸為A類物資進行管理,存放時要放在距離門口比較近或是方便作業的地方,以利于提高發貨效率的提高和降低物流成本。I10、I4、I7、I11、I3發貨數量和發貨次數都不是很大,屬于C類物資,存儲時可以放在固定儲位上或是較高的貨架上。I8、I5、I2、I12屬于B類物資,存放時可以放在A類物資和B類物資的中間,便于尋找。
通過EIQ-ABC分析得出各產品的ABC分類表及所需庫位和各產品的所在ABC儲區如表4所示。
根據A公司倉儲實際的發貨特點,A類產品發貨量最大,而且周轉率也較大,所以選擇最靠近出口的區域,B類、C類以此類推,ABC類存儲區域的位置設計如圖4所示。
2 總 結
針對A公司倉儲部的具體問題運用EIQ-ABC分類存儲策略對貨物進行分區存放,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提高倉儲作業效率、降低倉儲運作成本、提高倉庫的管理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嘉.A公司倉儲布局及包裝和發貨流程的優化研究[D].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16.
[2]周興建,張北平.現代倉儲管理與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