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紅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業建設步伐加快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旅游產業集聚化發展優勢日益凸顯,一定程度上為促進農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具有重要的支持意義。基于培育旅游產業集群的視角,對當前農村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同時提出了基于培育旅游產業集群的農村旅游業發展具體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旅游;產集群;發展;培育;對策;優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9. 063
[中圖分類號] F23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09- 0141- 02
0 前 言
伴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新形勢下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關注,城市發展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進步。城市化進程推進過程中,由于經濟發展所引發的環境污染、人口急劇增長以及資源危機等方面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公眾更加希望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來解壓和減負。農村良好的生活環境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城市人口的眼球,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走入鄉村,享受風景,感受農村文化。農業旅游業的出現和發展迎合了城市人群精神文化需求的,也為助力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但是也要看到在農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發展水平相對比較緩慢,加強基于培育旅游產業集群的農村旅游業發展對策探究,對推動農業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1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助力農村經濟發展,農村旅游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也在積極探索改革發展的新路徑,整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發展規模日益擴大,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總體上看目前農村旅游業發展依然面臨諸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產業鏈不健全,沒有形成良好的品牌優勢和效應
農村旅游業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需要和上游與下游相關的產業互相融合,才能促進旅游業的協調綜合全面發展,所以應當將旅游和休閑、餐飲、娛樂、觀光以及民宿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形成良好的產業優勢,目前農村地區旅游業發展資源往往比較分散,產業形態比較固定單一、綜合性定位不清晰,休閑活動主要是停留在單純的農家樂、種菜釣魚或者打牌等休閑活動方面,旅游資源開發深度不夠,沒有充分和當地的鄉土文化、原生態人文特征等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整合利用。另外不同農村地區農業旅游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資源分布過于分散,沒有形成打造品牌優勢和效應的良好局面,地區之間產品模式比較雷同、互相模仿,沒有形成獨特的產業發展優勢。
1.2 現代化基礎設施配置不健全
發展現代旅游業,除了要做好發展定位以外,還需要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只有硬件設施搞上去,才能更好地助力產業發展。雖然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扶持力度不斷增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本越來越多,但是在旅游業方面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資金投入有限,沒有形成良好的循環機制,缺乏持續的資金投入支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加上農村旅游業收益目前相對較低,從而導致對旅游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不斷減少,整體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目前部分農村地區沒有從打造旅游產業鏈的角度對旅游景點進行深度開發,相應地休閑娛樂設施以及配套垃圾處理設施等建設規劃缺乏深入研究,配套水電和網絡設施建設水平滯后,影響了整體發展水平。
1.3 多元化產品發展模式沒有形成,發展規劃需要進一步深度設計
一方面當前農村旅游業依然停留在初步發展階段,對旅游產品開發方面沒有進行深入研究,缺乏長遠的規劃,商業發展模式都是互相借鑒和復制,沒有充分結合不同農村地區的實際特點以及游客的需求來進行打造,產品定位不清晰,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從而容易惡性競爭,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產業發展規劃不合理,旅游業發展應當提高集約化發展水平,要積極探索融住宿、休閑、采摘、垂釣、民族文化展示、農業栽培、民俗觀光等一體化發展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多元化發展水平。受到地方政府政績觀影響,地方保護主義色彩比較嚴重,加上對資源配置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舉措,從而導致在旅游產業方面的資源和資金分配缺乏穩定的支持,資源難以實現全面組織和充分利用,內部資源分配不均,不利于農村旅游業市場可持續發展。
2 新時期我國農村旅游業集群發展優勢研究
大力扶持農村旅游業發展,不斷依靠文化、經濟、政治等各方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地方政府關注的重點。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通過將大量特定產業群體的優勢進行整合聚集,進而并行協同發展的集合體。我國農村旅游業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日益顯現,產業集群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所以對于農村旅游業而言,加強產業集群發展,更有助于形成發展優勢和規模效應,進而實現長遠健康發展。新常態下我國農村旅游業產業集群發展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區域品牌競爭優勢
構建農村旅游產業集群,有助于及時將分散的資本、技術和資源等進行重新整合,進而形成利益共擔、費用分擔的協同發展機制,更有助于打造區域性品牌優勢,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2 外部經濟競爭優勢
積極探索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讓企業能夠享受更多的公共旅游基礎設施和資源,企業之間互相進行交流合作,強強聯合,從而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外部經濟競爭優勢。在產業集群內部加強精細化分析,完善組織管理體系,也有助于實現規模效應,提高整體發展規模。
2.3 創新發展優勢
通過進行農村旅游產業集群整合,將有助于企業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在產品開發、服務體系優化以及市場需求探索等方面不斷進行深入變革,在鞏固品牌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探索價格化、差異化發展模式,從而更好地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體驗。通過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理念創新和知識體系創新,有助于更好地推動農村旅游企業創新發展,形成產業集群發展品牌優勢。
2.4 運營成本優勢
在開展農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模式探索的過程中,除了加強產業資源整合以外,還可以通過對旅游產業相關的線上線下、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共同深度開發和交流,這樣有助于不斷拓寬發展路徑,同時也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搭建更加暢通的網絡資源發展平臺,實現資源的深度共享,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深度開發,形成良好的成本優勢,助力農村經濟騰飛。
3 基于培育旅游產業集群的農村旅游業發展對策探究
為了切實提升農村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通過打造產業集群優勢推動旅游業不斷向前發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探索。
3.1 加強政府的宏觀指導和扶持,不斷健全產業發展鏈條
發展農村旅游產業,首先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只有當地政府明確自身肩負的職責和使命,才能更好地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所以政府應當明確自身的定位,要從日常事務性工作中脫離出來,轉變管理職能,充分發揮引導、規范的作用,為農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在緊密圍繞國家有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出臺更多的加快農村旅游業發展的配套政策,通過積極推行政務公開的方式,提高旅游業審批效率,完善休閑農村旅游保護和促進相關的政策體系,以立法的形式保護農村旅游業有序發展。同時還要加強監督指導,對休閑農村旅游各個參與方加強全面監管,確保依法運營。此外政府也要發揮宏觀指導作用,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規劃,積極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共同探索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加強制度約束,并對地方旅游資源保護等方面爭取更多的群眾支持,形成群眾全面參與、共同創建的良好局面。還要不斷完善上下游產業發展鏈條,優化網絡結構網絡,加強專業分工,出臺更多額度扶持政策,激發農村旅游企業發展潛能,將農村旅游與當地城市旅游、名勝古跡以及革命遺址等特色資源進行整合,探索一體化區域發展格局,從而打造區域旅游發展品牌。
3.2 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科學規劃區域旅游發展格局
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對農村地區旅游業集群發展方面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注重特色市場、特色美食一條街等建設,打造多層次的住宿格局,結合當地資源和游客需求分析,完善住宿、交通、風景、休閑配套基礎設施配置。另一方面鼓勵不同地區進行持續創新,科學規劃區域旅游發展格局,形成獨特的品牌特色優勢,提高品牌推廣力和營銷力。
3.3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農村旅游電商產業發展,同時注重多元化產品開發
一方面要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農村旅游產業集群電商平臺,完善基礎設施網絡,積極引入3D模擬技術、虛擬技術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人性化的體驗,同時加強與高校的合作,提高聯合培養力度,培養更多的專業化、高素質旅游管理人才,提升農村旅游產業集群電商化發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將地方民俗文化、人文風情等融入農村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體系中,提高品位,增強農村旅游項目的吸引力。開展一些運動休閑活動,增強游客體驗,提升服務滿意度。
4 結 語
總之,基于培育旅游產業集群視角發展農村旅游業,需要緊密結合政策要求和地區實際,加強需求分析,并通過加強政府指導、加強信息技術探索、加大基礎設施配置以及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等措施提升旅游資源整合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動農村旅游產業長遠發展,更好地助力農村經濟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李佳.基于培育旅游產業集群的農村旅游業發展探討[J],改革與戰略,2017(4).
[2]李嵐.以培育旅游產業集群推進農村旅游業發展的思考[J].天津農業科學,2014(6).
[3]趙瑞君,王蘭紅.基于產業集群理論的河北省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