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波 肖艷

內容摘要:大數據的發展促進了物流產業整體的優化與效率的提升,而社會協同趨勢的發展促使物流企業間逐步聯結成為一個系統的整體,而協同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大數據已經滲透到物流產業的運輸、倉儲、配送等多個環節,實現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數據分析,從而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提高用戶物流體驗。本文以電商“雙11”與“6.18”購物節為例,分析在社會協同趨勢過程中,物流企業在面對大型購物節物流訂單數量劇烈增長情況下,大數據的運用以及協同物流的發展情況,并進一步分析大數據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以期能對未來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社會協同? ?電商物流? ?大數據
我國電商物流業發展現狀及形勢
(一)我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商物流業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物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長速度持續高于GDP的增長率,現代物流業的固定資產總投資也持續增長,物流業的繁榮帶動了相關的各衍生產業的興起與發展。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1.82%,2016年社會物流總額為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4.79%。2016年,全國快遞企業收入達到4005億元,同比增長44.61%,累計派件數量達到313億件,其中六成為電子商務快件,人均快遞費用支出287.4元。綜上所述,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隨之而來的物流、倉儲及配送的需求均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二)我國電商物流業面臨的形勢
國民經濟的全面轉型和互聯網、物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國的物流產業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電子商務在居民生活的各個領域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物流的需求將會呈現持續的上升趨勢。物流產業的服務質量與創新能力也將隨著需求的增大和社會競爭的加大而進一步地提升,物流產業的渠道下沉和“走出去”的趨勢將愈發明顯。與此同時,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也推動了電商物流業服務質量的提升,隨著傳統電子商務與移動電商的普及,尤其是近年來各大電商購物節的發展,如雙11、6.18等,對物流的承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電商物流業必須發展與之所配套的物流服務,加快產業創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與社會化協同,擴大物流的覆蓋區域,全面促進區域間商品的流通。
第一,電商購物節發展對物流運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淘寶商城首次推出“雙11”的網上打折促銷活動,當年“雙11”參與的商家數量與促銷力度相較后期均較為有限,但商家的營業額在“雙11”期間均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快遞業務的數量也超過了平時業務的數倍,企業無法適應快遞數量的激增,導致運輸環節問題頻發。從2009年起,“雙11”成為淘寶及天貓商城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近年來已發展成為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交易額從2009年的5200萬元人民幣飛速提升至2016年的1207億元(如圖1所示),甚至影響力也在向國際電子商務市場蔓延。交易額增長的同時,訂單數量也迅速增加, 2012年“雙11”當天產生快件近8000萬件(見圖2),其物流量遠遠超過了當時快遞業的運載能力。“雙11”在發展成為全民購物狂歡節的同時也為快遞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雙11”期間快遞的運載能力很難滿足購物節期間運單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快遞業及電商行業開始考慮物流方面的整合,即現在社會化協同物流的雛形。
京東的“6.18”購物節來源于京東的店慶日, 2017年京東的6.18宣傳不再加上京東字樣,將6.18徹底開放出來,并在發布會上宣布“永遠無償、不排他地授權所有企業使用6.18的品牌標識和形象”,“6.18”在2017年正式成為繼“雙11”之后的又一大購物狂歡節。2017年6月18日當日累計下單金額達到了1199億元,6月單月快遞業務量增速大幅度提升,此次“6.18”京東物流不僅對第三方賣家開放,更是推出“京東配送”的篩選功能,提高了商家的前臺流量,促進了銷售量的增長,進一步發展出物流的眾包化與開放化。在今后,隨著雙11、“6.18”等電商促銷節日的開展和參與人數的增加,要求快遞行業必須加速其智能化發展,提高運單處理效率,完善配送終端服務,推動區域間、行業間的協調,實現物流的智能、開放與協同發展。
第二,現代物流產業生態環境逐步惡化且價格競爭激烈。我國的物流產業相對于電商行業發展并不盡如人意,電商活動中的物流問題一直是商家和消費者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我國物流產業的技術水平現在還落后于發達國家物流企業的運用水平,在硬技術支持方面的建設應用不足,軟技術方面也呈現滯后態勢。部分物流企業由于資金短缺、物流作業手段的落后等問題導致物流效率低下,企業經營成本高,物流費用居高不下。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在2016年達到了2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5個百分點,傳統物流處于價格競爭的劣勢,行業亟需進行整合與轉型。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也有待提高,部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滯后,信息加工與處理手段能力低下,無法適應電子商務時代下商家對于物流快速反應以及顧客增值服務的要求。
第三,大數據發展對物流產業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物流業在倉儲、運輸、配送等多個環節都會出現海量的數據,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導致的物流業重要性大幅度提升,這要求物流企業對各個環節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及時與準確的處理。這就要求物流企業通過大數據來將各個環節的信息對接,并進行及時地分析處理和轉化,從而為企業的戰略決策、運營管理、客戶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撐,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和競爭力。在大數據時代,物流企業的大數據協同管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著核心作用,企業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已經轉化為數據間的競爭。在大數據時代,物流企業成為數據驅動型的企業,真正可以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依賴,推動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物流企業只有通過經營理念的轉變,加強信息平臺的建設,提高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水平,才能在互聯網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打造運營高效、特色鮮明的物流企業。
大數據與社會協同在電商物流中的應用
(一)大數據對物流企業的影響
實現物流信息對接,對企業運作信息的精確掌握。空前擴大的網購規模使電商物流業的壓力越來越沉重,每一個快件在接單、運輸與配送環節所產生的數據是空前的,依賴以往數據分析的手段很難滿足現階段數據處理的要求,大數據的發展可實現各個環節信息的對接,將數據進行歸集和處理,并及時分析轉化為企業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企業掌握整體的運作情況。
為物流企業管理層的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傳統的決策方法往往依據簡單或系統的市場調查與決策者的個人經驗,具有較大的偶然性與局限性,無法適應現在電商企業的飛速發展。現在物流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網購所產生的大量數據,運用大數據的方法進行分析整理。大數據分析有助于剔除企業實際運作過程中的延遲、無效甚至錯誤的數據,保留對企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對數據進行加工和篩選,從而實現物流產業信息的增值。
提高用戶的忠誠度與用戶體驗。電商時代客戶在重視商品質量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物流的配送環節,消費者期待可以從物流企業獲得更好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對物流信息的透明度要求相對提高,這就要求物流企業充分的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拓寬與客戶的溝通路徑,加強與客戶之間的聯系,提高消費者的使用粘性。
(二)社會協同化在物流企業中的主要模式
協同化物流通過打破單個物流企業或單個部門之間的界限,實現企業之間、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與統一,從而發現最適合物流業運行的結構與模式。由于小型物流企業很難適應即時化物流背景下多頻少量的配送需求,使企業的運量受到極大的阻力,社會協同化物流應運而生。
目前協同化物流的運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企業內部協同。從根源上梳理物流各個環節的復雜關聯,從企業內部將各個物流環節進行協同管理,使得物流各個環節之間完成整體運作。二是橫向協同物流。通過建立物流中心,建立同一產業不同企業之間進行物流管理的統一運營;不同產業的企業之間通過統一的物流配送中心實現不同產業商品的集中與協調。三是縱向協同物流。不同流通渠道與不同商品流通階段的企業,如生產商、批發商及零售商之間相互協調,形成共同的物流管理系統。四是第三方物流協同。主要是指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進行的集成物流運作模式,通過小批量庫存的補給提高經濟性,降低電商企業自建物流的風險和成本。
(三)從“雙11”和“6.18”看大數據及協同物流在產業中的應用
“雙11”及“6.18”期間快遞數量急劇增加,物流企業普遍選擇利用大數據進行運輸路線的優化、市場的預測以及倉庫儲位和物流中心的選址優化,從而可以以更高的效率進行物流資源的分配和配送的實現。例如“雙11”期間,部分商家采用預購的方法,由消費者支付定金完成提前購買,商家可以根據預購情況估算出所需資金和產品,更好地判斷產品的安全庫存,按照需求進行供給點和配送方式的重新設計與安排。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結合了傳統行業與物流行業,利用物流算法進行供應鏈倉儲配送網絡的優化、包裝箱型的推薦、車輛路徑的最優規劃以及利用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擔。由于大數據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應用使近年來“雙11”物流逐步可以承擔電商產生的巨大銷量。而京東專注于“互聯網+物流”的開拓,發展全自動物流中心、無人機、倉儲機器人等技術,解決了部分偏遠地區送貨難、成本高的問題。“6.18”期間,以京東華北區固安物流園區為例,該園區利用分揀中心的自動化分揀以及高效的倉儲管理體系實現了“車滿即走”,保證在“6.18”期間天津、廊坊等地的自營訂單實現當日送達。無論是京東、亞馬遜等自建的物流體系,還是順豐、“四通一達”等第三方快遞企業,大數據和智能化成為電商促銷期間物流配送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證之一,有效地提高了電商促銷期間客戶的物流體驗。
2016年“雙11”第一單與跨境第一單商品配送的耗時都大幅度縮短,表明我國物流產業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物流業發展的拐點即在于大數據的全面使用和社會化協同水平的加深。以菜鳥網絡為例,目前菜鳥聯盟已擁有49個跨境物流的合作伙伴,搭建起串聯224個國家的物流鏈網絡,菜鳥網絡目前已與16個倉配合作伙伴在國內共設置了128個物流倉,實現7個城市的當日達與50個城市的次日達,并通過菜鳥驛站建立起3.5萬個末端網絡。而2017年的“6.18”物流突出體現了開放化,由于京東以自建物流為主,隨著自身物流體系規模的擴大,電商的自建物流逐步開放給第三方賣家。京東對其他的電商賣家開放物流,部分商品在天貓旗艦店下單可以收到由京東送來的快遞,而亞馬遜也退出了“物流+”戰略,面對中國市場全面開放其自建的物流體系,非平臺上的商家也可以選擇使用亞馬遜的物流與倉儲服務。這種社會性的物流協同降低了物流的成本,有效提高了物流的配送效率,建立起一個覆蓋全球、深達農村,實現干線到末端網點全覆蓋的物流配送鏈。
結論
如今大數據的應用已經深入滲透到物流企業的市場預測、倉儲及配送路線設計、物流中心選址、客戶管理等各個方面,促進了物流產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和業務流程的優化,基于電商物流的快遞網絡實現全面的智能化與信息化。而在社會協同化的影響之下,物流行業的格局也在逐步發生變化,物流企業不再是單獨地進行倉儲與配送,而是逐步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通過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統來提高物流行業的整體效率,大數據在此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物流各個環節信息的整合,實現企業之間、部門之間的功能協調,實現高效的物流管理與物流信息的可視化。電商的大型購物節是對物流產業的一大考驗,物流在經歷了最初的運力不足、快遞爆倉的尷尬局面后,2016年“雙11”及2017年的“6.18”并沒有出現大面積爆倉預警的情況,配送速度和質量也顯著提升,其中大數據與社會行業協同化帶來的優勢不可否認。大數據未來在電商物流行業的應用將向算法與運籌模型等深度化方向發展,物流算法的平臺化作為大數據發展的必然趨勢,將會進一步加深物流業的協同趨勢與智能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錦峰.大數據背景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發展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2)
2.鄒文昌,萬龍.大數據和社會協同趨勢下的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情況及前景研究——以“雙11”為例[J].東南傳播,2017(1)
3.倪慧.基于大數據下的社會化協同物流平臺發展初探——以菜鳥網絡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
4.陳錦鋒.菜鳥網絡物流協同平臺日漸完善 開放性數據催生全新生產方式[N].通信信息報,2016-11-16(C04)
5.王柏誼,孫慶峰.大數據時代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建設對策研究[J].情報科學,2016(3)
6.王志玲.從大數據時代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發展趨勢[J].品牌,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