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吳昊 武力 趙青楓 佟靚 黃澤云
【摘要】目的 探究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的關系,總結相關經驗。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合并老年抑郁患者76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時期無抑郁癥狀的老年健康者76例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認知功能情況,并分析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的關系。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評分高于對照組,而認知功能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存在關系,因此可從相關方面實施干預,促進老年患者的健康狀態得到改善。
【關鍵詞】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抑郁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1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群數量占據了人口基礎的較大部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伴隨存在抑郁、認知障礙等健康問題,使得自身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時給家屬的照看帶來一定負擔,故而及時對老年人的相關健康問題實施問題,就對于其健康管理的實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次研究則以筆者工作實際情況為基礎,主要分析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的關系,目的在于總結經驗供相關研究參考,現將本次研究詳情做出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合并老年抑郁患者76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時期無抑郁癥狀的老年健康者76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年齡65~76歲,平均年齡(70.31±1.03)歲,男40例,女36例;觀察組年齡65~77歲,平均年齡(70.62±1.12)歲,男41例,女3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兩組認知功能情況實施調查,即采用MMSE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完成,從0~30分對患者的認知障礙情況進行分級,其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認知功能越差;此外使用GDS老年抑郁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程度實施評價[1];按照組別對兩組患者的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入選者的抑郁程度和認知功能障礙情況,實施組間對比分析,并觀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的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本次研究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認識功能障礙嚴重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
3 討 論
本次研究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評分高于對照組,而認知功能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認知功能障礙主要是用于評價人體執行功能、全身功能、記憶功能等有無障礙現象,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更深,往往更容易導致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等老年疾病的發生,因此當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時,應注重對患者實施相關干預,遏制其病情進展[2]。目前老年抑郁癥被精神疾病國際疾病分類中列為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的精力下降、睡眠出現障礙、食欲減退且對生活失去興趣,這使得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而抑郁癥的發生可使得患者的健康受到影響,甚至造成其海馬體損傷,進而使得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出現障礙,此時患者發展為癡呆的可能性也更高[3];而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可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存在正相關現象,故而臨床應加強有關防范和系統干預,以期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4]。
綜上所述,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抑郁存在關系,因此可從相關方面實施干預,避免相關疾病進展對老年人群健康產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沈樹紅,宋彥彥,王少石.伴抑郁與不伴抑郁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神經心理測驗表現比較[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12):1270-1274.
[2] 于金美,陳愛妹,盧萬俊,等.輕度認知障礙病人的抑郁情緒與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34):4350-435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