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鶯
【摘 要】蘇劇是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主胡在蘇劇演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討了蘇劇主胡的演奏路藝術與技巧,為蘇劇主胡演奏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蘇劇;主胡演奏
中圖分類號:J632.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062-01
蘇劇由南詞、花鼓灘簧合流而成,其前身為蘇灘,是一種戲曲清唱體的曲藝,盛行于江浙一帶,蘇灘曲目豐富,委婉動聽,多從民間山歌或其他地方戲曲中吸收改進而成,具有強烈的江南地方色彩。伴奏唱腔的主奏樂器是與劇種唱腔曲調、藝術特點有密切的關系,蘇劇的主奏樂器胡琴具有獨特的演奏藝術特色與技巧。
一、蘇劇藝術簡介
蘇劇是由多種藝術形式混合而成的,其在文學或音樂方面都與昆曲有密切的聯系。蘇劇最初主要以清唱為主,蘇灘可分為前灘與后灘,曲調多柔和動聽,新中國解放后,經許多優秀藝人共同努力,在1956年成立了蘇昆劇團,使得蘇劇以新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胡琴是蘇劇伴奏中主要的樂器,其在各方面與蘇劇唱腔緊密聯系。
我國傳統蘇劇文化源遠流長,隨著大眾對蘇劇喜好的變化不斷演變,主胡的演奏手法有了很大的改善。蘇劇主胡相對其他地方戲曲主胡的發展歷史較短,目前全國范圍內從事蘇劇演出研究的僅一個劇團。蘇劇團缺乏競爭,演員人數較少,難以形成完整的流派。只有戲劇文化受到特定區域傳統人文傳承,戲劇文化才能被廣泛發揚,蘇劇主胡融入了許多區域傳統的歷史文化,以往傳統的蘇劇表演中,主胡演奏者采用傳統演奏方法,即通常不會出現換把的情況[1]。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后,我國蘇劇演奏者不斷提高主胡演奏技法與表演技巧,蘇劇表演者在演出中根據蘇劇曲調變化及時改變表演唱法,從現代配器理論進行了一定的積極調整,使蘇劇演奏質量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蘇劇主胡的演奏作用
蘇劇主胡演奏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領與托兩方面。主胡領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領奏其他樂器,對演員的演唱也有主導作用。蘇劇演奏中有許多樂器,但領奏樂器非常重要。只有領奏樂器與演員演唱默契配合,其他樂器才能更好地融合,使演員在演唱時能自如的表演。主胡能主導演員的演唱,但演奏中不能喧賓奪主,必須起到輔助的作用,把握好樂隊及演員的整體表演節奏,緊跟演奏者的演奏。
主胡托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烘托陪襯主唱,演唱在戲曲中是主角,演奏者起到陪襯的作用,蘇劇表演中主唱與演奏者間是主從的關系。主胡的作用是在演唱中充分發揮陪襯作用,突出演唱的特色。使演唱者的唱腔更有韻味。演奏者在蘇劇表演中是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主胡演奏者要配合好演唱者,根據演唱者表現做好配合,靈活處理好表演中的整體節奏,更好地突出演唱者對形象的刻畫與表達,更好地體現優秀的演奏者的音樂造詣。
三、蘇劇主胡的演奏技術
主胡是蘇劇中不同于其他弦樂器的演奏技法與音效,在不斷的舞臺實踐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伴奏方法。隨著蘇劇表演藝術的發展,其表演范圍形式不斷拓寬。能否使主胡伴奏方法與演奏在定式中有所突破創新,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
音樂形態的形成有不同于其他音樂形態的結構方法,在不同的結構組合中形成基本的音樂特性。戲劇音樂往往借助樂隊的精彩伴奏獲得藝術的完美,樂隊伴奏通過對比性襯托達到伴奏的效果。采用不同的調高定弦適應實際演唱對調式不同的需求。蘇劇主奏樂器主胡調高定弦通常多用G調、D調、C調、F調,較少用E調。蘇劇演唱E調對演員演唱傳統唱段會因唱腔旋律過高或過低,使演唱無法達到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樂隊演奏難度會增加,E調定弦實質為帶有變音的定弦,會為演奏者的執法帶來一定的困難。破壞了演奏者應有的演奏樂趣[2]。
戲曲伴奏一切從演員需求出發,唱腔伴奏中要注意把握音準,對演奏技巧進行一些探索。如左手指法采用切指法,弓法借用京劇京胡演奏的小抖弓技巧,以增加演奏兩手的配合。使得演唱與主胡伴奏間因出現高低音強烈反差跌現,形成豐富的唱腔旋律變化。產生明顯的藝術效果。
四、蘇劇主胡的傳承發展
蘇劇中主胡的演奏整體內容及表演唱法具有明顯的區域文化特色。展示了其淳樸自然與樸實無華的藝術風格,深受廣大普遍群眾的喜愛。表現出受人追捧的狀態,讓蘇劇表演者得到了人們的肯定,吸引蘇劇傳承人學習。
根據不同的曲目進行有選擇的表演演唱,隨時代的發展,蘇劇表演者的舞臺經驗得到不斷練習,使蘇劇具有的優點在主胡演奏中得到充分體現。蘇劇演奏者能更加懂得如何積極配合表演者,以得到理想的舞臺戲劇效果。
蘇劇表演者通過刻苦的練習使表演更加有節奏感。只有讓傳統文化跟上時代的進步,才能將新的理念融入傳統文化發展中。使后人更加了解區域傳統戲劇文化,實現真正的戲劇的傳承發揚。
地方戲曲不僅是藝術表現的形式,更多體現了文化的特色,與地方傳統歷史文化有密切的聯系。蘇劇對吳越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文化藝術形式的多元發展,蘇劇的發展受到嚴重的沖擊,必須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改進蘇劇的表演形式,使之更符合現代審美需求,促進蘇劇的持續傳承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欣.蘇劇伴奏音樂中的揚琴演奏研究[D].蘇州科技大學,2017.
[2]何榮.蘇劇主胡的演奏藝術[J].戲劇之家,2015,(2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