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濤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正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要是單從表面上來說,中國的城市化的水平比較高,發展得也很快,然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城市建設中的景觀規劃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究其根本主要還是政府和相關部門未能重視景觀規劃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城市建設;景觀規劃;重要性;研究
目前來說,雖然我國的城市化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進程還是相當快的,我國的城市景觀規劃概念的特點主要是豐富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我國的絲綢之路就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這點。例如,一般來說景觀規劃主要的特征是對稱結構,然而,由于受到歷史和傳統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傳統的優秀景觀規劃理念并沒有得到傳承,再加上國內借鑒和學習了許多西方的景觀設計理念,導致中國部分城市的景觀規劃變得不合理,基本上都沒有鮮明的特色。本文主要就城市建設中景觀規劃的重要性探討作簡要分析。
一、我國城市景觀規劃建設的發展現狀
(一)規范城市景觀規劃相關的建設制度已基本落實
為了進一步規范城市景觀規劃建設活動,以保證城市景觀的整體質量,政府和相關部門陸續頒布了相關的法規和標準。與此同時,開展了評選國家園林城市、設立中國人居環境獎等旨在提高城市環境規劃建設水平的評價活動,尤其突出表彰環境質量高、景觀優美宜人的城市。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城市景觀規劃建設的整體質量。
(二)城市生態環境已受到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通過對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中所面臨的相關環境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步開始得到大多數人的關注,并且政府和當地的相關部門都逐漸建立了相對應的運行機制。許多城市都已經落實了保護和恢復城市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這樣使得城市得到美化的同時,生態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已經得到足夠重視
由于受到歷史文化遺產觀念和相關實踐經驗的影響,很多城市已經開始意識到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必要性。建立健全相對完整的管理和保護系統,以針對性地制定出相對應的一些特殊規定,例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規劃的相關規定。許多城市正在積極承辦相應的歷史文化風貌區規劃研究和保護活動。例如,蘇州針對當地的一些代表性的老城區制定出一系列的保護規劃,以進一步發揚該區域的歷史文化特色,這給很多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1]。
(四)進一步提升了城市人居環境的規劃與建設水平
目前,我國城市開發建設已經朝著生態轉型期方向發展,這就導致原先密集型的建筑群、單一的視覺景觀等城市人居環境越來越不受歡迎,而居住環境質量的好壞已經得到了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隨之而來各大城市對于提高自身的環境質量也采取了諸多針對性的措施,以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有相當一部分城市的人居環境規劃建設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 有一些一線城市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等。
二、我國城市景觀規劃建設面臨的諸多問題
(一)城市形象與特色缺失
一些城市在追求快速發展的同時,往往僅側重于城市建筑物的建設,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都基本是套用國外流行的模塊化方法,往往強調的是城市現代化的國際趨勢,根本沒有考慮城市形象與特色。
(二)城市整體景觀搭配不合理
城市不同地區因建設的方向不盡相同,這就使得很多城市具體的環境質量、城市風貌有著明顯的不同。一般是重點一線城市會特別注重,而有些欠發達地區或是鄉鎮發展的效果欠佳。
有些城市建筑設計過分追求個性化,城市形象考慮不夠周全。有相當多的建筑設計與城市的整體空間環境相違背,只是單純側重于自身個體建筑藝術的研究,卻忽視與周圍環境的匹配度。
(三)城市景觀偏形式化
目前,城市景觀規劃建設大多僅僅流于表面,卻忽視了景觀的功能影響。在城市建設中會出現很多不合理的建筑,卻忽視了城市居民對景觀環境的真正需求,根本沒有重點研究居民的行為活動習慣[2]。
(四)城市傳統風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在重點圍繞舊城改建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過程中,往往過于商業化,而影響到城市傳統風貌的傳承。
三、城市發展中景觀規劃的重要性
(一)個性化的景觀規劃是城市發展的名片
就目前來看,我國在大量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只是在表面上做一些文章,實質的內容并沒有發生變化,在建設過程中往往把文化、特色放在口頭上卻沒有付諸于實際,對于我國的一些相對較為發達的現代化城市,普遍都缺少地方文化和特色,在這些城市生存往往會給人一種身處他鄉的感覺。與此相反,在我國的一些小城市卻具有相當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這些小城市往往會給人一種濃郁的文化感和鮮明的地域感,這里的生活氣息往往會打動游者的心。一些人普遍認為一個城市發展相對緩慢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但是對于這些當地居民來說卻是保留著最珍貴的東西——鄉土文化。這讓我們明白在現代高速發展的城市建設中原生態的景觀規劃往往更加容易得到人們的青睞。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大多數的城市在建設過程中仍然拘泥于表面功夫,本質上的一些內容并沒有直接的變化,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都很難真正體現文化和特色,尤其是我國的一些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城市,大多都已經無法體現出當地文化和特性,人們生活在這類的城市一般會產生一種距離感。然而,中國的一些小城市則有著很明顯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在這些小城市里,人們往往具有強烈的文化意識和鮮明的地域意識,這里的生活氛圍更能引起旅游者的興趣。有不少人往往會認為城市發展速度偏慢是屬于不好的信號,然而就這些當地居民而言,他們仍然擁有著最有價值的底蘊(當地的風俗文化)。這更加能夠說明一個事實,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原有的生態景觀規劃一般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
(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城市的核心發展方向
景觀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手段。城市景觀的特殊性也能夠讓相關的設計師有著更多可參考的依據。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對所居住的環境有著更高的期許,所以城市景觀規劃主要的目標是符合人們的日常需要。通過一些調查數據我們不難發現,近年來國外的一些主要城市的城市設計師側重于城市景觀規劃,當前的城市建設過程應該注重城市景觀建設與城市本地風貌相結合。城市景觀建設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明顯[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城市第一和第二產業正迎來了產業升級的契機,而當前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命脈,這具體來說主要涉及到一些服務類或是高技術產業。雖然這些行業不會有太高的城市用地要求,但它們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景觀會提出較高的標準或是要求,一般來說會側重選擇在環境舒適的位置,因此科學合理的城市景觀建設能夠滿足這一需求。
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理念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城市建設的理念更多的是突出人文文化,換句話而言,也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所表達的內容。
(三)城市文化的發展已經成為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標志之一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這就使得我國的每一個城市基本都會有其獨特的文化史。隨著西方現代文明滲透進入世界其他地方,絕大多數的古代文化和城市文明已經不知不覺被現代城市文明所代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經濟發展迎來了質的變化。然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城市的發展卻遺漏很多悠久的文化,甚至讓很多城市都缺失了最基本的歷史記憶。假設作為一個游客去往我國的大多數城市游玩,大體上都會覺得這些城市的規劃或者布局有著很明顯的相似之處,基本上除了名字的區別,要是以某種角度分析來看,根本無法發現這些城市的景觀規劃的不同之處。
換句話而言,我國的景觀規劃逐漸變得缺乏特色,這從根本上直接體現出這個城市文化的缺失。一般來說,每個城市都需要擁有自己特定的歷史和文化,從而打造成有特點的景觀規劃。城市文化與城市景觀兩者早城市建設過程中缺一不可。一個城市假設僅僅是保留一些重要的文化景點,這是無法真正體現出城市特色的。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城市建設需要的不僅僅是有形的文化傳承,更是需要無形的文化輸送,城市文化體現的是歷史的特色,而不是依靠后期的建筑物建設。文化需要時間來沉淀和發揚,單純地依賴于城市的建筑物建設是根本無法體現出城市的文化。
四、結語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旅游休閑需要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這就會對城市景觀環境會有著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實際的城市景觀規劃和建設中,首先,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建立健全相應的技術標準體系。其次,相關專家和學者需要重視城市景觀規劃的理論研究工作,同時要不斷借鑒其他城市規劃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的理論基礎,以構建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城市景觀規劃理論,從而進一步保證城市景觀質量,最終建設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景觀。
參考文獻:
[1]劉謙,倪琪.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城市濱河綠道景觀規劃設計——以內江市小青龍濱河綠道為例[J].華中建筑,2019(2):95-100.
[2]郭玥,喬美月,付桂花.以生態為本的城市景觀規劃研究——以張家口清水河周邊景觀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2018(30):36,41.
[3]王崑,王靜,張九玲,等.彈性設計理念指導下的城市河道景觀規劃設計探索[J].生態經濟,2018(10):229-236.
作者單位: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