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 常辰暉 鄭屹
摘要:文章立足于國內外相關研究,對唐山市智能交通的建設現狀及其不足展開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夠為唐山市政府構建智能交通網路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唐山市;智能交通;交通管理;發展思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唐山市經濟一直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當地的交通條件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唐山市屬于不限牌城市,近幾年來,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其機動車的保有量也逐年攀升,截止到2017末,唐山市的民用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85.0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73.0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唐山市的人口也在不斷增長,在機動車快速增長的刺激下,“行車難、停車難”等交通問題也日漸嚴峻,對唐山市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已經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僅僅依靠傳統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經很難從根本上改善唐山市當前的交通問題。因此,本文著重對唐山市智能交通的發展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能為其交通建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智能交通的概念及國外發展經驗
(一)智能交通的概念
所謂智能交通,就是指將互聯網、傳感器等新興技術引入傳統地面交通管理系統,實現交通管理的高效性和實時性,更好地發揮出各項交通資源的作用。相對于傳統的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統不僅能從根本上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能對交通事故管理、道路收費、交通安全等各方面事務進行一定的改善。其功能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智能交通系統能夠提高交通的機動性,使道路的運營效率、通行能力等都能有所增強,緩解交通擁堵;其次,智能交通系統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并降低事故的損害度,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最后,智能交通系統還能減輕交通污染,對城市環境的危害程度相對較小。
(二)國外智能交通的發展經驗
目前,很多國家都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智能交通系統,本文將著重對美國和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統加以論述。
美國:美國的智能交通系統(ITS)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即車隊管理、公交出行信息、電子收費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由于“9.11”事件的影響,美國格外注重交通系統的安全性,其構建ITS的初衷也就在于ITS能夠預防恐怖襲擊事件的發展,有效維護出行安全。因此,美國ITS的未來發展勢必也會以維護交通安全為重心。
日本:與美國相比,日本的ITS更注重電子導航設施的建設。日本不僅研發了自動公路系統(AHS),還對公路電子地圖系統的開發投入了大量科研經費。目前,日本市場上的車內導航應用已高達400萬套。
二、唐山市智能交通發展現狀
隨著機動車數量越來越多,唐山市的人車路矛盾也愈發突出。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唐山市交警隊提出要將智能交通建設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以緩解當前的交通問題,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唐山市對智能交通建設的資金投入已經達到了3億元。
在構建智能交通系統時,唐山市以安全防控體系為重點,加大了對電子警察、視頻監控以及公路卡口和市中心區信號控制聯網的建設力度,利用這些電子設備所采集到的路面信息來指導交通管理。同時,唐山市還重新對警務資源進行了統籌規劃,建立起了更為全面的勤務模式,強化了對路面交通的電子巡控和路面巡控,并對一線民警的警務技能進行了專門的訓練,以提高其落地緝查能力,更好地進行管理的各項工作。
三、唐山市智能交通發展的思路
在構建智能交通時,唐山市應該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政府引導”的基本原則,始終堅持以“提高交通服務質量、強化行業管理”等為理念,緊密結合河北省智能交通發展要求和“十三五”交通發展規劃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建設,從而為人們提供更為安全便利的交通管理服務,提高唐山市交通系統的運營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緩解人車路之間的矛盾,促進唐山市社會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目前,就唐山市的智能交通建設情況來看,雖然在安全防控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信息交換、數據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信息化程度不高,必須要加以健全。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建設智能交通信息平臺
就唐山市的智能交通建設情況來看,其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起智能交通信息平臺,實現交通數據的互通共享。在建設智能交通信息平臺時,交警支隊、交通局以及各公交公司需要對自身資源加以整合,并將整合好的資料統一傳至一個固定的接口,之后再對信息進行分類,分別由幾個ITS子系統來進行管理,最后再搭建起某個平臺或中心來管理各個子系統,從而實現對所有信息資料的整合共享。建設智能交通信息平臺是實現信息共享加工的最有效途徑,通過該平臺,能夠對所有交通信息進行實時發布和分析。相關部門也能夠根據這些信息來部署或改善交通管理方案,進而出臺更多有利于居民出行的規章制度,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為全面有效的保障。
(二)完善全球智能出行規劃系統
近年來,隨著唐山市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動也愈發頻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涌入唐山市工作學習,但是目前仍未有一個專門的信息服務系統來為居民提供優質的出行信息。因此,唐山市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引入并推廣智能出行規劃系統。該系統是由杭州市聯合英國、德國等的12家科研機構共同開發的,目的是建立創新的可移動式服務平臺。系統可以通過對全球已有的出行信息進行分析,為居民提供最能滿足其需求的出行信息和出行方案。居民能夠在任何時間段都能通過手機、平板等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獲取所需要的出行信息,從而為其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三)完善公路綜合管理系統
首先唐山市政府應該加大對重點路段、大型橋梁或立交等重點項目的監控力度,以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其次要建立健全公路路政管理系統和GPS服務平臺,實現對路面交通的實時動態管理,同時還要提高對路面巡查信息的采集能力,以避免在處理涉路案件時出現紕漏。再次要構建全市治理車輛非法超限運輸信息系統,形成全市統一的超限運輸聯網管理平臺,從根源上來對超速、超重問題加以治理。最后是要建設農村公路管理系統,使智能交通也能覆蓋到唐山市的廣大農村地區,提高全市的交通信息化水平。
四、結語
總而言之,構建智能交通系統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維護居民出行安全以及加快地區經濟發展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當前,唐山市雖然已經對智能交通建設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并將安全防控作為了重點建設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安裝建設電子警察、視頻監控等,但是信息化水平仍與發達國家的智能交通系統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唐山市有必要強化對智能交通信息平臺、智能出行規劃系統以及綜合管理系統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智能交通系統的各方面功能,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繼先,宋鴻,王少飛,顧家悅.重慶都市區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架構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5(04).
[2]陳楠枰.創新驅動智慧交通發展[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Z1).
[3]關積珍.我國智能交通的科技創新與發展[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4(10).
[4]陸化普,李瑞敏.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4(01).
[5]韓直,劉旸.解讀智能交通的“大世界”與“小細胞” 一沙一世界,一人一交通[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Z1).
[6]張輪,楊文臣,張孟.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J].科學,2014(01).
[7]關志超,李夏,張昕,胡斌.政府主導下的智能交通體系規劃設計與建設管理研究[J].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2(17).
[8]毛光烈.智慧城市需“標準化”建設[J].信息化建設,2012(10).
(作者單位:楊震、 常辰暉,華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鄭屹,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