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劉亞東 劉奕樂
摘 要:醫學生是未來醫院上崗的下一批醫學人才,是我國醫學發展的奠基石。習主席在十八大中提出了重要的精神內容,要求新形勢下醫學院必須要在思想教育工作上更嚴格,才能使學生有更加正確的思想文化意識。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提高,意識形態多樣化和文化多元化沖擊著醫學生,讓醫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意識發生了扭曲的。基于此,文章首先闡述了新形勢下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然后講述了新形勢下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對策。以此為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形勢;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如今新形勢下,國家對醫學越來越重視了,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與醫生的醫學水平和醫學職業道德息息相關。當前醫患關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患者治病的過程中如果患者身體有不好的情況,家屬就會把責任推到醫生的身上,隨時出現醫患緊張的情況,而且一些醫生在職業道德方面也存在一部分問題。而醫學院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產源地,學校要重點加強醫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素養、文化水平等。這樣有利于為醫學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思想基礎和重要保障。
一、新形勢下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側重政治理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不足。在醫學院校的教育過程中,課本的理論知識是重點,對于學生來說,該過程會顯得特別枯燥,只有把醫學的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課堂的理論教學中,才能讓學生在以后從事醫學方面的工作中得心應手。思想政治教育課作為醫學高校的公共選修課,課程并不像專業課那樣多,課堂的學生也比專業的課程更多,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往往得不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對于課堂教學經常是得過且過,走一走過場一般,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二)偏重技能教育,人文素養教育不足。良好的人文教育,能夠讓人對人的關心、關懷之情體更好表現出來。而現在的醫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只為學生能夠掌握技能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導致新形勢下醫者的冷漠,醫者對患者缺少關懷,這并不符合醫者仁心的道德理念。在醫學院校中,人文氛圍和人文類資源是非常缺乏的,在對學生的政治教育理念的滲透也有不足的方面。導致學生在思想上不能深刻認識到醫者仁心的正確理念,醫學生的整體素養也將被大大限制。
(三)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功效,沒有發揮全員教育的作用。由于學科的專業性差距,醫學專業技能的老師和思想教育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教給學生的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知識點。醫學專業的老師只注重于學生對于醫學專業技能的掌握,而思想教育老師只負責教育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科的分開學習,不僅會讓學生感到課程的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會讓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綜合素養的綜合能力受到限制。
二、新形勢下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對策
(一)加強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除了需要具備醫療技能,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精神的要求也很高,在醫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于醫學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是必要的。例如:學校要鼓勵學生多去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愛心活動、醫院志愿者活動等,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多的幫助,在該過程中培養愛心、責任心,能夠有效地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在新形勢下,醫學生除了擁有時代精神外,還要注重人文精神,這是醫者仁心的精神體現。例如:患者在醫院接受醫生治療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病痛的擾亂,讓患者在心里和生理上受到傷害,這個時候醫生的噓寒問暖,關注其生活情況,提供給患者在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對患者來說,這不僅使得病痛處理得更快,還能治愈患者的心里創口。學院要把這種人文情操、醫者仁心理念在學生中進行傳授,能夠有效促進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努力自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職業道德水平,這是教育方面的重要部分。第一,在新形勢下,思想教育課程的老師應該利用互聯網進行教育工作,學生就更加具有積極性,在師生互動方面也會更加頻繁,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其次,醫學專業的老師以及其他課程的老師,自身也有必要具備思想道德精神,然后才能在專業課程中不斷深入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專業能力和思想道德綜合提高。
(四)創建良好的思想教育的校園氛圍。學校的良好文化氛圍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氛圍的感染下,學生的人文素養、道德素養以及人生價值觀都會有一個正確的導向。例如:學校在一些宣傳報上,貼上一些具有人文關懷的海報,宣傳一個博愛、奉獻的校園標語、校訓,并開展醫學精神相關的社團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舉辦一些醫生職業道德講座以及思想教育講座等,營造一種人文精神、醫者仁心、樂于奉獻的校園氛圍,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受到感染,從而在思想上會逐漸有一種正確的觀念。這樣,醫學生們會更努力學習,并在學習中體會到醫者的職業道德精神和正確的思想觀念。
三、結語
在新形勢時代下,醫生的道德風尚、職業精神一直被人們所關注,良好的醫德醫風可以促進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而醫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我國一直重視的。新形勢下的醫學生思想道德存在不良的問題,主要是受到多元素文化和多樣化的意識所影響。醫療學院在醫學生教育的階段過程中,首先要創建一個良好的思想教育環境,然后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和職業職業道德教育,對于醫療工作的發展大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雅潔.新形勢下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為例[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24(5):735-739.
[2] 賀宇姣.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50-50.
基金項目:本文系延安大學2018年宣傳思想工作課題研究項目。
作者簡介:馬莉(1971- ),女,陜西安塞人,延安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