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學的核心內容,孕育著博大深厚的精神基礎和文化自信內容。領導干部學習國學,旨在通過領導干部帶頭作用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文素養、站穩腳跟和積累思想智慧的重要選擇,從根本上來說要以黨校為陣地,促進領導干部加強國學學習。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干部;國學;意義;方法
領導干部學習國學,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為領導干部人文素養提升提供了精神源泉,對提升領導干部對社會不同主體關系的認識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領導干部要學習國學,在歷史經典、文學經典、哲學經典等的熏陶下,正確看待成敗和鑒別處理是非,不斷陶冶情操和提升才情,不斷改進思想思維和提升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等。
一、領導干部學習國學的意義
(一)領導干部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
國學有效融合匯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為領導干部人文素養提升提供了精神源泉。首先,領導干部在崗位上要不斷實現創新發展,這就要求他們具備相應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和困難意識。而國學中蘊含的許多重要思想和精神,正是體現了當代領導干部所必須具備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等,具有極強的現代意義和價值。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經典思想和精神,直接體現了自強不息精神、擔當意識。領導干部學習國學,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學習和傳承這種擔當意識,通過精神激勵不斷厚植領導干部的擔當意識土壤。其次,領導干部要具備較強的憂患意識,而國學經典中具有許多蘊含著強烈憂患意識的作品。比如,“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等,都是《周易》與《系辭傳》的經典名句和傳承到至今的廣泛認可的真理,也體現出深沉的憂患意識,領導干部國學經典學習,對提升他們的居安思危意識、謹慎戒懼意識、自強不息精神等具有積極的作用。領導干部需要常懷憂國意識、憂黨意識、憂民意識和憂己意識,為更好地服務社會提供思想保證。最后,領導干部需要立足于實際根據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創新,相應地他們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領導干部學習國學,可以從國學經典中獲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準確把握變化、敢于創新、勇于開拓。
(二)領導干部站穩腳跟的重要選擇
受職位性質的影響,領導干部承擔著治國理政的重擔。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是,今日之中國是基于歷史之中國基礎創新發展而來的。學習國學,可以加強領導干部深刻的領悟,厚植思想政治文化土壤,為領導干部站穩腳跟提供思想來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從側面反映出來,我國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傳統而產生的,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反復強調的“文化自信”。領導干部也必須具備高度的文化自信,這也是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礎,是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養成分而沉淀形成的。相應地,領導干部要站穩腳跟,就必須堅守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產生的核心價值觀價值體系。領導干部要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就必須深入學習國學經典,研究傳統文化和道德規范,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兼收并蓄的基礎上,在工作崗位上古為今用,不斷推陳出新。國學經典匯集了我國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內容。領導干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創新者和傳承者,從古代思想家那里獲取思想智慧,為領導干部站穩腳跟提供了相應地支撐。
(三)領導干部思想智慧積累的重要選擇
我國擁有內容豐富和種類多種多樣的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歷史傳統的國學經典,通過經典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維系中華民族文明和發展,通過學習可以讓領導干部了解和汲取我國思想家思想成果營養,不斷積累思想智慧,為提高領導干部人文素養和治國理政水平提供思想源泉。國學經典記錄著中華民族人民的思想觀念、道德倫理、風俗習慣等內容,是中華民族人民生活的縮影, 通過國學經典學習實現古今文化共鳴,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中去發展和創新,從而構建起中華民族整個歷史的鏈條。再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形成經典經書或史書,儒家六經、道經、墨經等在不同程度上演變記錄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歷程以及成果,所蘊含的道德倫理、價值觀念、精神生活等內容是我們所必須傳承和學習的;而史書不僅是每個朝代的記錄,也是史學家對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記載,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和現實社會,除此之外,還有涉及到經濟、哲學、軍事、天文等方面的文學經典,所形成的智慧成果也不是獨立的,這也是領導干部接觸學習和傳承歷史觀點、方法和立場的重要途徑。
二、領導干部學習國學的方法
領導干部工作業務繁瑣、承擔責任大、時間少,面臨這一現實情況,應該構建以黨校為陣地的國學學習模式,推進國學進黨校課堂,利用黨校力量加強國學教材編寫,打造一支互聯網教學師資隊伍,讓黨校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宣揚的陣地。但是,所需要注意的是,領導干部在黨校的國學學習,必須結合黨校課堂教學實際情況而開展,加強國學學習的正確定位,防止國學學習被意識形態化、固態化、功利化和庸俗化。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為核心,積極引進蘊含著治國理政、道德修養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學經典,通過學習不斷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執政素養等。
(一)以教育為導向、筑牢國學黨校學習陣地
領導干部要準確把握精神精華,就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領導干部學習,到底要學習什么知識、讀什么書,關于這一答案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一定的建議和答案。領導干部要閱讀學習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領導工作相關專業知識書籍、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新形勢下黨校要高度重視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積極推進國學進黨校,增強物力、財力與人力支持的基礎上,要科學定位國學課程,合理設計安排國學教學內容單元,為領導干部提供高質量的國學課程,為增強領導干部文化自覺性和文化自信心創設條件。所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合理安排國學課時比例,有限的時間內領導干部要合理利用黨校課堂學習。同時,也可以開展國學專題培訓班,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的國學思維。在保證國學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要為黨員干部安排國學專題演講、主題辯論、主題班會、學員論壇等活動,為領導干部學習國學、弘揚國學思想創造條件,也可以提升領導干部對國學學習的吸引力。
(二)以自學為導向、筑牢國學網絡學習陣地
要以自學為導向,積極搭建國學網絡學習平臺,綜合采用網絡課堂、視頻點播、打卡選修等形式,筑牢國學網絡學習陣地。這就需要做好國學教育的基礎性工作。一方面,要選齊配強一支國學師資隊伍,為網絡國學教學提供力量支撐。從從事傳統文化和國學研究領域的人才專家挖掘網絡教師,從高校、科研選擇挖掘一支專家團隊來組建形成國學網絡教學兼職教師團隊,或繼續挖掘黨校教師的作用,結合黨校實際情況加強黨校國學教師的培訓,提升黨校教師國學意識和素質的基礎上,選齊配強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網絡國學師資隊伍,為領導干部國學學習提供陣地。另一方面,要結合國學網絡教學編撰國學學習教材。“國學熱”使得一批國學出版物充斥著市場,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出版物難以滿足領導干部的閱讀學習需要。因此,要發揮中央及市級黨校的作用,以網絡國學教育師資隊伍為核心,緊抓領導干部工作和學習需要,編纂適合領導干部閱讀學習的國學教材。要結合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將國學學習和治國理政思想結合起來,讓領導干部學習國學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增強他們的道德修養、政治 智慧等。由此,編撰適合于領導干部的國學教材,在合理普及國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必須以經世致用為導向,根據領導干部所必須具備的精神狀態、人文素質等出發,合理選擇和穿插國學經典讀物。
參考文獻
[1] 王杰,余立瀾.王杰:領導干部為什么要學習國學[J].檢察風云,2017(23):4-5.
[2] 張城.領導干部學國學的理論邏輯與實踐意義[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7(02):82-84.
[3] 黃栩鑫.國學進黨校課堂現狀分析及對策探析[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6,18(01):60-63.
[4] 賈世煜.領導干部學習國學是現實和長遠的需要[J].領導之友,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