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李小鵬
【摘 要】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新能源汽車4S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那么就要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檢測高技能人才與之匹配。基于此,論文主要研究了新能源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Abstract】Nowadays,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4S stores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s are spring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Therefore, there must be a large number of high-skilled personnel for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of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specialty.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企業培訓
【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talents training; enterprise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U46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4-0092-02
1 引言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普遍匱乏,我國教學資源還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釋放出來,在新能源汽車專業設置和科研人才培養方面還遠遠落后于市場需求,也限制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內職業院校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學校甚少,導致新能源汽車維護技術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維修企業、4S店的用工需求,本文對新能源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研究。
2 人員培養要求
2.1 培養人員及期限
基于初中畢業學生年齡在15~16周歲,確定培養期為5年,最終獲得職業資格汽車維修高級工。
2.2 培養目標
①本專業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市場,培養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的人才;②具有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的知識和技能,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具有較強分析和解決生產現場問題的能力,能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社會;③了解企業生產流程,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定,遵守各項工藝規程,具有安全生產意識,重視環境保護,并能解決一般性問題;④可以勝任維修服務企業的保養、檢測、維修和電動汽車充電站等工作崗位,還可以面向新能源汽車銷售等崗位,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制造與服務產業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3 職業范圍
2.4 職業能力
①專業能力。具備安全生產意識,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范;具備查閱相關技術資料的能力;掌握汽車基本構造及拆裝工藝;掌握汽車電控系統的構造工作原理、電動汽車裝配基本技能、電動汽車裝配工藝過程,能正確使用工裝設備、按照技術要求完成電動汽車裝配和檢測作業;了解汽車檢測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使用維護與檢測標準;掌握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中心的服務體系及服務流程;掌握混合動力汽車各部件系統的結構原理和檢修方法。②社會能力。具有較強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質和克服困難的能力;能與客戶建立良好、持久的關系;具有工作責任感。③方法能力。能自主學習汽車新知識、新技術;能通過各種媒體資源查找所需信息;能獨立制定工作計劃并進行實施;能不斷積累維修經驗,從個案中尋找共性。
3 專業課程結構及核心課程
3.1 課程結構(圖1)
3.2 核心課程簡介
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主要有以下四門核心課程,如表2。
4 實訓環境
實訓實習環境要具有真實性或仿真性,與企業的真實工作情境相一致,具備實訓、教研及展示等多項功能及理實一體化教學功能。
4.1 校內實訓實習
專業必備實訓室應滿足專業技能課程的實驗實訓要求,包括鉗工實訓室、焊工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構造與維修實訓室、機械拆裝實訓室、汽車整車綜合實訓室以及新能源汽車相關實訓室等。
4.2 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是校內實訓基地的外延和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學生進行專業認識實習;學生進行生產性實習;學生進行畢業實習或頂崗實習。在“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教辦學方針指導下,校外實訓基地是保障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第一任職能力的重要條件,同時也利用學校的人才資源為企業提供技術、培訓服務。
5 專業師資
建立適應本專業教學改革發展要求,符合本專業教學要求的“雙師”結構專兼職師資隊伍。專任教師應具有本專業或相應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具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書,獲得本專業相關工種中級以上職業資格和低壓電工證。專業帶頭人應有較高的業務能力,具有高級職稱和較高的職業資格,在專業改革發展中起引領作用。聘請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兼職教師,應具有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能參與學校授課、講座等教學活動。總之,企業要和學校進行深度合作,做好相應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雙贏,同時也為社會穩定就業、提升售后服務人員綜合素養做出相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