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勇
【摘 要】多元化教學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高中化學教學與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不僅能點燃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與激情,還能使高中化學課堂充滿活力。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引導學生暢游化學樂園的時候,應當主動地使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的課堂上開辟出一塊嶄新的園地,使學生在這片園地里馳騁思維,快樂學習。基于此,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就高中化學多元化教學進行如下幾方面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多元化;生活教學法;實驗教學法;思維導圖法
化學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使化學教學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圖景,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與價值。基于此,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就高中化學多元化教學進行如下幾方面的探究。
一、運用生活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著名教育家華特曾說:“化學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生活與化學的密切關系。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脫離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高中化學教學更是離不開生活。因此,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回憶生活、感知生活,從而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拓寬化學教學的外延。
例如:教師在“基本營養物質”教學中,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每天我們都需要吃飯,而且是一日三餐。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一說我們平時所吃的的食物中都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呢?”于是,有的學生說:“我們吃的米飯里面含有糖類。”有的學生說:“我們吃的白菜里面含有維生素。”還有的學生說:“我們吃的雞蛋里面含有蛋白質。”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說得很好。食物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有糖類、蛋白質、油脂、維生素,還有無機鹽與水等等。所以,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做到食物多樣化,這樣才能獲取豐富的營養,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然后,教師問:“你們知道這些營養物質的化學組成嗎?”學生們搖搖頭。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糖、蛋白質、油脂等基本營養物質的組成元素、代表物、代表物分子以及化學性質。總之,教師在“基本營養物質”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歷說一說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的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引入實驗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實驗的化學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只有把實驗融入化學教學中,才能有效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當以“實驗教學法”為臺階,引導學生攀登化學知識的高峰。
例如:教師在“化學能與熱能”教學中,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并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通過實驗來認識和感受一下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接著,教師向學生演示了如下實驗。實驗一:鋁片與鹽酸的反應。實驗二: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們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以及熱量變化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常見的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進行總結。有的學生說:“所有燃燒、中和反應、溶液里的置換、特殊的分解屬于放熱反應。”還有的學生說:“電離、一般的分解、特殊的化合等屬于吸熱反應。”最后,教師與學生一同探究化學能的應用。總之,這樣的方法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能與熱能”的主動性。
三、借助思維導圖法,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的方法。它具有一目了然、清晰直觀、圖文并舉的特點。化學教學與思維導圖的相輔相成,不僅能幫助學生梳理化學體系,還能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有鑒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思維導圖”為火把,點燃學生化學思維的火花,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例如:教師在“生活中的兩種常見的有機物”教學中,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生活中的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下面,請你們利用思維導圖,對乙醇的有關內容進行梳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對“生活中的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的有關內容進行探究。接著,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繪制情況進行指導與觀察。然后,教師讓幾名學生來到講臺上,展示他們繪制的思維導圖。有的學生以“乙醇”為關鍵詞,向四周延伸出“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分支,并把“無色、易揮發、與水互溶”等內容放到“物理性質”之中,把“結構式、乙醇與金屬鈉反應、乙醇的氧化反應”等放入“化學性質”之中。還有的學生以“乙酸”為關鍵詞,向四周延伸出“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乙酸的酸性、乙酸的可逆反應”等分支。總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乙醇與乙酸的有關內容進行梳理的方式,充分培養了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四、滲透合作學習法,弘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高中化學新課改倡導弘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然而,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有些教師依舊不能有效弘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只是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向學生灌輸化學考點。這樣不僅使學生處于學習的苦海之中,還使化學教學質量難以有效提高。此時,教師把小組合作學習法滲透到化學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弘揚,還能充分激活高中化學教學。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時,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以“樂探究、巧合作”為理念,以學生的綜合情況以及學習習慣為依據,把學生分成“夢想組、飛翔組、快樂組”等幾個小組。其次,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請你們在小組內部就‘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有關內容進行探究與討論。”各個小組的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對有關內容展開探究與討論。然后,在夢想組中,有的學生就“化學反應速率的注意事項”進行發言:“化學反應效率不取負值。在同一反應中,當用不同的物質表示的時候,數值可以不同。”還有的學生就“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進行發言:“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分為內因與外因。內因是反應物本身的性質。外因是溫度、催化劑、濃度等。”還有的學生補充到:“固體的表面積、反應物的狀態、壓強等也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在飛翔組中,有的學生就“加快化學反應的方法”進行發言:“我們可以通過加大反應物的濃度,增加光能,升高反應的溫度,使用催化劑等方式,加快化學反應。”總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就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進行相互討論的方式,有效地弘揚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通過運用生活教學法,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化學知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入實驗教學法,使學生在觀看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借助思維導圖法,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培養了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滲透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合作探究,弘揚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等方式,對傳統高中化學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從而使化學教學變得異彩紛呈,進而使學生進入“好學、善學、樂學”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陳麗卿.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08):183-184
[2]張富山.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102
[3]韋德鮮.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6(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