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怡
摘 要 企業并購的協同效應貫穿并購活動始末,協同效應不僅決定企業并購的開端,并且影響企業并購效果以及企業未來發展戰略。互聯網行業近年發展迅速,而對互聯網行業巨頭阿里巴巴企業并購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同類型企業的并購活動。本文基于協同效應案例視角,通過對阿里巴巴集團并購的協同效應分析,進而對其如何實現協同效應提出關鍵建議。
關鍵詞 企業并購 協同效應 阿里巴巴
一、引言
并購協同效應分析對于評價企業并購成效至關重要,而如何發揮協同效應是企業有效開展并購活動的重要部分。通過對企業經營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治理協同效應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業并購過程中協同效應的影響以及并購效果,企業針對并購進行調整性的戰略規劃便有據可依。
二、企業并購協同效應理論
企業并購產生的協同效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經營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治理協同效應。經營協同效應能夠幫助企業實現一體化效應,優化企業資源的配置,產生并購規模經濟以及市場份額的擴大。經營的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企業收入的增加以及企業成本的下降。財務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資金成本效應,并購后的企業可以充分整合企業間的閑置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財務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兩個方面:第一,并購后的兩家公司可以實現資源上的共用;第二,合并后的企業雙方經營風險平衡,降低企業破產風險。治理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合并后的企業,通過管理職能一體化實現對管理能力較差企業的提高,從而使企業并購具有協同效應。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企業并購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實現管理費用的降低、實現閑置管理資源的利用。
三、協同效應的案例分析
(一)并購概況
在2014—2018年期間,阿里巴巴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行為。2014年,阿里巴巴以10.45億美元收購高德地圖,擴張了地圖領域。2014年以50億美元收購UC瀏覽器,擴張文娛領域。2015年以56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擴張文娛領域。2015年以283億人民幣投資入股蘇寧易購,擴張了O2O領域。2017年以28.8億美元投資入股高鑫零售,擴張了新零售領域。2018年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擴張了外賣,O2O;2018年35億人民幣華泰證券,擴張了金融以及證券。
(二)協同效應分析
為研究阿里巴巴近年來并購成效,現就阿里巴巴近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和資料,對并購過程產生的三種協同效應進行分析。
1.經營協同效應
2014—2018年期間,阿里巴巴并購以來,資產盈利指標呈現下降趨勢;資本盈利指標呈現平緩上升趨勢;經營盈利能力呈現下降趨勢。資產的盈利能力是指企業利用自有經濟創造利潤的能力。總資產利潤率在2014—2016年總體呈上升趨勢,阿里巴巴2014—2016年收購了優酷土豆、蘇寧易購,擴展了O2O、文娛領域,阿里巴巴作為電子商務公司,有效地利用了并購后公司的經營資源;阿里巴巴2016—2018年收購了華泰證券等企業,擴展了金融證券等領域,這些領域可以稱為阿里巴巴的圈外擴展領域,資源整合相對困難,因此可以解釋總資產利潤率2016—2018年呈現下降趨勢。資本的盈利能力是指通過企業所有者資本的投入使企業經營獲取利潤的能力。凈資產收益率2015—2016年呈現上升趨勢,2016—2018年呈現下降趨勢,在2016年達到最高,受益于并購后所有者權益資源的有效利用。經營盈利能力是指企業投入產出以及利潤之間的關系。銷售毛利率以及銷售凈利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并購以來阿里巴巴經營過程中的獲取利潤的能力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銷售凈利率在2015年達到85.73%,比前后年份高出許多,2015年阿里巴巴收購了蘇寧易購、優酷土豆,通過對O2O以及文化娛樂的投入,使銷售凈利率大幅上漲,以后年度回歸正常水平,是因為2015年之后所并購企業跟阿里巴巴原經營范圍未能好好融合。
2.財務協同效應
2014—2018年期間,阿里巴巴整體償債能力處于下降狀態,表明企業并購增加了企業的償債負擔。償債能力體現企業用資產償還負債的能力。從表中可以看出,自2014年以來,阿里巴巴的流動比率和現金比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截止到2018年,阿里巴巴流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的下降幅度達到1.5和1,在2018年流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整體略微下降,說明阿里巴巴由于資產龐大,并購對于長期償債能力影響不大。
3.治理協同效應
通過分析企業運營能力可以了解企業運用資產賺取收入的能力。從表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2014—2018年期間,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雖然在某些年份呈上升趨勢,但總體來說,整體呈下降趨勢。說明隨著并購規模的擴大,業務資源以及流程逐漸整合優化,資產周轉率下降,資金回流更快。流動資產方面,應收賬款周轉率五年來下降近152.2,說明阿里巴巴把應收賬款轉變為現金的周轉時間大幅下降,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非流動資產方面,固定資產周轉率2014年8.28連續下降至2016年的6.7,這期間阿里巴巴并購事件居多;總資產周轉率變化趨勢和固定資產周轉率趨勢一致,主要是因為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較大,但是總資產周轉率比率較低,說明總資產從投入到產出的時間較長,從而影響盈利能力。
四、阿里巴巴實現協同效應的建議
(一)重視并購籌劃,慎重選擇并購目標
并購作為企業實現擴張的主要手段,能夠使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降低內部擴張的時間成本,同時降低其他領域的進入壁壘。并購前應審慎選擇目標公司,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目標公司基本情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本企業融合程度等。如果目標企業與本企業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例如目標企業高管為自身利益故意隱瞞重大事項,就會造成并購成本增加,并購協同效應失效。
(二)重視資本成本,有效利用融資渠道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并購融資渠道選擇多樣化,使得企業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降低企業資本成本,防范企業財務風險,從而實現并購的協同效應。另外,企業并購應當充分積累內部資金,充實資本金,避免過多使用外部資金而引起財務風險增大。資本金的充足不僅能防范企業經營過程中帶來的資本風險,增強企業在財務信息系統的信用度,對于企業短期債務以及長期債務的償還壓力起到幫助作用。
(三)實現協同效應,有效開展并購整合
并購是否能實現協同效應,并購整合起到了關鍵作用。企業并購整合是一項涉及公司人力資源、文化價值、社會效應等多方面的資源管控。首先,企業整合應先從企業文化入手,充分了解兩家公司文化的共同點以及差異點,激勵共同點,調和差異點。其次,企業要進行集體化管控,對于并購后的管理和經營要進行統一的管理,建立企業之間有序規范的統一體系。最后,進行企業并購的財務資產整合。財務整合涉及財務體系、資產負債以及管理流程的整合,進行財務體系的整合有助于優化流程、節省成本。
五、結語
阿里巴巴作為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商務企業,在其并購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無效并購或者協同效應不顯著等情況,通過對阿里巴巴近些年并購情況的分析,提出對其并購協同效應的建議分析,對于同類型的企業并購具有參考價值。本文在充分理解企業并購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阿里巴巴財務數據,真實有效的對其并購后協同效應進行分析,使論文觀點更具說服力。
(作者單位為天津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 何璐伶.企業并購協同效應的財務分析——基于漢威電子的案例研究[J].財會通訊,2018(02).
[2] 席巖.企業并購的協同效應——以百度收購糯米網為例[J].西部皮革,2016(05).
[3] 張又心.企業并購的協同效應分析——以優酷土豆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6).
[4] 李文星,寧薛平.創業公司橫向并購的協同效應分析——以滴滴出行并購優步中國為例[J].經貿實踐,2018(07).
[5] 楊玉國.互聯網企業戰略并購動因與財務協同效應分析——以騰訊并購中國音樂集團為例[J].商業會計,2019(03).
[6] 張智.基于互聯網企業并購下財務整合風險及措施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8(11).
[7] 倪威勤.我國上市公司并購協同效應案例分析[J].現代營銷(下),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