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冰青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資本集中成為企業進行外延擴大規模的內在要求,并購正是達到這種目的一種最佳選擇。并購必須講究一定的效益。一項成功的企業并購活動,可提高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對市場的把控能力。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一、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企業并購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所以融資也因此成為并購至關重要的步驟,但由于我國現有資本市場功能不健全,銀行等金融組織業務能力有限,未能在并購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企業并購面臨較大的融資風險。由于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不同以及并購動機的差異,使得企業并購活動所需的自有資本與債務資本,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
(二)定價風險
定價風險是指被收購企業的價值風險。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并購雙方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是對被并購企業的價值評估。定價風險的形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風險;二是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風險。目前我國的企業價值評估體系不夠完善,并且有些企業為了達到某些特殊目的修改報表金額、粉飾財務報表,從而產生了定價風險。
(三)支付風險
企業并購有多種支付方式,比如現金、股票支付或者兩者結合的方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支付方式存在財務風險。對于并購企業來說,采用現金支付可能會使企業的現金流動性變差,最終形成的問題與融資風險比較相似。雖然采用股票支付不會出現上述所列舉的風險問題,但是目前股票支付在我國金融環境下還存在許多問題,而且股票支付還會降低股東的控制權,達不到收購企業的預期目標。
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成因
企業并購是一項充滿風險的活動,不管是在企業的并購準備階段、并購運營階段、還是并購后的管理階段,都會伴隨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因素會給企業的并購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一)并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價值評估風險
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是并購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購的關鍵都在于找到合適的交易價格。在確定目標企業后,并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評估目標企業的價值,這是并購成功的基礎。目標企業的估價取決于并購企業對其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收益時間的預期,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可能因預測不當而不夠準確。
(二)并購動機帶來的戰略選擇風險
對于一個希望通過并購獲利的企業來說,首先應該通過對企業面臨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進行研究,分析企業資源的優勢和劣勢,從戰略并購和財務并購兩個角度來確定企業并購的動機。能夠與企業現有資源有效融合的并購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明確企業進行并購的目的并根據并購目的來明確企業并購后的發展方向,是企業避免并購風險,實現并購戰略的有效措施。
(三)并購后的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就是并購方在并購交易完成后,無法使整個企業集團產生市場份額效應、財務協同效應、經營協同效應,無法實現經驗共享和規模經濟互補。企業并購固然是企業涉足其他行業、擴大現有規模、及市場占有率的捷經,但由于目標企業與并購企業之間經營理念、管理制度、財務制度以及組織結構的不同,在整合過程中毫無疑問地會出現磨擦,或通過并購交易形成的新企業因規模過于龐大、生產領域大相徑庭而產生規模不協調,甚至整個企業原有的經營業績被并購進來的新企業所影響。
(四)反收購風險
通常情況下,目標企業對收購方的收購行為往往持不合作與不支持態度,尤其在面臨敵意收購時,被收購方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反收購。通常情況下,被并購企業主要采取法律手段與經濟手段進行抵制。作為收購方,只有熟悉和洞察各種反收購策略,及時采取應對策略,防范于未然,才能避害為利,降低并購成本,節約并購時間。
三、并購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明確企業并購的動機,制定合理的并購戰略
通常來說,并購動機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聚集市場力量。第二,獲得技術優勢。第三,實現規模經濟效應。企業在進行并購決策前首先要明確并購的動機,想要通過并購達成的目的,要對自身和目標企業進行充分的評估,而不是盲目追求并購活動的轟動效應,使并購活動真正符合資本市場規律,只有這樣才會使通過并購活動之后企業的整體財務實力得到擴展和鞏固,才會降低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
(二)獲得目標企業財務信息,降低并購財務風險
在并購交易過程中,特別是針對敵意收購企業,信息的透明度、真實性是企業并購的關鍵。降低并購交易財務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盡量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只有通過詳細的調查和分析,才能獲取大量公開信息之外的隱藏的,對企業經營有著重大潛在影響的內幕信息。
(三)合理選擇價值評估方法,提高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準確性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相對價值法、貼現現金流量法、賬面價值法等,每一種方法所依賴的會計信息不相同,都依賴人為因素,因此,并購方應結合所掌握的會計信息選擇恰當的價值評估方法,使目標企業的評估價值更貼合實際情況,提高并購的成功率。
(四)增強管理層并購的風險意識,健全財務風險預測和監控體系
提升企業管理層防范風險的意識有利于從源頭上防范企業并購出現的財務問題。企業并購本身是一種投資行為,并購方應關注自身與目標企業是否擁有資源互補的優勢,在審慎調查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并購財務目標和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制定包括并購價格范圍、成本和風險、財務狀況、資本結構、并購預期應達到的財務效應等并購標準,準確選擇并購方式。此外,加強企業對并購風險的預測,建立健全企業自身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在建立風險防御體系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格協戈里奧.企業并購:邏輯與趨勢[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7(1)
[2]駱家駹,崔詠梅,張秋生 .企業并購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M].大連出版社,2005,4
[3]干春暉,劉祥生.企業并購:理論·實務·案例[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