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洪

胡布電廠鋼架基礎
“一帶一路”是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是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學習教育部印發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文件的過程中,作為職業教育者的筆者在思考,中職學校能為“一帶一路”國家倡議做些什么?能否創造條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師生互相交流、海外員工技能培訓和國際學生培養?能否與承接“一帶一路”項目的當地企業合作,為企業技術攻關、高技能人才培養和員工培訓提供支持?近年來,慈溪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以發揮學校的技能優勢作為突破口,助力企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探尋出了中職學校在“一帶一路”的起點。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持續擴展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功能,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為我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持。因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與提供跨國服務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辦學是職校的重要選項。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學校依托地方產業特色和自身專業優勢,進一步深化與華星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瞄準產教融合新增長點。
華星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鋼結構專項承包壹級、專項設計甲級、制造特級資質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慈溪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產教融合、學生實訓實習的優秀基地。近三年來,華星鋼結構公司穩步推進“走出去”戰略,積極承建“一帶一路”大型海外項目。但是,該公司的一線焊工來自全國的五湖四海,文化程度低,焊接知識和技能欠缺。企業急需職業教育走出去為企業培養熱愛中國,了解、熟悉和接受中國文化和中國企業文化的員工;急需職業教育走出去為企業培養懂得中國機器、設備運作的員工;急需職業教育走出去為企業培養懂得中國產品的技術標準和生產要求,熟悉生產操作流程的人才。
基于此,學校和華星鋼結構公司每年定期安排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包括新招聘員工的崗前培訓和生產淡季時的全員提升培訓)。培訓期間,為了讓學員掌握正確的焊接手法,學校選派焊接技能扎實、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實操指導老師,同時安排高年級的優秀學生擔任助理教練,實行一對一面對面實操訓練。結合胡布電廠和寶沃水泥廠鋼結構產品,理實一體,強化實戰訓練,采用游戲通關式項目循環教學,由淺入深,關鍵部件通過超聲波檢測合格,才能通過考核。
通過崗前培訓,學員們熟練掌握了手工電弧焊、氬弧焊、二氧化碳保護焊等常用的焊接知識和正確操作方法,通過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考試,并獲得焊工上崗證和技能等級證書,為順利上崗打下堅實基礎。員工通過提升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平焊、對焊、立焊、仰焊等焊接技能,學會了根據不同材料選擇焊接參數,改善焊接工藝,掌握了焊接機器人編程等先進的焊接技能。通過培訓員工增強了安全和質量意識,大幅度提高了技能水平,為產品質量達到歐洲CE標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現場技術指導
打“技術牌”、念“服務經”。作為一校之長,筆者認為,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讓師生進企業攻堅克難,實現實訓與生產對接、把技能轉化為生產力,構建專業技術服務高地,是學校的使命;讓學生發揮技能特長,發揚工匠精神,以一流的技能,創造一流的產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是學校的責任與擔當。
為有效助力企業“一帶一路”項目,學校焊接專業師生發揮技能特長,積極投入華星鋼結構公司“一帶一路”建設的兩大項目,一是巴基斯坦中電胡布電廠鋼結構工程,二是巴基斯坦寶沃水泥廠鋼結構工程,在深入推進“雙軌運行三段育人”模式的現代學徒制工作的同時,開展技術攻關、高技能員工培養,幫助解決焊接加工疑難問題。
這兩個工程的鋼結構件復雜、節點眾多,對焊接技術的要求極高。華星鋼結構公司的員工制作的構件,產生焊縫未焊透、兩個內部缺陷未融合,無法通過超聲波檢測。產品經過多次試制,企業內部員工無法解決這兩個難題,于是找到學校尋求幫助。
焊接專業教師陳杰和方晨陽,對企業反映的產品焊縫未焊透和未融合缺陷,進行現場察看和機理分析,認為未焊透是由于產品在焊接時接頭的根部未完全熔透。缺陷主要出現在單面的V形坡口部及雙面焊的X形坡口鈍邊,導致焊縫截面積變小,使焊接接頭的強度下降、應力集中嚴重,降低了焊縫的疲勞強度,可能會成為裂紋源,從而造成焊縫坡壞。在分析未焊透的原因時,學校教師懷疑是由于焊工在操作過程中,焊接參數選擇不當譬如焊接電流太小,運行速度太快,焊條角度不當,電弧發生偏吹,對接間隙太小及坡口角度不當等所至。
未熔合缺陷經常出現在焊縫金屬和母材之間或焊道金屬和焊道之間未完全熔化的結合處。側壁未熔合,層間未熔合和根部未熔合都有不同程度出現。如焊接接頭的根部未熔合、焊道層間未熔合、焊道和母材坡口之間未熔合、焊縫和母材之間未熔合等,均會導致應力集中嚴重,其危害性僅次于裂紋。未熔合產生的原因可能由于焊工未清理干凈焊接面,有油污或鐵銹;坡口形狀不合理,有死角;焊接電流太小;焊槍沒有充分擺動;擅自提高電流,加快速度等。
陳杰、方晨陽及企業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討論、試驗、超聲波檢測,通過改變焊接工藝,增大焊接電流、縮短焊弧等焊接參數,設計合理坡口、清潔焊道、糾正操作手法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未焊透和未熔合缺陷的產生,產品質量最終達到了歐洲CE標準要求。成功攻克焊接技術難關。
此外,學校還派出了技能集訓隊中在技能大賽獲獎的高年級學生方曉禹、徐曉東、楊文杰、陳其濤等,在全國知名焊接教練、省技術能手陳杰和省技術能手方晨陽老師的帶領下進駐華星鋼構公司,組建了一支技能服務隊,幫助企業進行關鍵部件加工,既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率,又提升了梁柱焊縫的整體質量。
“一帶一路”倡議的迅速實施,深刻地影響到職業教育的發展,為職業教育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同時也為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現實的挑戰。面對海外巨大的人才需求和國內過剩的職業教育資源,職業教育需要踩著企業的腳印“跟上來”,至于職業教育“怎么跟”的問題,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即有效發揮職業教育開放性、社會性、實踐性的特點,充分依托社會各方力量,以企業為合作伙伴,瞄準產教融合新增長點,走多元發展之路。

胡布電廠鋼結構局部

關鍵部位加工
目前,華星鋼結構公司與中石化集團、中國能源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等大型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是這些國企央企的優秀供應商。“一帶一路”項目建設,需要培養一支精良的管理團隊、海外施工團隊、技術支持團隊、海外營銷團隊等。在未來的“一帶一路”的三年規劃中,既要繼續做好3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訂單項目,又要積極拓展國外施工總承包業務。因此,學校與華星鋼結構公司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第一,加強課程資源建設。目前慈溪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只有兩位焊接專業教師和參加焊接技能集訓隊的學生參與了服務企業“一帶一路”項目。這項工作還停留在“點”上,需要在“面”上進行擴展。因此,學校將集中力量,借助中國焊接工程協會和高校的專家資源,抓緊時間對已有的實踐成果進行梳理和提煉,把產品和比賽項目轉化成課程資源,同時要引進優質高校畢業生和優秀高技能人才來校任教,努力讓焊接專業的所有學生享有優質的教學資源,讓每一位學生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第二,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華星鋼構結公司承接的海外工程,全面執行歐洲CE標準,對企業管理、生產工藝、設備設施等進行全面升級。產品標準從國標上升到更加嚴格的歐標,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才明顯不足。這要求學校制定復合型人才培養計劃,引進與培養專業化師資,開發實用性課程,加快國際項目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生產一線指揮人才、海外營銷人才和海外員工培訓師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第三,開放辦學拓展國際交流。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慈溪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塊短板,為適應職業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要求,學校必須開放辦學,拓展國際化教育視野,積極響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家倡議。一方面尋求教育局的政策支持,為學校師生的國際化交流搭建平臺,希望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的游學基地之一。另一方面,學校要繼續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接收海外員工來學校進行學術交流和技術技能培訓。同時,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走出國門,到海外留學、就業和創業。
經濟規劃和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如何打好“產業和教育”“企業和學校”這兩副牌,讓“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引領世界,是職業教育的路徑選擇。未來,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方位實施雙邊和多邊合作戰略。凝聚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識,譜寫高品質職業教育跨國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慈溪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