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海



陳建國
安徽省寧國市人,祖籍浙江永康,筆名陳曦,研究生學歷。曾先后供職于安徽省寧國市中溪鎮人民政府、寧國市委組織部、寧國市文化局、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文物局、安徽演藝集團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第五屆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安徽省書畫創作研究院院長。作品多次參加全省及全國重要展覽,曾獲第七屆安徽省藝術節書法展金獎、安徽省群星獎書法展一等獎、原文化部群星獎優秀作品獎,入展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全國大型書法展、全國著名書法家吟黃山作品展等。《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書法》等報刊對其人、其書曾做專版介紹。有近百幅作品先后被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機構及個人收藏。策劃、組織并主編了古籍善本《米芾書法精萃》《新安畫派書畫精品選》等。組織、主編了大型文博圖書《江淮遺珍》《安徽館藏珍寶》等。
陳建國書法是安徽書法中的性靈派。
安徽出過老子、莊子、鄧石如、陳獨秀、胡適之等名人,所以我一直對安徽人抱有深深的敬意。故而,在我看來,陳建國寫字具有安徽人那種獨標氣格、揮灑性靈、莫可端倪、特立獨行的特質。他的書法不僅讓人覺得十分奇特,而且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只可有一不可有二,觀之令人過目不忘。可以想見其在乘興揮灑之時,那種遺落一切、快心快意時的情景。書法在他那里就是表現心靈性情、表現格調意趣、表現真率人生的手段。看他的字具有一種“一樽相對,各傾肺腑”的真誠和坦然的感覺。
細細琢磨陳建國的書法可以發現其主要汲取了宋人書法“逸”的創作方法,取米芾以“勢”結字造型之意和黃庭堅“長槍大戟”筆畫的悠長之美,加之運用局部夸張手法,使得個別筆畫得到凸顯和張揚。這種藝術風格一直到了明代陳洪綬開始確立和演繹,可以說陳建國的書法是進—步的延伸,成為—個獨特的分支。陳建國書法習古而不泥古,字勢中的奇崛、險峻、俊爽、灑脫等特質是其比較鮮明的藝術要素,我們可以在其作品中俯拾皆是。陳建國書法值得稱道的還是其線條的內蘊和品質,其中鋒運筆十分沉穩老辣,線條的品質很高,行筆節奏自然悠揚,控制到位,速度稍一加快形成的枯筆猶如一口高度燒酒下喉,爽口爽心,十分過癮,令人生乘醉長嘯之感,這也體現了陳建國深厚的書法功力和過硬的駕馭能力。此外,他書法中字勢的上下銜接、左右生發,都能做到隨意自然,同時又有戛戛獨造之美。如果說他的一些斗方作品能體現他文人的特性,一些對聯作品則更能彰顯他才子的特點,而在一些中堂作品中流露得更多的是—個書法學者的人文修養和情懷。真可謂疏橫秀逸,縱筆揮灑,一筆一畫都足以成為皖派書法之典型。不僅如此,他還常常自撰詩詞、楹聯,實為可貴。可以說,陳建國既是中國文人書法傳承之代表,也是當今皖派書法的引領者。
百年紅燭短,—書夕陽深。人生短暫,書法永存,陳建國也是我生命旅途中因書法而結緣的好友并引為知己。陳建國不唯書法有性格,為人處世更具仁者愛心。其待人極為真誠,不尚虛假,以至誠至真、掏心掏肺的態度結交朋友。你與其相交,感覺到的是安徽人的那種至誠大氣,坦然率真的品性會讓你感覺到他身上的那種熾熱的溫度。他一度執掌安徽文博權柄,曾為安徽省文物局局長,在其任上曾經有過多次重大文物發現,成為中國文物史上光輝的一筆。全省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國保單位的大幅增加、博物館的免費開放、博物院新館的落成等,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智慧與汗水,但這些在其口中從未有一絲一毫自夸之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是他做人的力量,也是他身上文化的力量。就像他寫字一樣,不是為了換錢,也不是為了討好世人,只是自我性情的流露。所謂“不將筆札媚公卿,激濁揚清為不平”,書法和人生都是在表明一種態度:我們絕對不肯低俗媚世,哪怕只有我一人踽踽獨行。這就是腔調,更是他做人和為藝的格調。
陳建國風度簡遠,功成不居。翛然物外,唯好書法,高情遠致,彌以自樂。其今已退休,應邀赴京城恭王府辦展,實乃人生之大事和幸事,我謹以此短文為賀。
關山萬重,書法不朽!
本文作者系原上海《書法》雜志執行主編,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約稿、責編: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