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良 李香寶 劉文彬 賀燦衛
[提要]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各種重大決策項目的制定和執行都面臨巨大的社會穩定風險。針對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過程中存在的評價指標不完善、評價信息不獨立和評價過程存在過多主觀因素等問題,提出采用機器學習方法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自動評估的框架,通過自動學習多位專家在風險評估中的知識和經驗,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一致性,為相關部門對重大決策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進行動態監控管理提供新的理論和方法。
關鍵詞:社會穩定風險;風險識別;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
本文為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互聯網+背景下湖南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6YBA049)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1月27日
一、引言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機制建設工作,并將其提到了國家重要戰略地位。黨的十八大報告特別提出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吨泄仓醒朕k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試行)》對如何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進行詳細安排,希望能夠對重大決策項目隱含的社會穩定風險狀況進行評價,盡早挖掘出容易導致社會出現不穩定的問題,杜絕出現嚴重危及社會穩定的局面,為確保重大決策順利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和安全保障,通過國家的管理模式創新來達到社會的良性發展。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具有針對性強、準確度高的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是很有意義的。
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社會背景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加速發展時期,各種社會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因此更好地管理整個社會,科學統籌發展與穩定之間的關系,是我們各級政府面臨的新課題。社會穩定風險主要來源于傳統管理機制逐漸失效,而新的適應當前環境的社會治理機制尚不成熟。為了努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各級政府提出了多項舉措,其中包括打造快速交通網絡、建設智慧城市等重大民生項目。這些重大項目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牽涉面廣、涉及人員多,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稍有不慎很容易激發社會矛盾,從而導致嚴重的社會穩定風險發生。所以,想要從源頭上預防產生大的社會矛盾,就必須做好重大決策項目可能存在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通過問卷調查、輿論調查、深度訪談等途徑,對民眾的利益訴求進行預期分析,從而從源頭上防范社會穩定風險。但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通過微信、微博、QQ群等網絡空間,熱點事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擴散開來,管理部門必須在社會輿情的傳播中掌握主動權。
目前的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大都只在項目論證階段進行。實際上,許多論證階段風險較小的重大決策項目隨著各種因素不斷發生變化,其社會穩定風險程度有可能急劇增加,但目前的評估體系無法對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動態監控,最終導致相關部門只能在社會矛盾發生后被動應對,無法在矛盾擴大之前主動介入。同時,現有的評估體系在評估過程需人工設置各指標的權重,存在過多的主觀因素,導致風險評價效果失真。因此,通過對與社會穩定風險相關的諸多因素進行挖掘,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勢在必行。
三、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建立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的難點,是采用現代科學的分析方法,對因重大決策項目的制定而可能對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進行預測,并根據所預測到的結果對決策的相關內容進行調整或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預案。
有學者認為,構建有效的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其重點是設計合理的評價指標,而且指標的設計必須充分考慮風險評估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要求。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宏觀發展和項目背景,同時還要重點考慮相關人員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不斷改變以往風險評估中重事輕人,重眼前、局部利益,輕長遠、整體利益的不良傾向。
為了體現不同指標的貢獻,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對不同的指標進行加權處理。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合適的指標權重。當前常用的指標權重確定方法主要有經驗判斷法、權重均值法和德爾菲分析法等,但這些方法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同時準確度也比較低,易導致風險評估結果失真。層次分析法則結合定性與定量的優點,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相對簡單的層次問題,適用于風險因素較多且層次性較強的項目,其不足之處對專家的綜合要求較高,且對一致性檢驗結果依賴性強。
在測評方法上,一般將各個指標數值化處理,然后運用各種數學方法使考核結果以數量化的形式得以體現。最近,許多學者提出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馬爾科夫模型、模糊層次分析方法和后向傳播神經網絡模型對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評估分析。
綜上所述,我們在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還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難題:(1)構建評價指標時,由于某些數學分析模型的約束,要求僅對部分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指標進行分析,但實際操作中,社會穩定分析涉及到很多方面,因而僅利用少部分指標進行分析顯然不切實際;(2)由于各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標之間存在某些聯系,如果不對其進行預處理,則容易產生信息重疊的問題,最后導致評估模型的分析結果與實際不符,因此我們必須對原始評價指標進行有效信息提取;(3)在社會穩定風險風險過程中,常常需要人工設置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因子,這明顯存在過多的主觀人為因素,容易導致風險評價效果失真,也就無法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更不用說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四、提高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效果的對策
針對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過程存在的評價指標不完善、評價信息不獨立和評價過程存在過多主觀因素問題,將機器學習理論引入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過程中,通過自動學習專家在評價過程中付出的知識和經驗,保證社會穩定風險評價的客觀性。同時,有關管理部門根據社會穩定風險評價結果了解重大決策項目運行狀況,及時提出合適的應對方案。
(一)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標組成研究。社會穩定風險評價結果正確與否與評價指標有直接的關系,因此設計一個科學的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指標是實現社會穩定風險準確評價的前提。首先,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理論進行研究,挖掘其中的內涵;其次,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劃分為經濟環境、生態環境、政治環境、價值觀和社會輿情等功能模塊,挖掘每個功能模塊所包含的各項評價指標;最后,把每項二級評價指標進行細化處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決策項目涉及的指標可能有所不同,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此同時,社會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涉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指標也必須與之相適應,否則容易出現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情況。
(二)提取社會穩定風險有效指標特征。目前,研究人員大都利用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評價法等對決策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狀況進行評估分析。這些評價模型一般需要人工設定評價指標的權重,很明顯,這些主觀因素必定對評價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如果直接利用原始指標進行評價,考慮到這些評價指標存在相關性,對于社會穩定風險評價這類復雜問題其結果往往不理想。研究熱度不斷上升的深度機器學習方法為此提供了一種解決的思路。深度機器學習方法利用復雜網絡模型從標號和未標號樣本中挖掘出某些無法用線性關系描述的復雜關系。我們提出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取社會穩定風險評價信息,通過構建復雜網絡模型模擬人腦的思維過程,從復雜的相關原始信息中抽取有效的評價信息,最后獲得更為本質的信息用于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采用監督或半監督機器學習方法來提取有效指標特征。通過構建已知樣本及未知樣本之間的近鄰關系圖,然后通過對目標函數進行最優化處理,獲得有效指標特征與原始指標特征之間的復雜非線性關系,提取出社會穩定風險有效評價指標。
(三)構建合理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模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果需要進行確定性分析,而目前對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主要采用對各個指標進行加權求和來確定風險的等級,評價過程中摻雜了過多的主觀因素,無法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一致性。機器學習理論中的支持向量機模型具有自學習的能力,同時只需提供小量的標簽樣本,通過組織專家根據評價指標對部分重大決策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綜合測評以獲得知識和經驗。我們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機構建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模型,把前期提取的有效指標特征輸入到評價模型中,評價模型的輸出則采用專家的評價結果,通過反向學習算法不斷學習各位專家的知識和經驗,最終獲得具有最優參數的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模型。在評價其他重大決策項目時,我們把原始指標信息進行有效信息提取后,利用具有最優參數的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模型進行分析,獲得最后的評價結果,此過程可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一致性。
五、小結
本文提出利用機器學習理論構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模型。通過學習理論構建出具有最優參數的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模型,專家只需對典型樣本進行綜合評價即可,無需對各個評價指標權重進行人工設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主觀因素的影響,確保評估結果能真實反映重大決策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等級,有利于提高風險評估結果的真實性,便于相關部門做出合理的應急預案。進一步的研究工作是,與有關單位合作驗證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模型的實際效果并不斷修正。
主要參考文獻:
[1]He G M,Yang Y.Social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of Jianli Highway Project Based 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2014.
[2]Shi Q,Liu Y.Study on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Based on Social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43.
[3]蔣俊杰.我國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現狀、難點與對策[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4.15(2).
[4]李舒婷.建設和諧社會視域下的社會穩定問題探析[J].中國市場,2017(12).
[5]麻寶斌,杜平.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主題、內容與方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1).
[6]張建華.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中“第三方”作用探析[J].中國市場,2016(11).
[7]張玉磊,徐貴權.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問題與完善[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5(4).
[8]王宏偉.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五大轉變[J].云南社會科學,2013(2).
[9]汪大海,張玉磊.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的運行框架與政策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12(12).
[10]徐偉川.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現存問題及其完善[J].地方財政研究,2013(8).
[11]菅新月.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標權重賦值研究——基于層次分析法[J].經濟論壇,2013(6).
[12]Zhang S,Yu G.Semi-supervised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with Compactness Enhancement[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EEE,2010.
[13]Tan Rui,Chen Xiuhong.Semi supervised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 method f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J].Computer Engineering,201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