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福
摘 要:在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中,市政道路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科學應用海綿城市能夠確保更為有效的利用雨水資源,不僅能夠實現市政道路使用壽命的有效提升,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內修復生態環境,具有較高應用價值。本文分別從材料選擇,道路斷面,邊坡支護和路面排水四個方面如何利用海綿城市設計市政道路。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5.095
0 引言
在城市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流入城市,在該種狀況下,如果不能進行海綿城市的合理引進,會大幅度增加城市地表徑流,導致產生水污染,進而導致出現河流生態惡化,洪澇積水等不良現象??茖W應用海綿城市可以使市政道路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確保能夠更為有效的利用降水資源。為了進一步明確在進行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海綿城市,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1 選擇路面材料
在選擇道路路面材料時,需要盡量選擇透水磚和透水瀝青混凝土,不僅需要確保最大程度滿足道路使用功能,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實現降噪,抗滑和道路透水,使其能夠在更大程度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進行具體工作過程中,選擇使用透水瀝青路面進行車行道路面鋪設,其中以半透水和全透水為主的,在利用全透水瀝青鋪設道路路面時,不需要設置防水層,同時基層和瀝青下面層均為透水層,確保地表降水可以滲入路下土基。利用透水磚進行人行道路面鋪設,墊層選擇使用碎石層,該類人行道具有多孔結構,降水可以迅速滲透地表,補充地下水源,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內調節城市濕度和溫度。除此之外,多孔結構表面通常較為粗糙,透水性普遍較高,使其路面不易積水,能夠進一步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2 設計道路橫斷面
在設計道路橫斷面時,需要在保障道路基本功能的同時,盡量加寬綠化帶,確保道路內的雨水可以迅速匯集到生態滯留帶,進而降低地表徑流量。道路橫斷面通常以三幅路為主,也就是從兩邊向中間依次為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化帶,機動車道。在進行具體設計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使用道路綠化帶作為生態滯留帶,在道路北側紅線之外的區域進行下沉式綠地設置,同時在道路南側設置植草溝,有效銜接植物園景觀,使其在路邊進一步形成景觀帶[1]。
3 邊坡支護設計
邊坡支護方式通常常見于城市周邊,在應用該方式時,不僅需要考慮海綿城市基本設計理念,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分析當周邊雨水對城市受到威脅時,邊坡能夠在一定程度內作為臨時防洪堤?;诖?,在選擇邊坡支護時,通常存在植草防護和護面墻兩種方式。通過不斷革新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在將滲水層設計引入市政工程設計。相對于植草防護而言,護面墻雖然直接控水能力較弱,但是卻有較為突出的導流性和穩定性,因此在部分具有較大海拔落差的城市中,護面墻應用較為理想。選擇植草防護時,如果防護面長期受到雨水沖刷或瞬間雨量過大,則具有較大的垮塌風險。基于此,市政設計人員為了進一步確保有效避免存在潛在風險,選擇科學融合擋土墻設計和植草防護設,確保能夠有效避免垮塌對路面造成威脅。
4 路面排水設計
首先在對人行道路面進行排水設計時,通常存在兩種方式,其一是雨水穿過透水,結構層直接滲入地下滯蓄,其二為雨水穿過排水基層直接排入綠化帶雨水收集系統。其次,在對車行道路進行排水設計時,為了確保充分應用地表降水,設計人員可以選擇在車行道路路面進行橫坡設計,確保能夠將雨水引入綠化帶,與此同時,還可以將綠化帶設計為凹型結構,使其比車行道略低。而且,在綠化帶內還可以進行排水設施的科學設計,在具體進行設計工作過程中需要避免影響綠化帶生長。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基于該地區暴雨強度和綠化帶縱斷面進行設計工作,基于特定距離在綠化帶側邊進行開口的合理設計,確保當其具有較高降雨強度時,雨水可以通過開口流入收集系統,如果車行道沒有進行綠化帶的設計,則雨水需要經過人行道下的排水管道和蓋板排水槽,直接流入植草溝[2]。最后需要具體分析廣場和綠地設計,構建海綿城市的核心內容通常在于設計城市綠地和廣場,可以對雨水進行更為有效的儲存和應用。在進行綠地和廣場設計工作中,需要對其透水市鋪裝進行更為有效的利用,確保綠地和城市廣場能夠更高程度的滯留和吸收地表降水,同時還需要對其進行有效應用,用其沖洗廣場或實現綠地用水。通常情況下,城市廣場周邊綠地需要低于廣場設置,確保廣場雨水能夠直接流入綠地,與此同時,在綠化帶下方,還需要進行碎石盲溝的合理設置,在盲溝底部科學設置碎石層,綜合構建綠地系統能夠使海綿城市進一步實現循環用水。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嚴格選擇路面材料,科學設計道路橫斷面,邊坡支護和路面排水能夠確保在進行市政道路設計工作中更為有效利用海綿城市,使其更好的滿足現代市政建設需求,進一步推進我國現代城市建設,確?,F代人生產生活具有更為舒適的環境,為全面構建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偉中.“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應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7(12):173.
[2]吳豪.“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8(0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