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紅
(廣西梧州市新興二路小學 廣西 梧州 543000)
近年來,常規課堂使用多媒體已經是平常事。我校小學英語整體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在課堂上大家都會把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教學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有部分教師仍然使用著傳統教學授復習課,導致有部分班級的成績低下,在很多復習課堂上只是教師一個人在上面講授,講的精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使得學生對英語復習的興趣逐漸減弱。
而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短,很容易走神,聽課的效果差,容易錯過老師講授的語法點。
我們學校是一所城鄉結合部的小學,有部分家長學歷較低,基礎差,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和檢查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學校英語組進行了研討、實踐,發現微課不僅是一種新資源類型,更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決定利用微課有效應用到我們英語教學中解決到上述問題。
在大班額的課堂里,有些問題只講一遍,有的學生沒有聽懂干脆就不懂裝懂,這是惡性循環,導致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為了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我們把微課這個新型教學手段應用到課外,由于微課突出知識的重難點,實驗班的學生在家中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反復看“微課”,從而實現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有了微課的助力,實驗班的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速度更快了,作業完成的質量也不錯。從平時的課后作業常規檢查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的上交率達到98.12%,沒有一個學生欠交。而對應班學生的上交率達到65.36%。對于實驗班這些學生的作業情況,家長們看在眼里,他們紛紛在QQ群、家校本和反饋表可以知道,他們感謝學校使用微課進入英語課堂,實驗班的學生在家里主動完成英語作業達到95%,他們不但積極主動學習英語,而且能在家里主動看微課中,主動解決困惑。而對比班的學生僅有56.23%。(見下圖)
實驗班和對比班的學習態度和作業質量對比圖

微課的內容精彩實用,用動畫的形式來呈現重難點知識,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學生更傾向于接受微課。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微課,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我們于2017年4月開展了六年級的同課異構英語課堂研討活動,一節由課題組成員唐有紅老師上的一般將來時復習課,她在引入一般將來時微課時,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用一般將來時,請學生先答疑,然后讓學生在微課中尋找答案,學生對微課的內容非常感興趣,看完視頻后能積極舉手發言,主動答疑,微課這種新方式非常容易積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整個教學流程更加流暢,課堂氣氛也更輕松,學生的表現也活潑了許多,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而另一節由一個年輕的英語教師用六3班上的一般將來時復習課,她使用的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雖然課堂上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但學生們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力不夠,舉手發言的較少,學生不能自主解決問題。后面的環節更加難上,學生學習的狀態很差。從課堂觀察教學常規檢查可以看出,實驗班的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活動達到92.35%,學習英語的興趣非常濃厚,而對比班的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活動只達58.79%。(見下圖)
實驗班和對比班的課堂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對比圖


研究、開發微課這一新型資源的最終目的一定要服務于學生,經過第一階段的初步體驗,課題組成員基本能適應和掌握這樣的授課形式。經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同行交流,我們發現運用網絡上的時態微課進入課堂,其實弊端是有的,網絡上的微課大部分是講授式的微課,講得非常枯燥,沒有情景創設,沒有幽默的語言,學生熟悉這些微課之后,覺得看得有點悶。
因此我們教師根據學生們的特點,發揮團隊的力量,設計適合學生們的微課,講授方式是互動型。如,唐有紅和曾慧兩位老師共同合作制作了現在進行時的微課視頻,她們能創設語境引入知識的重點,從語篇中讓學生理解現在進行時的用法,她們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語音標準,適中,富有童趣,在短短的6分鐘內圓滿完成語法講解任務,并注重小結,用簡短的時間對現在進行時的知識和方法進行了精要的歸納和提升,整個微課結構完整,講解到位。
因此結合我們做的課題研究,我們創新出一種微課堂的新模式,實驗班的學生能在這種模式輕松自如地學習英語,并從微課中自主學習,容易把握到微課知識的重難點,完全調動學生主體的作用,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大膽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大膽猜想、思考質疑及主動探索,達到對所學知識點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并能將這些思維能力靈活運用到其它課中,達到思維能力訓練的真正目的。
相信對于很多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英語時態的有效掌握可謂傷透了腦筋!因為它們在不同的時間內運用不同的時態,但作為初學者,很難掌握到這一點。
因此在2017年11月—12月,課題組成員發揮團隊的力量,設計了兩個時態組合的微課視頻,從微課設計上我們下足功夫,不但從串詞上發揮幽默的語言,在視頻里創設情境,引出知識點的主題,通過互動式的交際方式激發學生看視頻的興趣,在視頻后大部分學生掌握了知識點的重點。
在2017年12月底,我們的實驗班和對比班參加了校級舉辦的英語知識競賽,從競賽后收集的數據來看,不同分數段的人數在實驗班和對比班有所不同。在進行試驗前,實驗班六2班的合格水平低于對照班六3、六5的,從總體上來看,實驗班六2班的成績排在城區的中下水平。而在實施了微課教學之后,實驗班處兩個班在優秀率的人數明顯高于對比班,處在及格率的人數也略高于兩個對照班,處在不及格的人數也逐漸減少。可見,微課教學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一定的幫助。通過觀察分析可知,實驗班六2班學生的成績之所以有所進步的原因:一是在引入微課前,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們大膽猜疑,利用鼓勵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大膽地猜測,提高了學生們思維發展的能力。很好地帶動一批愛學習的學生們喜歡英語,做到主動回答問題,激活了課堂氣氛。二是采用了互動式的微課視頻,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在微課中設計一個真實的文本情境,并且提高學生在課堂積極回答、交流的能力,發揮學生認真思考、積極探究的能力,從而不斷獲得學習的樂趣,最終他們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成績。(見下對比圖)
英語知識競賽對比圖

在微課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一直比較重視微課的案例設計,因為一個好的微課是呈現教師的教學思路,展現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從微課案例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制作微課時,我們在備課時要關注微小細節,主要有效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進行英語知識和英語語言的運用,還要在備課時注重教學內容的分析,圍繞語篇情境,在情境里把核心內容展示出來,把抽象的英語知識形象化,以動態的知識載體形式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更有效地掌握英語語篇知識內容,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發展。
因此我們摸索出學生們喜歡的微課設計,一個互動型的微課設計:創編語篇情境——在情境中展示核心內容——提出問題——微生互動——生參與游戲——解決疑問——生探究小結——微生成小結。
這一年來,在實驗班上使用微課卓有成效,在2018年1月的期末考試中可以看出,實驗班六(6)班的期末成績仍然保持城區的第一名,實驗班六(2)班的期末成績從倒數第8名上升到順數第10名,實驗班五(1)班、五(5)班的期末成績仍然排在城區和學校的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