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工商管理系,湖北 武漢 430064)
畜牧水產品的物流活動不同于工業制品的物流活動,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相比工業制品物流,畜牧水產品物流的特殊性為:首先,畜牧水產品容易腐爛變質,其儲存的時間比較短,這是源于畜牧水產品的生物屬性,所以畜牧水產品的物流活動具有很強的時間敏感性;再者,畜牧水產品很難實現標準化操作,這是因為畜牧水產品品種繁多,即使同一品種,其規格與質量也差距較大,使得物流標準化程度低,無法實現大規模的標準化物流操作,會產生許多額外的物流活動時間。
由于非標準化操作產生的額外時間浪費是一種成本損失,時間的重要性體現了時間的價值性,不合理的物流操作運營而浪費的時間帶來的損失就是時間成本,是一種我們平時沒有過多關注的機會成本。時間成本是一種隱性成本,因為現行的物流管理理論與實踐并沒有考慮物流的時間成本,是物流冰山中隱藏在水下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的領域。從物流理論與實踐出發,可以定義物流活動時間成本就是由于額外物流活動時間引起的物流成本的增加,是一種超出標準時間的額外時間帶來的物流成本增加。相比工業制品,研究畜牧水產品的物流活動時間成本對探討物流管理活動的優化具有管理學的價值與意義。
時間成本是畜牧水產品物流活動中的一種隱性成本,必須對這部分隱性成本進行量化計算,才能讓企業認識到時間成本的重要性,并且積極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須構建物流時間成本的邏輯核算模型與數學核算模型,通過物流管理理論研究建立時間成本的邏輯核算模型,通過模型流程圖來具體展示時間成本計算的步驟,在邏輯模型的基礎上進行數學建模來量化物流活動中的時間成本,通過具體的成本計算來督促畜牧水產品物流企業進行有效的時間成本管理。
畜牧水產品具有生物屬性,如果物流時間超過了合理的時限就會發生產品的損耗,超過時限的這部分損耗成本即為畜牧水產品的額外損耗成本,因此畜牧水產品的物流時間成本就是其超過了合理時限的額外損耗成本。通過分析畜牧水產品的額外損耗邏輯核算模型(如圖1所示)可知,每個物流環節的額外物流時間是每個物流環節的實際時間與標準時間的差額,各個環節的差額相加得出整個物流運營環節的總額外時間,再求出總額外時間占總作業時間的百分比即為額外耗時比。畜牧水產品的價格、物流活動中的額定產品損耗率、額外耗時比三者的乘積即為畜牧水產品的額外損耗成本。

圖1 畜牧水產品額外損耗邏輯核算模型
(1)整個物流運營環節的總額外時間計算。首先計算畜牧水產品物流活動每個環節中超過標準作業時間的額外時間消耗來量化超過時限的時間成本,每個環節的額外時間消耗為每個環節的實際作業時間與標準作業時間的差額,標準作業時間可以參考物流行業的統一作業標準制定,整個物流運營環節的總額外時間消耗即為每個環節的額外時間的總和。假設額外物流作業時間為TE,實際物流作業時間為TS,標準物流作業時間為TB,總額外物流作業時間為TZ,相關計算如下:

(2)畜牧水產品的額外損耗核算。在超過時限的額外物流運營時間里,畜牧水產品由于其生物屬性會發生額外的損耗,這部分由于超時而造成的額外損失成本構成了畜牧水產品的時間成本。假設畜牧水產品的額外損耗成本為C,畜牧水產品的收購價格為P,畜牧水產品的物流活動損耗率為R,畜牧水產品的總額外物流作業時間為TZ,總物流作業時間為T,相關計算如下:

(1)物流公司物流作業時間數據。畜牧水產品物流企業應樹立物流時間成本的概念,在全方位質量管理的基礎上減少各個物流運營環節的時間消耗來增加企業利潤。假設畜牧水產品物流企業的實際物流作業時間與標準作業時間見表1,通過定量化的數據計算來分析研究物流運營中的時間成本,根據數據結果找出物流運營中存在的不合理流程與時間浪費,通過時間成本的分析與研究來優化物流運營環節的管理,以此達到提高物流公司收益的目的。

表1 物流作業時間假設數據
(2)額外物流作業時間產品損耗計算。由表1可以計算出產品的額外耗時比為380/2 270=16.74%,產品收購價格與物流活動產品損耗率的假設數據見表2,額外耗時比、產品收購價格、物流活動產品損耗率三者相乘即為額外時間導致的額外產品損耗成本,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額外產品損耗成本計算數據
由于畜牧水產品的時間敏感性特點,配送過程中的時間延遲會造成產品的額外損耗,故畜牧水產品物流企業在制定產品的配送規劃時要運用大數據與現代運籌學理論,使配送線路與配送時間達到最優。產品配送中的不合理運營環節造成配送時間的延遲,不僅會加大產品的額外損失,也會降低企業在客戶心目中的信任指數與未來繼續合作的意向,這會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損失。所以在制定配送規劃時,不僅要有日常配送計劃,還應有應急配送計劃。當道路狀況、交通政策發生臨時性變化時,要通過智能交通數據與軟件來臨時改變配送計劃,使畜牧水產品的整體配送達到最優。通過統籌配送規劃,提前安排等措施來優化運輸路徑減少配送時間,降低配送的物流時間成本。
通過與物流企業的深度合作,生產企業可以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代為儲存畜牧水產品,從而減少物流倉儲時間。倉儲的意義在于緩解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時間矛盾,生產企業如果沒有按照物流企業的配送計劃過早地將畜牧水產品加工出來,那么由于額外損耗造成的后續倉儲費用將會大大增加。從宏觀角度來看,畜牧水產品需要延長倉儲時間來進行有效的經營,獲取更大的利潤,但畜牧水產品物流企業則希望生產企業通過合理的生產時間安排來加大在制品的在線儲存,這種生產企業代為儲存產品的方式可以達到減少物流企業倉儲時間的效果。生產企業代為儲存會增加產品的整個生產成本,從而抬高產品的采購價格,但如果倉儲時間成本的降低可以覆蓋采購成本的增加,那么這種合作方式符合物流管理學中的效益背反理論,能夠使畜牧水產品的整個物流管理效果達到最優。
畜牧水產品物流企業需要與供應鏈上游的生產商和下游的經銷商搭建一個高度智能化、產銷信息共享的物流信息化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緊密聯系供應鏈上游的生產企業與下游的顧客群體,做到在供應鏈上的每個節點企業都能及時共享供應鏈每個環節的有效信息。通過現代供應鏈管理措施,實現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銷售環節一體化,將產品的市場銷售數據及時反饋到供應鏈的各個生產與流通環節。運用現代運籌學理論精確計算產品的生產、采購、配送時間,減小畜牧水產品由于時間延遲而造成的額外損耗,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降低畜牧水產品的物流時間成本,最大限度地優化畜牧水產品的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