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英 張抒 朱金土
凹陷性痤瘡瘢痕的發生,目前認為是在瘢痕形成過程中,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物與基質金屬蛋白酶比例失衡,導致修復反應不足致膠原蛋白沉積減少引起[1]。臨床針對凹陷性痤瘡瘢痕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填充治療、化學剝脫法、激光治療及聯合治療,近年來點陣激光及微針射頻治療飛速發展,臨床取得一定療效,本科室采用消炎生肌膏聯合微針射頻治療凹陷性痤瘡瘢痕,臨床療效顯著,安全程度高,不良反應少,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自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本院門診接診Fitzpatrick皮膚類型為Ⅲ-Ⅳ型、瘢痕類型為冰錐型及碾壓型的凹陷性痤瘡瘢痕患者5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26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26.20±3.69)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齡(24.42±2.99)歲。兩組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2)20~32歲;(3)90d內未受過其他治療;(4)清楚了解本研究所有細節,表示愿意配合一定療程治療者,獲得知情同意書過程應符合GCP規定。排除標準:(1)3個月以內接受過激光、注射及磨削等治療;(2)佩戴有起博器(心率裝置和其他體內電子設備)、血管支架或金屬植入物;(3)患有嚴重免疫缺陷性、血液、肺肝腎疾病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嚴重疾患;(4)患有光敏性皮膚疾病及瘢痕體質;(5)面部皮損區有單純皰疹、濕疹等疾病;(6)對消炎生肌膏、利多卡因過敏者。
1.2 儀器與藥物 (1)消炎生肌膏(福州屏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5020138);(2)微針射頻(以色列Invasix公司Body Tity MFR 7*7,2mm);(3)相機(Canon IXUS,日本)。
1.3 方法 (1)治療方法:術前充分了解病情,告知治療過程、療效預期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簽署微針射頻治療知情同意書,治療區域每次均由專人用同一相機,在同一光源、同一角度對患者進行拍照并存檔。清潔皮膚后在瘢痕治療區涂敷15%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藥公司),用保鮮膜封包70min。治療前用生理鹽水棉拭子拭去復方利多卡因乳膏后再次清潔,治療區域予75%酒精消毒3遍,取仰臥位。根據患者凹陷性瘢痕的嚴重程度、具體位置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參數。治療參數:前額、眼周:功率6W,脈寬600ms,深度0.50~0.60mm;臉頰:功率8~10W,脈寬600ms,深度1.20~1.60mm;下頜、顴骨:功率6~8W,脈寬600ms,深度0.80~1.20mm。將治療參數調整至合適后,醫生戴無菌手套,安裝治療頭后開始治療:治療頭垂直并緊貼于皮膚表面,自上而下、平行依次、均勻治療,每個部位重復1~2遍,至創面微紅、患者有熱感即可。所有治療均避開唇部及眼部皮膚,每6周1次,一共治療3次。(2)術后處理:術后兩組均立即予創福康醫用敷貼貼敷30min。每次治療后2d內治療區禁止碰水,治療后第2天開始觀察組使用消炎生肌膏外涂治療部位后保鮮膜封包30min,2次/d,連用4周,對照組不做處理。治療后2周內禁止使用維生素A、異維A酸、果酸等;避免陽光暴曬,必要時涂抹防曬霜,配戴帽子、太陽鏡等防曬用品;避免緊張及焦慮情緒,避免使用化妝品。
1.4 觀察指標 (1)瘢痕評分:治療前后以ECCA權重評分[2]對瘢痕進行評分統計。(2)患者滿意率:治療后3個月觀察療效,根據患者自身對治療效果的主觀感受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顯效:瘢痕平整明顯,視覺上無凹凸不平感,顏色接近周邊正常皮膚>80%,患者滿意;有效:瘢痕凹凸不平感、色澤不均表現明顯減輕,瘢痕平整>60%,患者較滿意;無效:瘢痕凹凸感明顯、色澤不均無明顯改變、有明顯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患者不滿意[3]。(3)不良反應:各組治療后創面有無感染、藥物過敏反應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及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ECCA權重評分觀察組(81.97±0.84)分,對照組(81.96±0.82)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ECCA權重評分兩組治療后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且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患者滿意率比較:觀察組顯效13例,有效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顯效11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69.23%,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2,P=0.02<0.05)。56例患者均未出現過敏、感染等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x±s)
目前臨床治療面部痤瘡凹陷性瘢痕的方法較多,而微針射頻治療面部凹陷性痤瘡瘢痕效果明顯。微針射頻又稱相控微針,射頻微針為非絕緣微針,針體發射射頻,能夠形成很多矩陣式排列的微小孔洞并具有熱作用,特定的電阻抗使微針射頻電流能夠透過真皮輸出至皮膚全層,使能量均勻地傳達至肌膚深層,從而刺激和誘導膠原蛋白長期重組和新生,膠原蛋白層增厚,重新支撐起被破壞的纖維網,實現肌膚的再生長[4],且微針射頻獨特的FPM脈沖形式,伴隨體積式加熱,可以產生更加獨特的能量擴散形式,更加寬廣的熱凝固帶,能夠使整個真皮層有效凝固,顯著降低了出血風險,所以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在有效凝固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出血甚至完全避免出血,顯著提高了一次治療效果。因此,微針射頻對凹陷性痤瘡瘢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單純的射頻治療患者需經歷腫脹期、結痂期、色素沉著期,并不能排除繼發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甚至繼發感染、增生性瘢痕等并發癥。
作者針對微針射頻治療,采用福州屏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消炎生肌膏聯合微針射頻治療。現代藥理研究表明[5],消炎生肌膏可以影響組織胺、緩激肽等炎性介質的釋放,并能作用于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及內皮細胞等炎性細胞,降低創面的炎性反應強度,改善創面的微循環狀況,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具有明顯緩解創周水腫、減少創面滲出、促進角質形成細胞游走的作用。二者聯合使用起到相互協同作用,能顯著改善患者凹陷性痤瘡瘢痕,有效預防及控制感染,加速上皮組織生長、促進創面愈合。
本研究表明,消炎生肌膏聯合微針射頻治療凹陷性痤瘡瘢痕,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微針射頻,證明消炎生肌膏對凹陷性痤瘡瘢痕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