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洲
摘 要: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得出不同條件下,適用于季節性企業資產均值的測算辦法,同時,將對目的不同的資產取值口徑加以明晰,從而讓周轉率指標的計算更具實用價值。
關鍵詞:周轉率指標? 資產均值? 計量分析
一、現有企業周轉率測算指標中資產均值的計量問題
所謂資產周轉率實際上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業務量與資產的比值,資產周轉率能夠反映一個企業的營運能力。在現行的絕大多數教材中,很多都只側重對周轉率的計量進行說明,更多的是偏重于理論層面的闡述。因此,在教科書中,大多只有原理性的計算公式,即:
資產均值=(年初余額+ 年末余額)/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對詳細的進一步操作并沒有過多的贅述,導致很多企業在現實技術中硬套原理性的公式,使結果的精準性出現偏差。所以對科學的企業周轉率進行計量方法的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夠幫助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提高效率和計量精準度。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式(1)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是缺少針對季節性企業的資產均值計算。無法對那些有明顯淡季、旺季之分的季節性企業展開精準測評。式(1)只是用年初和年末兩個時間節點進行計算,難以準確反映季節性企業的真實情況(如圖1 所示),A企業是季節性企業,每個月的資產分別不均勻,因此就無法通過資金周轉率對這些企業進行運營能力的效果評估。其二是式(1)無法準確說明資產的取值口徑問題。一般來說,資產取值的口徑主要分為原值與凈值兩種,然而不同口徑之下的資產均值計算結果是存在一定差別的。繼而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按照式(1)計算實務,在口徑選擇的問題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種現象:一是因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值為凈值,繼而導致大部分財會人員直接用凈值來計算;二是以張新民(2011)為代表的專家認為,在計算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時候應該用固定資產的原值;三是運用杜邦分析法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須用凈值進行計算資產周轉率的計算,然而,這一點被許多人忽視。
二、周轉率指標中資產均值計量修正
(一)針對于季節性企業資產均值的計算方法
根據不同的編報期,企業財務報表有月報、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等,在計算企業資產均值的時候,除式(1)之外和年度數據,還可月度數據或季度數據。
筆者認為就具有季節性特征的企業來說,在進行企業資產均值計算的時候最好選擇月度數據來進行計算,從而使企業資產均值數據更加準確。假如沒有辦法獲取到準確的月度數據,則可以采用季報或年報中披露的季度數據進行計算。
(二)不同分析目的下對于資產口徑的選擇
所謂的資產是指企業擁有的或者是在企業掌控下的預期能夠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資源。具體來說,資產包含了兩個重要方面。其一,資產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物質資源,包括設備、機械、庫存貨物、應收賬款等等。其二,資產是作為企業投入資金的一種載體,對企業可以占用資金金額的客觀反映。
資產計量的口徑包括原值與凈值兩種,凈值會因為折舊、攤銷、存貨跌價準備、壞賬準備等計提因素的影響而形成數據上的變化。在不同的經濟含義之下,資產對應的計量口徑應當有所區分。如果把資產當作物質資源,則應該用資產原值進行計算。所得結果能夠判斷企業資產具體形態的使用效率或管理效率。如果把資產當作資金載體,則應用資產的凈值來進行計算,得到的結果能夠有效反映企業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產品企業資金周轉率時,資產均值的計量不可以只圖方便而套用原理性公式,尤其是針對具有季節性特征的企業來說,如條件允許,應盡可能選擇以月度數據來進行計算。而對于口徑選擇方面則須先明確分析的目的,然后在選擇適配的數據。從而實現對于企業管理及資金使用效率的精準判斷。
參考文獻:
[1]張倪俊.通訊類上市公司資產類指標與營業收入的實證分析及盈余管理的判斷[J].商業會計, 2017,12(21):49-51.
[2]李凌吉,朱錕旭.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財務指標影響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34(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