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露
摘 要:我國東西南北地域遼闊,公路建設總里程連年增長,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債務風險,主要在于基礎建設投資成本控制不合理,為此,本文從當前國內公路設施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債務增長和累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幾條相關建議,希望能夠對我國的公路交通基礎建設投資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公路交通? 基礎建設? 投資現狀? 債務風險
長期以來為大力發展國內交通,我國在公路基本建設投資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財政資金,由于不規范的投資制度和資金使用等方面的問題,以至于公路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建成之后面臨著較大的債務壓力,同時也承受了多方面的債務風險,所以進一步深化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改革和建立全新投融資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一、我國公路設施發展現狀
為了能夠全面突破公路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瓶頸,我國通過政府墊資修路然后采用公路收費償還修路款的方式,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對發展我國的公路交通做出了巨大貢獻。2017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77.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到13.65萬公里,里程規模居世界第一。但是同時也導致政府財政壓力增加,修路是否能夠產生直接經濟效益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新修公路收費多久才能夠抵消建設成本,由此產生的負債何時能夠還清都是問題。
二、收費公路收支缺口增長導致債務猛增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公路水路總共完成固定資產3316億元,完成了全年1.8萬億元投資目標的將近五分之一,其中公路建設完成投資3055億元。但是,投資規模逐年上漲的背后是經濟效益產出卻連年遞減。比如對收費公路收支缺口的年度分析發現,公路投資中全國收費公路投入和產出差距連年遞增,以至于公路債務余額上漲;再對全國公路收費結構進行分析后發現公路收費結構設置基本合理,各個等級的公路收費站占比和不同高速公路的里程數基本相符,不過在總投資當中,銀行借款資金的占比較高,這是引發債務風險的一個重要隱患。
三、公路建設債務累積的主要原因
(一)公路收費總支出中大比例用來進行利息清償
根據上述可知,當前國內高速公路收費站設置較為合理,一般來說過路費都能夠做到應收盡收。不僅有過路費收入,另外還有燃油稅和車輛購置稅的收入,不過收費公路的收支缺口卻并沒有因此而縮小。主要原因在于車輛購置稅用于道路建設費用15%,而燃油稅的三分之一用于非收費公路養護,從全國大范圍來看,費用中的主要部分還是用在了債務清償方面。
(二)政府還貸不收費公路增長地方公路債務支出
截止到2017年,有28個省份取消了對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的收費,減少收費里程超14.16萬公里。收費取消后,直接增加了政府還貸的壓力,增長了地方公路債務支出。公路改造共投資6億元,其中有國家開發銀行貸款2.8億元,截至2017年累計發生貸款利息2億多元。
四、基于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預判的債務風險控制建議
(一)進一步對政府公路管理制度進行改革
比如根據“稅”“費”并行的公路體系來征收過路費,或者對高速公路的實際車輛運行情況進行分時段計費,引入ETC模式對大型運貨車輛進行稱重收費。此舉有利于實現公路收費的量化,明確政府財政對于交通投資的責任,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公路收費管理水平和政府服務水平,降低公路運營成本。
(二)積極采用PPP模式緩解政府財政壓力
PPP模式是政府和市場資本合作的大型社會公共建設項目運營模式,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模式。適用于債務規模較大的項目,比如那些財政補貼少、資金投入到的項目可以邀請社會資本前來投標,這種有著政府公信力背書的項目一般深受社會資本青睞,政府將存量公路運營維護全權委托給社會資本或者是項目公司,政府自身僅僅保留資產所有權,只需要向社會資本或者項目公司支付委托運營費用即可。
(三)適當拓寬還款期限
針對較為緊縮的還債期限和單一的公路項目融資渠道,建議銀行等金融機構適當放松還款期限,比如在寬限期內只需要支付利息即可,有利于防止地方政府資金鏈斷裂。等到寬限期結束之后再按照還款約定進入正常的還債階段。
五、結束語
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放在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道路交通體系當中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做好該項工作的投資有利于降低項目投資風險和盡快實現資金回籠,有利于緩解當地財政壓力,為促進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淼焱. 我國公路交通基礎建設投資支出現狀及債務風險分析[J]. 經濟研究參考, 2017(41):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