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倩
摘 要:2007年前后,大量的地方融資平臺應運而生,服務于地方基礎設施、地區發展。然而由于融資平臺的債務數額逐漸攀升且運作機制不配比,再加上近年來國發(2014)43號、財預(2017)50號等政策性文件逐步規范政府債務,導致平臺公司債務風險加大,財務管理及信息披露難度加大,本文指出存在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融資平臺? 財務管理? 信息披露
地方融資平臺實施財務管理工作中,一個核心環節就是進行融資平臺財務報表信息披露,這是合理管理融資平臺的重要舉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財務信息披露不僅僅是單純的會計問題,要根據我國企業設立的會計體系、信息披露體系發展、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經濟發展進程和政治經濟體制等方面入手對其進行綜合考量。融資平臺設立財務信息披露體系的架構內容繁雜,為了提升其可操作性,要重視協調好各項政策間的平衡,建立科學合理的信息披露模式,為提高我國財務管理績效做出貢獻。
一、關于融資平臺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即地方融資平臺財務管理體制,存在于平臺整體管理框架中,是為實現其總體財務目標而制定的一種管理模式、管理機構和各項組織分工要素的有機結合。地方融資平臺財務管理工作中,涉及范圍廣泛、綜合性和制約性強,實施財務管理可以通過價值形態對資金運動進行決策、計劃和掌控,因此是平臺管理的核心內容。
二、融資平臺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報表事業化
地方政府的融資和投資行動影響范圍廣泛,包含了平臺管理人和社會個體納稅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很有必要引起社會群眾的關注,同時地方政府有職責披露其財務情況。但是結合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相關部門還沒有建立對應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不管做貸前調研還是貸后監督,都不能精準獲取相關信息和得到官方數據,對社會群眾公布的信息也只是有關機構自行預算出來的,社會群眾只能通過相關網站和政府公開的統計數據來獲取信息。和融資平臺財務有關的數據只在政府的一般預算支出中會被提到,這樣的數據不能精準表達政府應承擔的融資平臺財務信息,也不能使大眾知道政府融資平臺的財務規模與財務構成。
(二)銀行不能獲取項目完整信息
融資平臺獲取銀行貸款的方式,多數以項目貸款進行申請,融資平臺的職責應包括向銀行透露獲取項目資金的渠道、資金獲取進程、資金流向以及資金使用情況等。而且由于政府融資平臺眾多,金融機構也多,銀行很難有效監管其中一個融資平臺項目的資本金來源和到位情況問題,信息的不均衡,導致銀行不能監管政府融資平臺跨銀行的資金流向,很難了解貸款的實際用途,無法及時做出貸款風險防范。
(三)政府不能全面了解融資平臺和項目狀況
地方政府創建了融資平臺,所以平臺具備讓政府了解其財務情況的職責,特別是為做公益項目投入的資金情況,需要對這部分財務情況進行單獨統計,并制定財務報表上交給有關部門,但是有些融資平臺還沒有做到這些要求。財務部門劃撥款項以后,融資平臺沒有做到向相關部門匯報資金使用情況以及項目建設情況,雖然審計部門一直在關注這項工作,但是監管重點僅僅是看融資平臺有沒有規范使用資金,并沒有關注資金流向和運行情況。對投資資金的驗收、支出、管理、效果等環節不能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導致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的財務情況不能清晰掌握。
三、相關措施和意見
(一)強化財務管理學習培訓
融資平臺財務管理人員要強化對《財務管理制度》有關規定的學習,不定期參加相關證券交易所組織的培訓活動,和相關會計部門隨時做好溝通交流工作,信息共享,防止會計差錯,使財務報告真實完整準確。證券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的學習,積極參加相關培訓活動,遇到重大事項應當及時和有關部門做好溝通,確保信息披露及時完整。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信息披露的法規體系
政府財務影響著社會穩定問題,一旦不能有效控制,就會引起很多風險問題,為了做好基礎工作,有關部門應制定并完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財務信息報表披露機制,做到地方政府財務信息公布合法化。首先,政府發布信息的渠道也應拓寬,讓使用者可以更方、準確的獲取所需信息,在建設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時,應增加更多實質性內容,避免形式化,科學合理建立傳播平臺,完善信息傳播途徑;其次,目前的政府信息發布,是以政府職權為基礎的,可以說是由財政機關推進的,不能排除政府機關為了自身利益,只發布有利的而隱瞞不利信息的情況出現,因此,對于要發布的內容,應該讓人大常委會做決定,不是讓融資平臺自行發揮,人大常委會可以制定針對政府融資平臺財務信息披露的相關法規制度。
(三)完善會計體系
目前,我國沒有正式的政府會計體系,可以借鑒外國國家的經驗,革新會計體系,地方政府財務的核算,正在由收付實現制過渡到權責發生制。在收付實現制制度下,我國之前發生的舉債沒有追究其應擔負的經濟責任,也沒有合理分擔形成的或潛在的財務風險。如果實行權責發生制,政府部門對償債職責,要由政府預算會計主體承擔債務,并將其列入預算會計的核算和監管范圍內。
(四)建立和完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
第一,制定政府財務報告的目的,是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給信息使用者,以滿足其需求,要把政府的資產和負債等情況一起匯報,財務報告的建立要以反映政府受托責任為主;第二,要重新規劃財務報告的核心內容,可以在學習國外做法的基礎上,區分出基本政府主體、政府部門主體、部門歸屬的機構主體,以及各級政府確認和分配的預算情況。
四、結束語
我國融資平臺的財務風險問題已經出現了,對此相關人士和政府部門,不能選擇躲避,只能選擇及時進行防范控制。針對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工作是繁瑣、浩大的,仍然需要相關人員對其進行不斷地研究和探索,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政府特殊因素,完善地方融資平臺財務信息的披露架構,并確認財務主體,使其有效滿足使用者需求,更好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參考文獻:
[1]洪東升.關注監管問題規范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J].福建建材, 2018(1):98-100.
[2]孫蕾.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的問題及轉型發展的建議[J].中國商論, 2018(3):28-29.
[3]中國證券業協會.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承接負面清單指引(2018 年修訂)[Z].2018-5-11.
[4]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嚴格防范地方債務風險的通知[Z].2018-2-8.
[5]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司法部,等.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Z].201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