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
【摘要】問題意識是現代高等教育中的一種重要理念,問題意識的導向可以協助學習者更好的發揮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并使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通過探究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
【關鍵詞】問題意識?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8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非常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問題意識的培養,但是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群體中存在問題意識淡薄、學習熱情缺失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問題意識導向方法培養,以提升教學效果。
一、問題意識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良好公民素質和專業知識的有用之才,也需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認清社會現實的能力以及正確的價值觀。這些意識的形成都離不開問題意識的培養,要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為前提。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熱情低,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容易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進而產生厭學興趣。所以要提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熱情,必然要從增加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探究意識的角度入手。
培養問題意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所觀察的事件進行剖析,發現其中所含的思想政治問題,從而對思想政治理論能夠有一種直觀的理解,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政治問題和現象有清晰的判斷,逐步提升自身作為社會公民的思想政治素養。
另外,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出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實踐”就是從問題而來,發現一個問題并解決它,是實踐最樸素的邏輯。只有以問題意識為導向,才不至于在思想的沉浮中迷失方向,也讓學生具有分辨是非,邏輯清晰的能力。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能夠帶著問題意識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并通過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踐中發現的新問題,不知不覺提升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問題意識導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1.教師轉變授課理念
傳統教學模式下,只要老師不在課上進行嚴格監督,不主動要求學生開展思考和討論,學生就往往沒有學習的動力。而老師也基本不會在課上要求學生思考或回答問題,都是按照已經做好的備課計劃進行內容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態度明顯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對于學生自控能力和主動學習力的培養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教師在授課方法上必須有所調整,首先要關注學生在聽課時的反應,關注學生對課堂上自己提出問題的反饋,提升學生在課上的參與度。比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近期的時事熱點作為討論話題,多媒體的形式自然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而話題討論的形式能夠激發一系列的問題,從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角度對于一種現象開展多方位的討論,將問題意識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
2.做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引路人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不僅需要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還應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適時地對于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闡述。對于理論的學習需要一個“悟”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策劃,對課程的目標和教學計劃深入了解。比如對于當下較為熱點的“港獨”問題,也是以香港的大學生參與居多,教師可以在課上給出一些事件先讓學生分析,然后進一步重新審視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最后落腳到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部分有心分子利用大陸與香港社會政治矛盾的激化,以及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意識不到位,易受煽動,最終導致了這種問題的產生。在這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等方式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并在討論之后根據課程重點提出個人簡介和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隨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維護社會穩定的策略。教師通過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在引導學生開展多角度、深層次的思考過程中,提升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
問題意識的本質是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人的思維方式中嵌入這樣一種思考方式,從而自然而然地讓學生在學習各類知識的時候,擁有一種探索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結合課程特點,在幫助學生培養這種精神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問題意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應用,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1]雷艷平.基于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分析[J].才智,2016(28).
[2]盛萍.淺談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究[J].青年與社會:中,2014(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