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虎崗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差異性教學是深入貫徹落實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當下,對高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的研究仍在繼續,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這些研究成果繼續分析,以期能為進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
筆者認為,高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是新課改理念背景下承認學生學習個性,因材施教的重要的教學方法。當下,探究差異性教學的定義、特點和作用對探究其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據此,本文擬從分析差異性教學的定義、特點和作用入手,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性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一、高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研究
(一)差異性教學的定義
差異性教學重在“差異”兩個字,包括學生的學習差異、身心差異、生活差異等等。高中信息技術對于學生來說是兩極分化最大的學科,家里有電腦、常接觸電腦的學生自然學習能力強,學習水平高,但反之學生的學習能力差、學習水平低。基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差異性,所以必須運用差異性教學。
(二)差異性教學的特點
差異性教學共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是針對性,即按照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第二是多樣性,這是由學生個體差異的多樣性決定的,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差異性教學其實也包含了多種應用方式;第三是全面性,即差異性教學的因材施教策略并不會影響教學的全面性,每個學生都能在差異性教學中學習知識,提升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性教學策略
(一)基礎和前提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應用差異性教學的必要基礎和前提,每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只有承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和啟發作用,才能正確的應用差異性教學以實現因材施教。
2.全面了解的學習情況
由差異性教學的定義可知,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往往非常明顯,要靈活應用差異性教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每位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進行分層分組,并且量身定制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二)方法和策略
1.分層分組是基礎
教師要應用差異性教學,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類”,分類的過程包括兩部分,首先是分層,例如按照學習能力由低到高的方式把學生粗略的分成上中下三層,然后再在上、中兩層中選派幾名領導力強的學生,作為隊長幫助下層學生組隊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2.因材施教是關鍵
處在上中下三層的學生所用的教材雖然是一樣的,但是具體該學什么卻有所不同,以高中《信息技術基礎》中的《信息及其特征》為例,上層學生要學習的是信息的分類、檢索、處理、分析等完整的信息整合過程,而中層學生要學習的是信息的主要表現形式、作用和意義等,而下層學生則嚴格按照最低的教學要求,學習信息的定義和特征。
3.激發興趣是保障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應用差異性教學的保障。在差異性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通過分層分組的方式將學生分類,同時還要把教材進行分類,篩選那些趣味性強的內容,設置一些啟發性強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保障差異性教學過程的平穩性。
4.培養個性是目標
差異性教學的目標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習個性,并挖掘其學習潛力。如今的社會是一個追求個性獨立的社會,在教育領域,教師既通過差異性教學教給學生基礎知識,更要以此塑造學生獨特的學習個性。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差異性教學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如下幾個問題:①所謂差異既包括學習差異也包括心理差異,教師在應用差異性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間興趣愛好的不同,從而優化分層分組策略;②暗化分層分組標準,莫讓學生察覺,這樣做的原因是最大限度的保護學生的學習自尊心和自信心,讓處在下層的學生仍可以積極學習;③在應用差異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突破自我,不斷強化學習信心和信念。
三、結束語
基于差異性教學的定義、特點和作用,筆者提出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差異性教學“三步走”策略,即上述中提到的“基礎和前提”“方法和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三者相互獨立同時共為一體,共同推動差異性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良性應用過程。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更多更好的差異性教學策略還需要各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韋可兵.高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110.
[2]楊小偉.高中信息技術“差異性教學”探討[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6):187-187.
[3]張建.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差異性教學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3(28):96-96.
[4]韓靜.利用“導學案”優化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差異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4(1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