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元英

【摘 要】目的:探討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治療方法與適用效果。方法: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從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隨機抽取的76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38例。其中,對照組中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治療,觀察組中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并且對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狀況進行比較。結果:從治療總有效率上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狀況上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結論: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運用美沙拉嗪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優化其臨床癥狀,保證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推廣。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方法;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applicable effec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ed grouping, 76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esalazine and Bifidobacterium triple viable bacteria.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compar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riple viable bacter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optimiz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ensu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ment method; effect
【中圖分類號】 R57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052-01
引言
在人們飲食條件不斷豐富的狀況下,各種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率相對提高。潰瘍性結腸炎作為臨床相對常見的一種結、直腸慢性非特異炎癥疾病[1]。這種疾病發生后,患者會出現血性腹瀉、腹痛、嘔吐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如果不及時加以治療,患者可能會出現中毒性結腸擴張、腸穿孔等并發癥,從而危及其生命安全。部分患者還可能會發生癌變,治療難度急劇提高。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必須要及時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治療。以往,對這類疾病的治療多選用氨基水楊酸制劑,但是臨床效果并不理想。在現代醫療技術不斷發展的狀況下,部分臨床工作患者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進行治療,效果較好。具體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從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隨機抽取的76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38例。
對照組中,包含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在22~43歲之間,平均年齡(32.39±4.72)歲,按照程度分類:輕度13例、中度20例、重度5例。
觀察組中,包含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在21~44歲之間,平均年齡(32.93±4.54)歲,按照程度分類:輕度12例、中度20例、中度6例。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2];(2)患者無嚴重的器質性疾病;(3)患者與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整理和記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根據其臨床癥狀,采取常規治療,以抗菌藥物運用、營養補充等內容為主。對于一些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還需要給予2周的琥珀酸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治療,然后給予2個月的潑尼松口服液治療。
對照組在該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美沙拉嗪腸溶片口服,擇取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H19980148的美沙拉嗪腸溶片,每日4次,每次1g。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加用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所生產的,批號為S10950032的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每日對患者進行3次用藥,每次0.42g。
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2個月。
1.3 評價指標 根據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來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顯效:患者在用藥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在結腸鏡檢查中,患者的結腸組織無異常;有效:患者在用藥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且在結腸鏡檢查中,患者的炎癥現象明顯減輕;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
統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狀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治療總有效率上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狀況上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詳見下表。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作為臨床相對典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其在發生后以氧化應激反應和炎性因子為主要病理表現[3]。氧化應激反應會對機體組織產生一定的攻擊性,尤其是脂質過氧化反應,其會產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從而使得組織出現炎性反應。因此,在臨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時,也會將炎性因子的控制作為主要原則之一。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用藥,這種藥物能夠對患者的炎性因子加以控制,臨床癥狀有所緩解[4];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了雙歧桿菌三聯活菌,這種制劑的使用能夠對患者腸道內的菌群狀況進行調節,從而降低致病菌的作用[5]。
綜上所述,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運用美沙拉嗪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優化其臨床癥狀,保證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仕艷.錫類散保留灌腸聯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03):60+59.
[2] 蒲明萬.探討中醫中藥應用于潰瘍性結腸炎治療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4):170+181.
[3] 丁淑亞,尚麗.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聯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24):4504-4505.
[4] 邱廬山,張雙喜,王維瓊,何國敏,郭潔儀.薏苡附子敗醬散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8,37(12):27-28.
[5] 陳建林,陳錦鋒,韓宇斌,鄧健敏.芍藥湯保留灌腸對濕熱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8,26(11):93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