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文
【摘 要】兇險型前置胎盤是指既往剖宮產史、本次妊娠胎盤前置且胎盤附著于前次妊娠的瘢痕處,若不及時進行診斷及治療,產后極易出現大出血,甚至子宮切除及死亡等并發癥。因此,提高兇險型前置胎盤的診斷及治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兇險型前置胎盤診斷及治療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兇險型前置胎盤;診斷;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 R7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293-01
兇險性前置胎盤(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剖宮產遠期并發癥中較為嚴重的一類,往往合并胎盤植入,從而引發產婦術中大出血,對產婦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通過分析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發病機制、診斷及治療方法,保障產婦生命安全。
1 兇險型前置胎盤的發病機制
近年來,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病率日益增加,且有文獻指出[1]多次剖宮產是胎盤植入的重要因素。迄今為止,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國外一學者表明[2]:子宮內膜破壞與子宮瘢痕是導致兇險性前置胎盤的危險因素。由于蛻膜發育不良,使得蛻膜組織與胎盤組織侵蝕能力失去平衡,從而引發兇險性前置胎盤。另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3]:剖宮產史、前置胎盤是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生的高危因素,尤其前置胎盤合并2-3次剖宮產史孕婦的發病率高于沒有發生前置胎盤、剖宮產史的孕婦。此外,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發病因素還包括多次流產史、胎盤植入史、既往子宮穿透史。
2 兇險型前置胎盤的診斷方法
2.1 影像學檢查
臨床診斷兇險型前置胎盤的影像學檢查為超聲、核磁共振。經陰道、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臨床常見的超聲方式,具有較高準確性、重復性及安全性,且操作簡便,費用低,可動態觀察胎盤遷移,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妊娠8周時,超聲可探查到胎盤位置,位于妊娠囊一側,為半月形,可附著于子宮前側、底部、前后壁。隨著孕周的增加,胎盤面積也不斷增大,直至妊娠中晚期,胎盤與子宮頸內口相接近,幾乎覆蓋整個子宮口。通過超聲檢查,可觀察到胎盤內有血竇形成,且胎盤基底有多個靜脈血池,未查看到明顯血流信號。同時,胎盤附著在子宮切口,肌層菲薄,表明胎盤出現異常粘連。已有學者通過調查發現[4]:超聲診斷兇險性前置胎盤的檢查率高達84.34%。隨著超聲技術的發展,三維彩色能量成像技術已在兇險型前置胎盤診斷中得到應用,該技術可從多角度、多方面反映胎盤與子宮間的血流情況,有著較高特異度及敏感度[5]。盡管超聲在診斷兇險性前置胎盤中有較高準確性,但在子宮后壁胎盤植入的診斷上有較低精確度。而核磁共振具有較高分辨率及敏感度,可清晰觀看到胎盤并顯示子宮與胎盤之間的關系。核磁共振診斷兇險性前置胎盤的幾大典型性征像:膀胱呈“帳篷樣”改變,胎盤侵入子宮基層信號;T2WI上的胎盤內有低信號帶[6];子宮下段膨出。
2.2 生化檢查
當前,通過檢查孕婦血清中的肌酸激酶、甲胎蛋白、游離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有效預測胎盤植入。但臨床多項數據顯示,生化檢查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特異性較差,難以應用于臨床診斷中。
3 兇險型前置胎盤的治療方法
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可出現產前、產時及產后,需要根據孕婦具體情況,實施個性化治療。當前,臨床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的方法有期待治療、終止妊娠等。
3.1 期待療法 期待治療原則是糾正貧血、抑制宮縮、止血,或者采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有效預防感染,從而延長孕周,改善圍產兒結局,確保孕產婦生命安全。
3.2 終止妊娠 兇險型胎盤前置患者終止妊娠時應選擇適當時機,已有學者認為孕34周后,產婦胎肺發育較成熟,可終止妊娠。若孕婦陰道出現反復流血,或者胎盤植入度嚴重,可提早分娩。超過36周的孕婦,無論出血量多少,均可行剖宮產結束妊娠。采取手術治療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多個學科的溝通交流,保證母嬰安全的前提下,評估手術風險,確定手術應急方案[7]。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終止妊娠時,剖宮產術是首要選擇方法。評估術中情況,最大限度減少出血,并采取有效快速止血方法。理想的終止妊娠是清楚異常胎盤組織,恢復子宮正常解剖結構,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由于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胎盤附著在子宮瘢痕處,極易累及膀胱,增加了分離子宮膀胱腹膜難度,手術過程中注意損傷膀胱。同時,術中止血也是臨床治療的關鍵,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宮腔填塞、局部縫扎、球囊壓迫、宮體部垂直加壓縫合、放射介入治療,如介入后仍然大出血,可與病員及親屬溝通行子宮切除術。若患者具體以下指征,應立即行子宮切除術:胎盤植入面積超過10cm×10cm,剝離胎盤時出現大出血;保守治療后合并嚴重宮腔感染或者穿孔;無生育要求。子宮切除術可有效避免殘端再次出血[8]。
4 小結
綜上所述,兇險性前置胎盤不僅引發胎盤植入,而且可引發產后大出血,直接威脅產婦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診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實施個性化治療,最大限度減少產后出血量,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 左琴, 劉淮, 黃淑暉. 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生相關因素分析[J]. 江西醫藥, 2015,2(4):340-344.
[2] Wortman A C, Schaefer S L, Mcintire D D, et al. Complete Placenta Previa: Ultrasound Biometry and Surgical Outcomes[J]. Ajp Reports, 2018, 08(02):e74-e78.
[3] 劉偉. 80例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24):45-46.
[4] 汪玉麗, 鐘利捷, 周穗華,等. 兇險型前置胎盤并胎盤植入的超聲診斷聲像圖特征[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7, 27(8):1533-1536.
[5] 何淑媚, 萬潤珊, 盧翠碧,等. 超聲診斷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11例分析[J].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7, 15(4):454-456.
[6] 姜子燕, 葛志平, 黃詩韻,等. 彩超和核磁共振診斷完全性前置胎盤伴植入對比分析[J].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2(01):93-94+97.
[7] 周穎, 汪燕, 李佳寧, etal.宮頸內口-子宮下段壓迫縫合法用于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術中止血的療效評估[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7(01):74-76.
[8] 李鳳文, 董麗君, 朗桂賢.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臨床效果[J]. 當代醫學, 2017,23(1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