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周莉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消化系統腫瘤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選擇筆者所在科室于2017.2~2018.1期間收治的80例消化系統腫瘤患者,等分為甲、乙兩組,分別給予放療常規護理與心理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經護理干預后,乙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低于本組護理前與同期甲組護理后(P<0.05);護理后,乙組CD3+、CD4+及CD8+水平高于甲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消化系統腫瘤患者負面情緒狀態,提升機體免疫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心理護理;負面情緒;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054-01
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患者癥狀以吞咽困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血等為主。患者化療過程中,可能在疾病、化療藥物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產生焦躁、恐慌、抑郁等多種不良情緒,影響化療效果[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具有明確診斷、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80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所有患者預計生存期均>3個月,樣本納入時間為2017.2~2018.1。分為(甲組、乙組)兩組,每組各40例,甲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8.7±5.4)歲。乙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9.0±5.3)歲。兩組患者性別分布、年齡等人口學資料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甲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在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遵醫囑給予各項治療,同時在化療后監測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各項生命體征,針對患者化療中產生的不良反應給予對癥護理。乙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包括:
1.2.1 建設和諧的護患關系 護士積極和患者交流,明確其心理狀態,以真誠的服務態度與嫻熟的護理技術,贏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與肯定,建設和諧的護患關系。
1.2.2 健康宣教 護士結合患者實況進行疾病健康宣教,協助其對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與預后等相關知識有更全面認識,主動糾正錯誤思想認知與應對行為,樹立征服疾病的信念。
1.2.3 安排娛樂性角色,淡化患者角色 護士可結合患者性格特征與興趣愛好,有規劃的開展娛樂活動,例如下棋、讀報、打撲克牌等,盡量將性格較為相近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內,加強患者間的交流,構建和諧、溫馨的治療氛圍,以減輕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
1.2.4 放松訓練 在病房中,為患者播放輕松、舒緩音樂,引導患者通過深呼吸、全身心放松等,以改善情緒狀態。
1.2.5 發揮親情支持力量 護士也要和患者家屬積極交流,引導其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關心與照顧,盡量滿足其在心理與生理方面提出的需求。積極與患者談心,引導其逐步建設健康觀念,減輕心理壓力。
1.3 觀察指標
1.3.1 負面情緒狀態評價標準 ①SAS量表:輕度50~60分,中度61~70分,重度>70分;②SDS:輕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2分。
1.3.2 治療前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人體內免疫細胞(CD3+、CD4+ 與CD8+)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獨立樣本t對其進行檢驗。當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負面情緒改善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有降低,與本組護理前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乙組護理后負面情緒改善效果優于甲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細胞免疫水平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CD3+、CD4+ 與CD8+指標均有上升,乙組患者細胞免疫水平改善效果優于甲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消化道腫瘤是對人類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一旦確診,就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心理、經濟等方面造成巨大打擊。化療是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化療藥物可經由血液循環抵達全身,殺死手術與放療期間無法觸及到的癌細胞,很多腫瘤患者通過化療延長壽命。但是,化療所誘發的不良反應是較為明顯的,以胃腸道反應較為常見,例如惡心、嘔吐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還會加重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況。故此,在腫瘤患者接受化療期間,應輔以有效護理干預。
伴隨著“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療模式的建設與推廣,常規治療性護理模式做出革新勢在必行,心理護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構建的,其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樹立患者的主體地位,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服務理念,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發揮親情支持的力量、鼓勵患者間積極交流、進而不斷改善其心理狀態,提升參與治療的依從性。
郭建霞[3]等選擇96例惡性腫瘤患者,等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結果顯示:護理后,實驗組患者SAS、SDS評分分別為(46.75±4.65)分、(46.75±4.65)分,均低于對照組(52.78±5.52)分、(58.85±4.2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本次研究中,乙組患者負面情緒、細胞免疫水平改善效果均優于甲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消化系統腫瘤患者負面情緒狀態,提升機體免疫能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易慧娟,彭光群,李艷艷,乙蘇北.消化系統腫瘤腦轉移患者癲癇發作11例的急救護理體會[J].軍事醫學,2017,41(08):707.
[2] 潘勇娜,常月鋒,郭璟靜,王利民,康金旺.中醫五音療法對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在化療期間抑郁情緒的影響分析[J].河北醫藥,2017,39(14):2211-2213.
[3] 郭建霞,周愛華,姜照林.心理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0):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