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聰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定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收治的74例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遠程隨機法分為對照組37例(傳統護理干預)與觀察組37例(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情緒評分(抑郁、焦慮)指標。結果:護理結束,觀察組抑郁評分(28.42±2.57)分、焦慮評分(27.89±2.93)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預后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兒;綜合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15-01
前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臨床表現多為惡心、嘔吐、持續性腹痛、厭食等癥狀的消化系統功能性胃病[1],發病群體多為14歲以下患兒,近幾年該病發病率隨著民眾飲食結構、生活習慣變化而相應上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輕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疾病癥狀,現階段常在其基礎治療期間輔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可通過維持患兒良好心態、增強患兒胃動力等方式提升其臨床療效。本文為系統分析、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作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收治的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總計74例,遠程隨機法分為兩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法的一組(37例)作為觀察組,使用傳統護理干預方法的一組(37例)作為對照組。[性別]觀察組女15例,男22例,對照組女16例,男21例;[年齡]觀察組7-13歲,平均為(10.17±1.62)歲,對照組8-13歲,平均為(10.35±1.64)歲;[病程]觀察組2個月-10個月,平均為(6.81±0.74)個月;對照組2個月-11個月,平均為(6.93±0.76)個月。比較以上一般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⑴經臨床檢查、診斷,74例研究對象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標準,且年齡低于14歲,有一定認知能力配合完成本次調查。⑵74例研究對象均經批準且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⑴失語、智力低下或精神異常者。⑵其它胃腸疾病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傳統護理干預,包括常規檢查、生活護理、藥物干預、出入院基礎宣教、環境管理等。
1.2.2 觀察組
綜合護理干預,方法:①用藥護理,在對患兒各項體征、癥狀嚴密關注的基礎上結合其實際病情作相應科學給藥處理,期間還需對患兒用藥后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如有意外,立即予以對癥治療;②膳食護理,根據患兒體質、病況制定個性化、合理化的飲食方案,注意食物的均衡性、營養性,禁止患兒食用辛辣、生冷類食物[2];③行為護理,臨床上,多數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因自身腹痛、腹脹病況致使其負面情緒加重,醫護人員需通過應用規律性腹式呼吸訓練及肌肉放松訓練改善其胃動力,促使其胃腸消化功能提升;④心理護理,治療期間,患兒出現焦慮、緊張、恐慌等不良情緒時,醫護人員應以友善、親切的態度與患兒、患兒家長作有效溝通,通過以往臨床實際經驗、心理學所學常識予以一定引導,可提升患兒依從性與家長配合度,減輕患兒不良心理癥狀;⑤健康宣教,醫護人員還應耐心為患兒、患兒家長講解疾病的致病成因、病情進展狀況、治療所需藥物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可提升其對于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知識的認知程度,為后續順利開展醫療工作做好準備。
1.3 觀察指標
觀察評測兩組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情緒評分(抑郁、焦慮)指標數據。情緒評分評測標準參照抑郁、焦慮自評量表,患兒負面情緒越重,抑郁、焦慮評分相對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SPSS 21.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上,兩組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情緒評分用“x±s”的方式表示(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2組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緒評分,診后觀察組抑郁評分(28.42±2.57)分、焦慮評分(27.89±2.93)分均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主要與患兒胃腸道動力不足、胃感覺功能障礙有關,該病患兒常因病程較長而產生程度不同的抑郁、恐慌、焦躁等心理負面癥狀[3],對后續疾病根治治療有不利影響。以往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常采用傳統護理干預方法,雖普適性較高,但對疾病相關精神因素有所忽略,無法針對性、實質性改善患兒病情。故現階段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法更為廣泛,可在基于“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下通過用藥護理、膳食護理、行為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形式幫助患兒解決實際需求,保證患兒健康、愉悅的心態,并可對患兒胃腸道消化功能作一定提升,效果顯著。如上文表1所示,觀察組抑郁評分(28.42±2.57)分、焦慮評分(27.89±2.93)分均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通過結果對比可說明經綜合護理干預后,患兒的負面情緒較以往有所減少,且亦能證明綜合護理方法在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較傳統護理方法的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在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期間應用綜合護理方法,可有效減輕患者疾病癥狀與心理負面癥狀,提升患兒治療效果與預后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薛娟.整體性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21):3296-3298.
[2] 胡玲,王寶香.心理干預護理對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應用及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106-108.
[3] 汪茜雅,鈕美娥,陳奕,謝安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自我管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7,24(19):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