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英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所致使的靜脈炎的護理干預舉措。方法:在本院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靜脈留置針新生兒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把所有病患分成常規組以及治療組,每組各有50例,常規組病患進行的是配合性的常規護理,觀察組病患配合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對兩組病患而言,進行護理觀察,觀察的內容主要是因靜脈留置針而致使的靜脈炎的致病率,并在觀察之后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對于治療組病患在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可發現其靜脈炎的產生率要顯著低于常規組,和常規組相比,優勢是明顯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可以得到顯著治療效果的前提是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的病患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舉措,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病患靜脈炎的產生率。
【關鍵詞】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19-01
對于臨床醫學而言,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看,靜脈留置針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這種方法無需要進行反復穿刺,所以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能夠減少護理人員的輸出。但是上述方法相對而言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特別是對于新生兒來說,因為新生兒在進行靜脈留置針的時候容易出現靜脈炎情況,這對于加重患兒的疾病和對患兒治療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因素。最近這些年對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進行護理干預,其干預效果十分明顯,患兒靜脈炎現象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本研究對此進行分析,結果取得滿意成果,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信息 選擇 2017 年 1 月至 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新生兒靜脈留置針患兒,常規組包括男27 例,女23 例,年齡 0-25d,治療組包括男性28 例,女性22例,年齡 2-27天。經過分析所有病患的基本信息,差異不大,P>0.05,具有臨床對比價值。
1.2 方法
常規組選擇一般護理干預,正確選取留置針,保持 15°-30° 靜脈穿刺,穿刺完成后進行消毒。治療組選擇全面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
1.2.1 正確選取穿刺血管
盡可能選擇上肢靜脈穿刺,防止穿刺位置距離韌帶、神經以及關節近,盡可能選擇較粗大血管;下肢留置針滴注時,提高腿部;穿刺操作必須堅持靜脈留置針穿刺要求,穿刺完成后加強監測,同時應用透明敷貼。
1.2.2 預防感染
開展穿刺、封管、輸注等操作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嚴格消毒后開展上述工作,穿刺完成后消毒同時敷貼,如果穿刺失敗,留置針禁止二次使用。選擇正確有效的封管技術,
防止再次封管。
1.2.3 藥物干預
新生兒靜滴時,必須科學合理調節速度與濃度,如果靜滴刺激性藥物或高滲性液體時,必須封管時采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保證病兒靜滴液體現配現用。
1.2.4 留置時間管理
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穿刺保持 72-120h,同時全面綜合分析病兒的身體情況,給予正確的評估,降低對嬰兒的創傷性操作。
1.2.5 強化監視
護理人員必須加強巡視,提高工作責任感,如果產生不良癥狀,立即通知醫生進行有效治療。
1.3 療效判定 評測靜脈炎程度的標準,Ⅰ度:病兒局部疼痛或紅腫沒有出現靜脈條索狀改變,沒有產生硬結;Ⅱ度:局部疼痛或紅腫,靜脈條索狀出現改變,沒有產生硬結;Ⅲ度:局部疼痛或紅腫,靜脈條索狀改變,能夠觸及硬結。
1.4 數據處理 選擇 SPSS17.0 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s)和(%)表示所有檢測數據,采用 t 和 χ2 檢驗,以 P<0.05 為準,說明差異較大,具有臨床對比價值。
2 結果
經過相應的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病兒的靜脈炎發生率及家屬滿意度,治療組遠遠強于常規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臨床對比價值,詳見表1。
3 討論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說,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的拓寬,而效能也開始越來越加的明顯,為了有效減少穿刺的次數,降低患兒的痛苦,在某種程度上促使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得到有效的降低,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醫護人員的優化和配置。雖然靜脈留置針可以減少患兒的疼痛,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因為靜脈留置針而導致靜脈炎,是十分嚴重的一種病情,再加上新生兒免疫系統相對較低,容易導致其形成一定的并發癥,所以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從當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在對新生兒進行靜脈留置針的時候,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可有效預防靜脈炎的發生。因此,在對于新生兒靜脈炎留置針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調查過程中,觀察組患兒的靜脈留置針配合了較為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能夠證實可以從根本上改善新生兒靜脈炎的發生率,而相對于對照組來說也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說明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從本研究的護理干預措施當中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患兒實行了護理干預措施,其正確的操作靜脈留置針而且能夠規范操作,合理地選擇穿刺的位置,可減少留置針的時間,通過相關數據能夠驗證說明這些護理干預措施取得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而患兒靜脈炎的情況也能得到極大的改善,這和相關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可以起到相互印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曉蓉,樊安芝.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重慶醫學,2017,06(7):578-579.
[2] 王莉端,潘琴,陳榮.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8,06(11):95-96.
[3] 趙輝,張秀峰.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05(06):10-11.
[4] 鄧軍, 張春燕. 留置針致新生兒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轉化醫學,2017,19(5):30.
[5] 倪海燕. 引起靜脈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2018,11(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