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婷雯
【摘 要】目的:研究小兒哮喘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對治療依從性和臨床效果的影響,總結臨床經驗。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共計80名小兒哮喘被選為受試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臨床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82.5%,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 在進行小兒哮喘治療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優于常規治療方式,并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小兒哮喘;綜合護理;常規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2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27-02
小兒哮喘是一種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并且發病率較高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癥狀明顯。[1]本研究以我院治療的小兒哮喘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常規治療方式與綜合護理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詳細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共計80名小兒哮喘患者被選為受試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觀察組中男孩21例,女孩19例,年齡在8個月—13歲,平均年齡(6.25±1.21)歲;對照組中男孩18例,女孩22例,年齡在7個月—14歲,平均年齡(6.52±1.04)歲。選取標準:1)兩組患者經過臨床診斷,均為小兒哮喘患者。2)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家長全部知情,并且簽訂同意協議書。3)排除具有先天性疾病或精神類疾病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較為一致(P>0.05),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主要是進行常規體征監測護理。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方式:主要包括:[2-3]1)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當與患兒家屬進行有效溝通, 安慰他們此類疾病治療的有效性,使他們增強疾病恢復的信心, 促進家屬配合醫院進行治療.2) 健康教育。應當對患兒家屬進行相關健康知識講解,向他們介紹此類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及之后的護理方式。3) 指導飲食護理。患兒在患病期間應當以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并且要保證營養的充分性。4)康復護理。為避免患兒在夜間發病,應當增強夜間護理。另外還要指導兒童進行康復運動,以促進早日恢復健康身體。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癥狀見效時間。臨床治療有效率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指標。患兒各項生命指標回歸正常,臨床癥狀消失視為顯效;各項生命指標得到好轉,臨床癥狀得到改善視為有效;各項生命指標無變化,臨床癥狀保持現狀甚至惡化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收集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22.0進行統計學軟件的處理和分析,資料通過組間比較形式進行,計量資料以x±s形式顯示,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方面,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82.5%,兩組之間差異明顯;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97.5%,對照組72.5%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3 討論
小兒哮喘病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病情,患兒在發病時主要表現流鼻涕,咳嗽,鼻炎,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據有關資料顯示,小兒發生哮喘病主要是由于遺傳基因,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在小兒哮喘病治理過程中應當盡量減少不良反應藥物的使用,在控制好臨床癥狀的前提下,保障患兒的正常肺功能。[4]此類疾病在護理過程中需要較高的要求,常規護理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條件。有關研究表明,在小兒哮喘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模式,能夠對臨床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研究以我院的小兒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結果顯示,察組的臨床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82.5%,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97.5%,對照組72.5%兩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兒哮喘治療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優于常規治療方式,并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曉娜. 試論整體護理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7(19):173-175.
[2] 張輝. 整體護理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J]. 中外醫療, 2015,7(18):163-164.
[3] 杜鳳霞. 綜合護理干預用于3歲以下季節性腹瀉患兒護理中對其療效及依從性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15, 14(21):157-159.
[4] 田桂榮.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護理干預及體會[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10(18):2794-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