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 董瀟寒 楊云燕
【摘 要】目的:探討產前子癇患者的護理措施
【關鍵詞】產前子癇;危重;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53-01
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最嚴重階段:直接關系到母子安危,是在高血壓、水腫、蛋白質基礎上出現的自覺癥狀,進而出現抽搐發作或伴昏迷。產前子癇是此癥狀表現發生于妊娠晚期或臨產前。其典型臨床表現為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瞬即頭扭向一側、牙關緊閉。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3年3月-12月收治產前子癇患者2例,年齡:例1患者22歲,孕44w,初產婦,做產前檢查,但未定期,例2患者,38歲,孕39w,經產婦,孕2產1,未做產前檢查,結果兩例都剖宮產術,住院9天,治愈出院。
1.2 例1患者,在家中抽搐數次,來院途中抽搐2次(從家到醫院約20分鐘),急診入院,體檢,BP170/110,116次/分,R18次/分鐘,胎心音160次/分鐘,宮縮強,間歇3-4分鐘,宮口未開,尿蛋白(++),雙側瞳孔等圓等大,直徑3mm,雙下肢浮腫,呈淺昏迷狀態;例2患者,在家中訴頭痛,抽搐1次,雙下肢水腫,入院查BP160/100mmhg,,P110次/分,R18次/分,神志清醒,胎心音160次/分鐘,無宮縮,蛋白尿(++)。
2 方法
按危重病人護理常規護理,按產科產前常規護理,按昏迷患者常規護理,按術前常規護理,給于重癥監護,專人護理。
3 護理干預措施
3.1 患者入院后,立即安置在單人間,拉深色窗簾遮光,周圍環境保持絕對安靜,避免一切外來光線、聲音的刺激,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專人護理。
3.2 立即測BP、P、R,測胎心音、上氧,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給予降壓、解痙、控制抽搐、糾正胎心音等治療,盡量不做肌肉注射。
3.3 給患者病床加床檔,抽搐發作時,于上下磨牙間放置一纏繞紗布的壓舌板;病人取頭低側臥位、禁飲、禁食,放置留置導尿管,記錄出入量,按醫囑送檢血,尿常規及血生化。
3.4 定時監測BP、P、R、T,隨時觀察瞳孔大小,雙側是否等圓,對光反射情況,口角有無歪斜,肢體活動是否對稱。
3.5 注意觀察宮縮情況、胎心變化(控制在120-160次/分)、宮口擴張情況,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
3.6 同時做好剖宮產術前準備,以上操作以治療,集中進行,動作輕柔。
3.7 心理護理。患者清醒時,安慰并鼓勵其,讓其有安全感,消除其恐懼心理。同時讓病人家屬陪護,以便能及時溝通,了解病情并配合治療和護理,并向家屬解釋此病產生的原因及預后,避免農村誤認是“羊角風”而增加產后的思想負擔和迷信,延誤治療。
4 結果
例1例2患者通過以上護理及治療,在剖宮產結束分娩下,住院9天,血壓恢復正常,分別為120/70mmhg,100/70mmhg,尿蛋白正常,術后給于術后常規護理及產后常規護理,全身情況良好,腹部切口愈合佳,新生兒一般情況好,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