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

【摘 要】目的:探討脂肪肝臨床診斷中檢驗生化指標的價值。方法:選擇2017.2~2018.2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納入I組),及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40例健康者(納入II組),分別檢測兩組入選對象的生化指標。結果:I組AST、ALT水平高于II組,TG、HDL-C低于II組,TG、LDL-C水平高于II組,經比較,差異均有意義(P<0.05或P<0.01)。結論:在脂肪肝臨床診斷中,應積極落實多生化指標的檢驗,當患者肝功能異常時,其生化指標會高于正常水平;脂肪肝臨床診斷中采用生化指標,能早期發現疾病,對優化療效與預后均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脂肪肝;生化指標;臨床診斷;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240-01
脂肪肝,是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機體肝細胞中脂肪堆積量增加的肝臟病變,為臨床上一類常見疾病,但其不是一類獨立疾病,對國騰身心健康水平造成嚴重影響,成為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有低齡化態勢[1]。通常情況下,脂肪肝屬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與及時治療,可促進患者肝功能的恢復進程。生化檢驗技術為最近幾年中發展起來的一類檢驗技術,用于脂肪肝臨床診斷,具有易于操作與檢出率高的優勢。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2~2018.2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設為I組,同期進行體檢的40例健康者設為II組,I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1~67歲,平均(52.8±3.4)歲。II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3~69歲,平均(53.8±3.7)歲。I、II組患者以上資料經分析,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囑所有入選對象在抽血前3d素食,并在抽血當天保持空腹狀態,采集肘靜脈血3ml。選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生化分析儀及相關配套試劑,2800r/min離心處理8min,分離血清后,儲存于低溫環境(-20℃)以待檢,檢測時間為采血后的2h內。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并比較兩組受檢對象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轉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總膽固醇(TC)的含量。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試驗研究選用SPSS16.0軟件包,(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檢測標準:P=0.05。
2 結果
2.1 肝功能生化指標
I組AST、ALT水平高于II組,差異有意義(P<0.01)。見表1。
2.2 血脂生化指標 經檢測,兩組患者TG、TC、HDL-C與LDL-C水平有一定差異(P<0.01)。見表2。
3 討論
脂肪是機體脂肪代謝的主要場所,食物與外周脂肪組織是肝內脂肪的主要來源,若肝細胞對脂肪的合成能力、轉運能力降低,則會造成肝內脂肪物質出現沉淀,進而誘發患者出現肝脂肪,針對脂質在肝細胞中的沉積與代謝機制異常,當下臨床尚未做出定論,但多數學者指出,脂肪肝的形成與肥胖、酒精、快速減肥、營養不良等因素相關。若不能及時對脂肪肝進行治療與控制,將會造成病情不斷進展,對肝功能造成不可逆性損傷,進而對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性構成嚴重威脅。早期診斷,能為脂肪肝患者臨床治療爭取可貴時間,有益于優化時療效。
肝穿刺病理活檢雖然具有較高的診斷率,但易對患者形成較大創傷,影響其參與性。最近幾年中,多種生化指標在臨床中有較廣泛應用,其具有方法簡單、操作快捷、成本低等特征,當患者血清學指標高于正常值時,提示其肝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紊亂,這在脂肪肝病情進展中有很大價值。
ALT主要儲存在細胞漿內,AST多存在于細胞漿內線粒體中,當機體肝細胞功能出現損傷時,ALT、AST會緩慢滲入到血液內,對以上兩種血清學指標進行檢查,檢測水平越高,提示肝功能受損越嚴重。肝臟是脂蛋白代謝的主要場所,肝功能受損后,或造成脂蛋白分解與合成過程異常,TG水平異常,此時血漿膽固醇指標明顯降低。高脂血癥是脂肪肝的好發群體。當肝細胞TG水平上升時,VLDL合成過程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這促使TG在肝細胞中持續性堆積,進而誘發肝硬化。血清學指標能夠明顯的呈現出肝細胞病變狀況,有益于提升脂肪肝的檢出率[2]。采用多種生化指標聯合檢測的形式,能進一步優化脂肪肝的臨床診斷效果,進而為疾病臨床治療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據,保證患者治療的針對性,推動機體康復進程。
張獻波[3]對23例脂肪肝患者進行多種生化指標檢驗,結果表明,AST、ALT、TC 和 TG 的陽性檢出率依次為86.96%、91.30%、78.26%、82.61%。張獻波將多種生化指標檢驗應用于脂肪肝臨床診斷中,檢出率較高,各指標可做出脂肪肝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在本次研究中,I、II組受檢者肝功能生化與血脂生化指標均有較明顯差異,這證明了生化指標在脂肪肝診斷中的價值,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羅昱,吳祖高.肝功與血脂血清學指標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7):40-41.
[2] 蒼宇.血清學指標檢驗在脂肪肝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4):118-119.
[3] 張獻波.多種生化指標檢驗用于脂肪肝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西藏醫藥,2018,39(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