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嬌
10年前的11月11日,大概很難有人想到僅靠電商購物就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直到今天,人們對這種消費的熱情有增無減。購物狂歡從電商平臺蔓延至線下,當今的消費時代,只要有心,每天都是打折日。
春節、端午、中秋、國慶,每逢節日必有促銷。為了刺激消費,中國商家還不斷創造著新“節日”。在過去的5月,除了法定的五一假期外,經過母親節和“520”網絡情人節的促銷“轟炸”,想必消費者的錢包也癟了一圈。
國內消費市場發展如火如荼,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但改革開放前,情況截然相反,百姓手中沒錢,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商品更少。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7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有1559億元。40余年的時間里,中國式消費經歷了哪些變化?整體呈現了怎樣的特點?消費時代又將帶領我們去往何處?
告別溫飽式消費
1998年,電視劇《還珠格格》轟動亞洲,火遍大江南北。而另一個小屏幕上演了別樣人生,張朝陽團隊完成了中文搜索系統的開發,創立搜狐公司。同年8月,王志東考察美國,接觸到北美最大的中文咨詢類網站,經過一陣合作談判,12月1日,新浪網成立。而同年在廣州的丁磊,也把網易從軟件銷售公司變成了網易門戶網站。
1998年6月,劉強東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
1998年11月,馬化騰和他大學時的同班同學張志東正式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即現在的騰訊公司。
被時間定格的1998年,命運的大船張帆蓄勢,即將破浪前行。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向《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表示,這一年可以算作是中國消費經濟發生質變的一個時間節點。付一夫提到,從宏觀層面看,1998年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國有企業改革等重大事件,中國的CPI當月同比增速首次由正轉負,表明宏觀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至此中國經濟歷史性出現由“短缺經濟”時代全面進入到“過剩經濟”時代。
1998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中國正式進入住宅市場化和住房消費貨幣化。而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與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購買住房并增加與居住相關的消費支出成為了過剩經濟時代城鎮居民消費增長的新熱點,一直持續至今。
1998年以后,中國與國際接軌進程提速,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涌入中國市場,可供國內消費者選擇的商品與服務品類越來越豐富,以往國內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的空白得以填補。同時,國際消費時尚與消費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人,個性化、多元化、異質化的居民消費偏好特征開始顯現出來。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居民消費主要經歷了一個從解決溫飽到‘新老三件交替,再到空調、電腦、微波爐等家用電器持續升級的過程。1998年以后,主要是住行消費與服務消費的引領過程?!备兑环蛱岬?,互聯網技術的大發展,又讓國人的消費習慣與消費方式得到了進化,并開始了對消費體驗的追求。
縱觀40年,消費在不同的年代反映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從吃穿類的生存消費、到一致性家用電器消費、到個性化消費。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比重每年提高約1個百分點。教育、健康、醫療、文化、旅游、信息等領域的消費已成為人民最迫切的美好生活需要。
政策刺激新增長
進入21世紀,消費經濟的發展在上新臺階。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在接受《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消費經濟出現里程碑式發展源于2013年。
張葉霞提到的2013年,有兩個事件佐證她的看法:從2013年開始,我國第三產業對經濟的拉動力全面超過第二產業,并且這一年是我國消費金融由試點期向發展期跨越式發展的一年?!斑@充分地說明,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消費的根本因素?!?/p>
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助推消費升級。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要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大宗耐用消費品、教育、旅游等信貸需求,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使消費成為經濟主流。3個月后,“金十條”首個落地政策出臺。原銀監會對外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同意,擬新增沈陽、南京等10個城市參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工作。此外,合格的香港和澳門金融機構可在廣東(含深圳)試點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加上2010年首批試點的4個城市,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將達到16個。這一年原銀監會陸續發布了修訂版的《消費金融試點管理辦法》,允許非金融企業進入、取消消費金融公司業務區域限制,允許消費金融公司吸收股東存款。“可以說,從2013年開始,我國消費金融業務迎來蓬勃發展時期。”
張葉霞表示,消費經濟能夠得到重視,一方面是經濟發展提高了居民的消費水平,另一方面是消費在未來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趨重要,促進和推動了企業經營水平的提高。歷史經驗證明,消費是中國經濟崛起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艾瑞咨詢的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居民的消費專注度最高的方向分別是汽車、數碼、服飾、奢侈品、機票酒店、教育培訓等。其中既有高端物質消費,包括汽車、數碼、奢侈品,也有精神消費機票酒店和教育培訓。在實際消費行為方面,國人對于精神需求的傾斜更為明顯,旅游、子女教育、個人愛好和學習提升位列2018年中國新中產消費支出的前4位,幾乎都是精神消費屬性的消費行為。
“新時代中國式消費呈現很多新特點:第一,中國式消費的資金供給方多樣,比如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網貸小貸以及P2P網貸平臺等;雖然商業銀行仍然是資金供給的主要來源,但互聯網金融平臺提高了居民獲取消費貸款服務的便利性;第二,我國監管對消費金融參與方實施杠桿、放貸額度管制。比如,消費金融公司對個人發放的消費金融貸款不得超過20萬元,自然人在同一P2P網貸平臺的借款余額不超20萬元;網絡小貸的融資杠桿一般在0.5-3倍之間;第三,中國式消費產品種類豐富,但發展不平衡,2018年人均消費支出中,食品煙酒的占比最高,約29%;其次是居住,占比約為23%;而醫療保健、教育文化的占比則偏低,分別為1.3%、0.6%;第四,電商購物消費成趨勢,我國網購規模、網購用戶是美國等國家的2-3倍?!睆埲~霞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