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
唐朝醫學家孫思邈極為推崇“撮谷道”,他在《枕中方》一書中規勸世人:“谷道宜常撮。”認為肛門周圍的肌肉要間歇性地處于運動狀態才能養生健體,尤其對防治痔瘡有特別療效。
“撮谷道”簡便易行,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悉聽尊便。其具體方法是:吸氣時稍微用力,提肛連同會陰一起上升,呼氣時一齊放松,每次反復10~20次,每日3~5次為宜。
“撮谷道”可以預防盆腔靜脈瘀血,增強血液循環,同時還可以使整個盆腔肌肉得到運動鍛煉,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一族,對于中老年人常患的痔瘡、肛裂、脫肛、便秘等癥,“撮谷道”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此外,對冠心病、高血壓病、下肢靜脈曲張等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