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摘要】本文以課堂引導為切入口,以教師的點滴體驗勾勒一幅用生命里的愛與樂表現的優美畫卷。通過課堂里樂的尋找、發現、深入、總結為孩子們的童年留下美好記憶!
【關鍵詞】愛? 樂?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12-02
童年,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最為珍貴的記憶,它包含著歡笑、痛苦、成長、蛻變,是生命定格下最唯美的音符。為孩子們的童年譜寫什么樣的旋律,是我們教育者必須面對和有待解決的難題。
一、為課堂點盞燈——以愛之名
大家常說課堂是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是老師激情燃燒的地方,是愛留連忘返的地方。為課堂點盞燈照亮更多的心靈,用愛為孩子們的童年鑄就一份珍貴的記憶!
1.灑下愛的語言,潤物細無聲
六一兒童節目排練期間,一首《相信愛》讓我印象深刻,中間的幾句歌詞是我一直和同學們分享的心靈感觸。我們常常在課前小聲演唱這幾句歌詞,用它代替那些生硬的問候,仿佛大家變成一個生命的整體。正如漢恩·古諾思在《接受我的愛》一書中說的這樣一句話:“教師處于課堂危機的愁云慘霧中,一切的知識無一堪用時,此時真正能用的就是技巧的語言和智慧的愛”。我嘗試用接納性的語言和對每個學生無私公平的“愛意”去溝通。“老師知道了,我很樂意做你們之間的橋梁,下課后我們一起好好聊聊吧。”很簡單的一句話,它是教師睿智的結晶,是讓學生自我認知、自我賞識的有效方法。
2.給你愛的勇氣,還我燦爛笑容
說到愛的勇氣,讓我想起《最美鄉村教師》馬復興的形象,這也是我常常和孩子們分享的故事,視頻里傳達的堅強和勇氣常讓孩子們潸然淚下。對于班里那些位于“橄欖形”中間段的學生來說,上臺表演節目就是一次“無奈的煎熬”。他們經常在講臺前“拒唱”,這讓我們的教學“很糾結”。為了讓學生更有勇氣、坦然地面對“課堂里的舞臺”,我融入了“握手尋鼓勵”環節。這不僅僅是對個體膽識的考驗、同時也是同學之間的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只有融入到這樣的集體中,大家的臉上才能煥發出燦爛的笑容。
3.收集生命的愛,溫暖童真的心
生命是有限的,收集發生在教學歷程里的點點愛,和同學們一起回放那些共同的記憶,也是一件溫暖人心的事。每個月最后一節音樂課,我會安排一段20分鐘的分享環節,播放大家喜歡的舒緩音樂,和同學們分享老師的教育小故事,聽一聽老師眼里的“你和他”。學生之間一起談一談“課堂趣聞”,剖析一些“同窗瑣事”,感受一些“溫暖親情”。每次分享完,我都會為課堂里的主角們留個影,把這份溫暖傳遞到班級QQ群里。同學們在網絡上踴躍發言,漸漸的這一活動變成溫暖童心的一次旅程。
二、為課堂點綴歡樂——分享童趣在心間
尋找生命里的樂,讓學生沉浸在老師龐大的快樂源泉里遨游,發現學習的魅力,探尋知識的神秘,這是我們能為每個孩子的童年點綴上的最美音符。
1.尋找 :“辛巴達的夢想”——因為快樂前航
如今的音樂課常卻被一部分同學討厭著,唱歌、欣賞、回答問題都成了他們痛苦的“根源”。音樂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一個音樂夢想,就如童話里的“辛巴達”船長一般,充滿冒險和驚奇,興趣就油然而生。我以學生喜歡玩的冒險游戲為基礎設立了“音樂航海”競技環節,有獎有罰,以游戲為基礎激起學生挑戰的興趣。漸漸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最初的游戲欲望轉嫁到對音樂知識和表演能力的渴望上,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我們的教學,用玩的理念、樂的情趣、想的自由,真正把音樂教學構建在愉快、生動、探索的基調上,那么我們的課堂才能快樂的前航。
2.深入:贊美式的贊美——快樂課堂的保鮮劑
贊美孩子是老師常用來激勵學生的有效手段,但長期評價式的贊美,卻變成學生的一種心理負擔。引例:殷竹雅丟了5元錢,12歲的查理德撿到后交給老師。老師表揚他是一個非常誠實的孩子,是個樂于助人的典范。而不久前查理拿別人的東西還被老師批評為一個不誠實,不聽話的孩子。這次的評價性贊賞卻讓查理很為難。(選自《接受我的愛》) 正是因為我們無法用概括的語言來評價學生的成長,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更多的采用贊美式的贊美,把眼光放在孩子們做的事上,對他們的行為作出有效的評價贊賞,這擺脫了“無故稱贊”、“無病呻吟”的尷尬局面。被贊美是人的天性,而贊美別人就成為我們生命歷程里最有價值的保鮮劑。
三、總結:今天你快樂嗎?——Yes or No
為了讓快樂的課堂不斷延續,我會在教學的中間環節設立這樣的提問:今天你快樂嗎?剛開始,孩子們會敷衍老師的問答,但是經過幾次不斷磨練和情感疏導,反對的呼聲浮出了水面。大家開始敞開心扉針對這個簡單的問答做出應有的反應。通過幾次提問和引導,學生開始學會審鐸自己、反思自己。這加快了我們前進的步伐,一次快樂的總結就是生命里愛的火花。勇于大膽說出Yes or No。
不管是愛還是快樂,他們都是蘊藏在我們生命寶藏里的珍貴財富。點燃生命里真誠的愛,灑下青春的期待,為孩子們的童年構建一幅滿載著快樂回憶的精美畫卷。因樂而樂,生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