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利亞
【摘要】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語文教師對課堂的建設有新的定義和理解。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建設注重師生的共同協作,教師要善于把控課堂,提升學生和自我的能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在語文課堂中的實現。
【關鍵詞】有效性教學? 語文課堂? 個體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62-01
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擔負的使命必然是至高無上。語文教學責任的使然,語文教師更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此,我主要從三方面來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一、注重教學中的有效知識量
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從語文課堂著手,主要解決“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能只在方法層面尋求解決方法,還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探討。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教學效果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教學中的有效知識量,而不是傳授知識的多少和教學時間的長短。
有專家用這么幾個字來概括語文課的實質:“讀進去,記得住,用得出。”它告訴我們語文教學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有助于智慧發展的知識。今年我任教了高二兩個年級的語文課,必修五教材中有一個專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在上此單元的時候,我們備課組認真討論了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緊扣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極力挖掘出教學中的有效知識量。內容挖掘上從“情”入手,無論是孝情還是愛情,古今中國外都是相通的。李密潸然淚下的烏鳥反哺之情和歸有光長號不自禁的懷念愧疚之情都是文章有效的知識量,教師可以以此為教學要點,比較分析,讓學生為古人的孝情而感動。上《長亭送別》時,因為課文是元曲,內容長,文言句子多。教師可以以分析主要人物來貫穿語文課堂,崔鶯鶯的反叛性是最有效的知識量,從《幺篇》《朝天子》《二煞》等幾首重點曲子,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鶯鶯倔強而反叛的女性形象。
二、注重教學中的個體發展
有效性教學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作為教學的任務,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必定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實現“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有效性教學讓學生具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的動力是一種內驅力,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起到激勵學生自覺學習,激發學習的動力,體驗成功的愉悅。在課堂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給那些持不同意見的學生有自我理解和獨立評價的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任務,適當地設計一些創造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自我,馳騁千里,暢所欲言,展開熱烈的討論,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流暢的表達能力。比如,在上《雷雨》時,我曾設計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辯論課。根據班級學生喜歡爭辯的特點,組織了一場圍繞“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之情,是道是無情卻有情還是道是有情卻無情”的辯論賽。辯論雙方各執一詞,以課文的內容為依據,據理力爭,無論是參與辯論的學生還是場下的聽眾都熱情地參與到語文課文中,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認識,也極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三、注重教師的個人教育能力
21世紀教師人格魅力的展現不再只是單向的傳授知識的工具,而是承載著點燃知識和引發情感的作用。優秀教師在展現人格魅力的時候,會將知識和美德轉化為智慧,教學生于無形之中,學生既汲取教師教學的營養,也將吸收的智慧逐漸積淀為人格。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人格教育魅力會感染教育的對象。
教師能力的提高是開展有效性教學的重要載體。作為教師要牢記時刻保持學習,向書本學習,多讀教學雜志和刊物,多讀教學著作,注重自己教學知識的積累。同時多聽身邊的老師的課,多向周圍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問題,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增加自己文化的底蘊和個人修養,從而使自己在課堂中做到游刃有余,揮灑自如,很好地掌控著整個課堂。
豐富的人格形象,是教師個性在教學中的流露,是教師課堂的魅力,也是培養學生優良個性的重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人格魅力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學生人格發展的成功或失敗。在語文課堂中,教師需要有優秀的表達素養。每一個語文教師是語言大師,語文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對語文教學至關重要。標準的普通話,流利自如的表達,充滿活力和激情的語氣,幽默風趣的語言,會讓學生感受到在課堂中聆聽是一種享受。
總之,促成課堂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建設。課堂教學的提高是一個常新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認準目標,孜孜不倦,不斷努力。因為成功有效的語文課堂,是教學煥發生機的契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力途徑。
參考文獻:
[1]吳洪城.《有效教學的技能與藝術》(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