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真
【摘要】目前,伴隨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越來越關鍵,呈現出逐漸關鍵的功效。它不再單單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導向,并且還是新課改背景下的根本內容之一。所以,只有把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當中,讓其落實教學指標,才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因此,文章根據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敘述。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63-02
引言: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明確指出,學校在實行素質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可是長時間的應試教育造成大部分老師只關注基本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育,學生的閱讀能力大范圍降低,學生缺少一定的學習熱情。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老師不單單需要運用教學活動來培育學生閱讀習性,還應該重視情感教育的培養。
1.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屬于和認知教育相對的觀念。是具體教育過程當中不可獲取的一個環節。情感教育實際上就是在課堂教學當中,老師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優良、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適當解決好教學經過中情感和認知的關聯,讓情感因素展現出積極的功效,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能夠帶動起學生的情感體會,還能夠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探究精神。情感教育一方面是一種教學形式,還是一種教學對策。普遍來講,所有的學習屬于認知活動,還是情感活動。一個健康、積極的情感能夠帶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人精神飽滿。可以說,情感教育對語文教學能夠起到十分顯著的推動作用,與新課改的理念對于教學的需求相一致。相反的,如若沒有一個健康積極的情感,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情緒低糜,甚至會降低學生的頭腦能力,最終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的經過當中,老師必須要把情感教育合理地貫徹在教學當中,僅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和文章產生情感上共鳴與體會,繼而更好地了解文章意義,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能夠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念與價值觀念。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能夠起到十分關鍵的功效,能夠給提高教學質量打下更加扎實的根基[1]。
2.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對策
2.1深層開發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情感部分
老師應該在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合理開展情感方面的教育教學,即應該在閱讀的教學當中有效指引學生們感受多元化的情感元素,完善學生的人格與個性,帶動學生除智商外的能力,實現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教學目標。所以,老師應該把深層開發初中語文課本當中的情感方面內容為首,即應該使學生對初中語文閱讀素材當中包含的情感元素獲得感悟和體驗,讓學生的情感能夠獲得一定的完善。這肯定就要求老師按照固定的思路去選取教材當中包含情感元素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優化自身的情感。比如,把課文“變色龍”作為閱讀教學來進行,這個時候,老師給學生設定的教學任務就應該是基礎任務教學的拓展,不可以只是落實基礎的教學任務,需要把培養學生完善的情感認知作為教學的關鍵目標。在這樣的狀況下,老師需要規范學生要經過閱讀去探索本堂課課文的核心,讓學生按照課文的核心探索課文表述的思想情感。這個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經過小組溝通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對于課文的內容獲得更深入的認知和體驗。
2.2把閱讀鑒賞當作情感教育的關鍵路徑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把閱讀鑒賞當作情感教育的關鍵路徑。換一句話說,老師應該指引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方面進行對應的賞析,從而對課文的核心思想能夠具有思想感情的更深層次認知,以此感受到文章多元化的情感元素,獲得多樣的情感體會,切實實現教育的目標。比如,在教學“談生命”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指引學生對整體的課文進行賞析,第一,老師應該指引學生了解課文的整體構成,應該理清作者的寫作理念,明白課文的核心思想,這是進一步探索課文思想感情的基本和首要條件。第二,在這個根基之上,老師應該指引學生對于課文內容進行賞析,即應該理解課文表達的是什么,核心是什么。第三,老師還要指引學生對課文的思想感情進行賞析,應該去領會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想要抒發的思想感情[2]。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開展中培養對于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是當代教育發展的必需環節,并且還是素質教育更進一步實現的首要任務。所以,老師應該突破傳統教育的思想和約束,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帶動學生的其他智力,在提升教學效率的時候還可以完善學生們的品行和人格,讓學生得到豐富的情感體會,有助于學生們的良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英.初中語文情感教育與創新思維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0(4):54.
[2]呂月青.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2(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