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琴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25-02
所謂估算,就是大致推算的意思。而估算方法主要包括四舍五入、進一法和去尾法。在數學中,估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計算能力,是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重要計算方法。為此,小學數學開展了估算教學,以培養學生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傳統課堂上,估算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效果不明顯。針對此,本文進行了估算教學的創新研究,以培養學生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借助微課,掌握估算解題方法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掌握解決方法。而估算解題的前提自然是掌握估算方法。所以,在估算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輔助學生掌握估算方法。但是,面對思維能力較弱的小學生,日常的教學方法并不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引入教學的新手段——微課。所謂微課,就是內容短小、主題單一、生動形象的微課程。而在微課中,小學生能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圖畫調動估算學習的積極性,深刻掌握估算方法,為培養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估算解決問題”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我利用微課進行了估算解題方法的教授。首先,引導學生觀看微課內容,包括:第一步,利用視頻介紹估算的含義;第二步,介紹四舍五入的估算方法,如819,個位數滿五,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可以看成“820”;312,個位數不滿五,我們可以看成“310”;第三步,介紹進一法,即舍去小數點或者余數部分,在最小數位上加1;第四步,介紹去尾法,即按照去掉數字的小數部分。在學生觀看完微課之后,我引導學生依次使用三種方法進行實際演練,從而輔助學生掌握估算方法。而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微課下學習并掌握了估算方法。與此同時,在反復觀看和練習中學生實現了估算方法的內化,提高了估算解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在日常估算教學中,微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導入例題,培養估算解題意識
目前,估算學習存在學生掌握了估算解題的方法卻不會實際解題的尷尬現象。究其原因,學生缺乏估算解題意識。針對此,教師就需要導入大量的例題,在例題分析中,引導學生了解估算解題的時機,鍛煉估算解題的能力,從而豐富估算的認知,形成估算解題經驗,進而生成估算解題意識,提高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10000以內數的認識”為了培養學生估算解題意識,我導入了大量的例題,分析什么時候使用估算解題,組織學生學習。如比較大小可用估算的情況。首先,導入例題?!百I一部電話機和一臺電吹風,電話機需要358元,電吹風需要218元,媽媽問500元可以買這兩件商品嗎?”其次,分析題干。很明顯這是一個比大小的題,即358+218是大于、還是小于500;再次,引導學生思考,判斷是否能用估算。我問:“比大小用不用算出準確的數字?”有的學生說需要,有的學生則說不需要。此時,我引導學生分別估算和計算358+218的大小;而估算和計算完成之后,我板書顯示了估算和計算的結果,即估算580,計算576;通過觀看,學生發現這兩個數字上下沒有多大浮動,所以并不影響比較大小的結果。繼而得出結論,比較大小的時候可以用估算。而在整個導入例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建立了估算解題的意識,提高了估算解題的能力??梢?,導入例題,是培養學生估算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三、提出問題,強化估算解題能力
問題是最好的老師。在問題中,學生能夠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因而,在估算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引入問題探究,借助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進而將估算內化成自身知識和能力的一部分,從而強化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時,為了強化學生估算解題的能力,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首先,問題一:秋天來了,小花貓為了過冬曬了好多魚,而這些魚身上都被小花貓標了算式,如619-203,258+171,352+251,423+167,124+136,589-431等等;現在我們要來幫助小花貓收魚,而得數大于500的魚放入左邊的筐,得數小于400的魚放入右邊的筐,應該怎么分配?提出問題之后,學生用豎式計算的方式進行了解答;此時,提出問題二:如何才能將這些魚快速而又準確的放入筐中?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此時,導入估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掌握估算解題方法;在學生掌握估算解題之后,提出問題三:判斷哪些魚大于400,小于500。而在這一問題探究中,學生深化了估算解題思路,掌握了估算解題的本質。可見,提出問題,是學生形成估算解題能力的有效方式。
總之,估算作為小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之一。而為了培養學生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轉變思路,豐富課堂形式,引導學生培養估算解題意識,掌握估算方法,強化估算解題的能力。只有這樣,估算解決問題的教學才會具有有效性,學生才能培養估算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