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籃球知識的講解,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籃球技能,為了使籃球教學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老師可以應用游戲法教學。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游戲法? 小學籃球? 教學方法? 體育技能? 課程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21-02
小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認識事物和了解事物,并參與到各種實踐類課程中,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為個人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小學階段的課程教學中為學生設置體育課,是為了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培養興趣、鍛煉身體[1]。籃球是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運動是大眾喜愛的項目,小學生喜愛籃球的較多,在課程教學中,老師運用游戲法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還能夠進一步的提高教學效率,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興趣愛好。關于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需要結合實際展開分析。
一、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運用的原因
我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重點要求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期,學校通過文化課、體育課與藝術類課程的同步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籃球教學中一些小學生對于籃球知識了解不足,因而課堂參與度不高,運用游戲法教學,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使學生參與籃球的熱情和興趣不斷提高,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籃球的源動力[2]。同時籃球教學形式單一、刻板,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使用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積極合作、探究,形成更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小學籃球教學更加富有生動性和趣味性,從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展現技能。
二、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傳授口訣
對小學生進行籃球課程的教學,需要先對小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老師向學生介紹籃球運動、規則、技巧等內容,不能一味的進行口述或文字分析,而是要結合游戲特點,為學生總結出相關的口訣。例如對于學生排球、運球和投球方面的要求是精準、利落和快速,對此可以編成口訣“后上方拍球、彈球同腹高,球行一線、人行一線”,這兩句話主要就是要求學生在身體的后上方位置拍球,球彈起的高度基本到腹部位置左右,球和人要一起運動,保持這種節奏和力度,才能夠更好的控球和運球。
(二)游戲化訓練
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籃球知識的講解,不能一味的靠老師口述分析講解,而是要讓學生在實地觀摩和訓練中,掌握更多的籃球運動知識,在此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學生的籃球運動基本技能訓練。常規的訓練學生排球動作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對此,應用游戲法教學,就是讓學生在趣味游戲模式中,提高運動興趣和動力。在游戲化訓練中,讓學生以老師的哨聲為令,老師一聲哨,則學生單手拍球,老師吹兩聲哨,則學生雙手拍球,老師的哨聲不斷變化,學生可以輪換雙手拍球,充分訓練學生的運球動作。在這種訓練模式中,學生更加熟悉球性,有效掌握運球技巧[3]。
(三)趣味化比賽
各種游戲活動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法教學,也要針對學生的這種游戲天性和學習愛好,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運動比賽。傳統的籃球比賽形式較為常規,對此,老師可以積極改進,開展花樣籃球比賽[4]。例如在籃球比賽中,老師可以安排學生抽簽后組隊,表演手指轉球、手肘轉球等,學生還可以進行蹦床扣籃等,集中訓練學生的運球、拋球技巧,充分使學生在游戲比賽中從其他隊員身上獲得經驗和技巧,籃球游戲項目還包括個人SOLO,道具接球等,這種教學模式更加具有娛樂性,能夠使小學生充分體驗到籃球樂趣。
籃球運動深受大眾喜愛,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增加籃球知識的講解,能夠使小學生充分掌握籃球規則、技能,使其在運動鍛煉中增強體質、培養合作精神。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長時間的籃球訓練容易使小學生感到枯燥,應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促使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符合小學生天性愛玩的心理特點。同時,籃球教學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的團隊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建忠.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籃球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212-213.
[2]鄧炳明.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三人制籃球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95-196.
[3]徐皓銘.拓展訓練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研究[J].運動,2018(10):93-94.
[4]徐曉峰.太原市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花式籃球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108-109.
作者簡介:
李明(1979.9—),男,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