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
摘 要: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醫院對內部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內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可以有效提高醫院形象,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新醫改的背景下,醫院的內部控制工作顯得更加重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醫院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醫院? 內部控制工作? 問題及對策
一、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主要作用
(一)防止醫療風險的出現
社會醫療服務的主要部門就是醫院,其主要功能是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公眾應被視為醫院醫療服務的對象。為有效規避醫療風險,應不斷加強醫院內部控制管理,避免發生醫患沖突和不必要的醫療事故。
(二)確保醫院財務資源的合理運營
醫院要向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要依靠醫療設備和藥品,如此就會花費大量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就會存在一定的資金消耗問題,所以要不斷提升醫院財務的效率,讓醫院可以以最低的成本來得到更高的實際效益。對此,醫院需要借助良好的財務內部控制來加強財務方面的管理,令財務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讓醫院藥品的采購與管理變得更具效力,有效保障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目前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目前,我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涉及面廣,與多個部門密切相關。該系統建設十分繁瑣,要取得各個部門的齊心協作,使之團結一致。首先,大部分醫院沒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能形成配套的責任崗位職責,如此造成內部控制責任管理出現困難,很難深入到具體的部門和個人身上。其次,目前多數醫院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導致醫院內出現責任推諉、部分之間缺乏溝通的情況,降低醫院的工作效率。最后,內部控制制度沒有良好的監督管理機制,缺少相關部門或人員的有效監督執行,如此難以形成嚴格的內部控制環境。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風險評估程序不規范
目前,很多醫院內部控制系統并不是基于醫院的戰略目標,也沒有覆蓋到醫院業務的各個方面。醫院工作人員不了解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不能形成所有員工參與和監督的情況。許多已建立的制度,如關鍵崗位輪換、重大決策、不相容的職務分離等內部控制制度尚未落實,導致一些內部控制的執行嚴重脫離了醫院的實際情況,并沒有根據醫院的發展和風險變化進行動態區分。
(三)缺乏高素質人才
醫院的內部控制與一般企業不同,對管理人員的要求比較高,故而,管理人員應該掌握更多的財務、管理知識。同時,管理者必須要改變固有的做事風格,以更加嚴謹規范的方式來做工作,讓財務管理工作越做越好,愈加符合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但是目前,醫院內部控制嚴重缺乏專業人員,沒有建立相關部門及崗位來建設和監督內部控制。
三、醫院內部控制工作的解決對策
(一)建立健全醫院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醫院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對醫院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創新改革。醫院管理者要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策略,使系統具體化,從頂層來促發醫院的發展。因此,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要充分挖掘審計的作用,用長遠的眼光來把控醫院內部控制。其次,要使內部控制制度以財務科、采購辦公室為基礎,使之能夠協同發展,共同努力。最后要強化監督,充分監督醫院內部控制的執行方面。
(二)加強風險管理,不斷健全風險防范體系
醫院風險是由內外部風險構成的。外部風險主要包括政治風險,政策風險,社會和文化風險以及商業技術風險。醫院應根據不同的風險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的風險預警指數,并設置危險警告線,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傳統風險分析模式,通過評估和分析項目的關鍵方面以及醫院運營各方面的關鍵業務風險,對風險進行定量分析,建立和完善單位層面,業務層面的風險控制和預防體系。
(三)增強員工綜合素質
為了醫院內部控制走向更加理想的發展境地,醫院員工要時刻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首先,通過對醫院員工開展內部控制方面的培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讓員工意識到內部控制在醫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提倡員工提出合理化的改進建議,使員工在提高自身素質的情況下,同步參與到內部控制管理當中,解決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最后,員工自身同步要加強自身學習,主動了解和學習內部控制相關知識,形成人人重視內控,人人執行內控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湯燕.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6(1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