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璐
摘 ? 要:園林景觀設計受到設計師不同設計理念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設計效果。自古以來,中西方文化有著明顯的差異,中西方園林景觀設計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響,有著各自的發展特點,呈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以及文化內涵。本文主要研究國內外園林景觀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供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園林景觀 ?中西方 ?現狀 ?趨勢
中圖分類號:TU98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a)-0140-02
1 ?國內外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風景園林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已持續存在數千年,作為一門現代學科2011年才正式成為一級學科,而由于學科極強的交叉性,研究的內容也是百花齊放,海綿城市、屋頂花園、國家公園等等都引領了一波研究熱潮。
1.1 國內
風景園林設計主要涉及市政公共類園林景觀、公共建筑周邊類園林景觀,公園類(河道、濕地、風景區等)、地產類景觀和鄉村類景觀等。
近10年來,景觀設計與城市園林綠化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更加關注生存環境。政府積極推進園林綠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質量提升、基礎設施更新換代等多重需求逐步釋放,從而共同作用于風景園林市場的擴大。同時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薄皥@林城市、宜居城市”、“海綿城市”等綠色生態城市理念開始受到關注,以打造園林城市為契機,促進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園林景觀行業迎來了暖春,行業逐步得到重視,也獲得不錯的市場發展前景。
近5年來,以水土治理和空氣治理為代表的生態治理和修復工作在積極地開展,對于園林景觀行業而言,生態修復成為一項新興的領域,可以加以拓展。具體來說,生態修復工程主要指通過人為構建植被,對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如污染的水體(河流湖泊等)、被開采殆盡的礦場、鐵路或者公路的邊坡等,都可以利用園林景觀加以修復,促進其不斷朝著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生態修復是園林景觀的延伸和拓展,如果對項目實施地周邊環境進行一定的統籌協調和深入研究,將生態學、景觀學等理念進行實際應用,就會帶來修復生態的效果。
1.2 國外
國外園林景觀發展與國內園林景觀有著相似性,在于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西方國家同樣開始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從以往的征服自然,開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園林景觀設計方面,追求自然而然地形成,減少其中的人為參與。
走向自然,減少景觀設計中的人為干擾,首要任務是保護自然生態,恢復自然生態。
走向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師開始更多地關注自然要素,在景觀設計中,保護和尊重自然,推動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發展,遵循自然的規律,保證園林景觀與自然生態的和諧。
走向地域化,地域性是園林景觀的一大特點,也可以被稱為本體化。園林景觀的設計應該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統一,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也反映出當地的歷史變遷、經濟發展等人文要素,體現出景觀設計的時代性。
走向新材料,隨著園林景觀行業的發展,許多的新型景觀材料開始被應用,也推動了園林景觀行業的變革。從景觀的設計創造方面、景觀的施工工藝方面,一些新型的材料開始與科技融合,園林景觀更具有表現力和觀賞性。
綜上,無論是國內的園林景觀發展,還是國外的園林景觀發展,其涉及的范圍在不斷地拓展,從以往的城市園林景觀,開始拓展到鄉鎮、原野等,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地域?,F代園林景觀的范疇不斷地擴展,也帶動著園林景觀設計理念以及手法的變遷。隨著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園林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發展趨勢最為明顯,國內外園林景觀設計者都將保護自然生態做為園林景觀設計的首個要求,逐步實現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統一。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多學科多專業綜合性不足
從學科發展來看,做為人居環境科學之一的風景園林學,主要建立在人文藝術學科和自然學科之上,主要目的在于強調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統一,以及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F階段,風景園林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自然生態問題、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風景園林行業需要不斷地拓展自身的內涵以及外延。
相對于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風景園林行業發展緩慢。尤其是風景園林行業在建設和保護實踐活動中,并未形成與之對應的理論和技術,也沒有將中國傳統園林的精髓進行有效地繼承和發揚。行業的特點和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多學科之間缺少交流和整合,尚未形成合力解決具體問題。
2.2 生態化表達缺乏研究支撐
城市建設用地不斷蠶食自然環境,開山采石破壞原生植被、水體駁岸硬質化嚴重、建筑擠壓城市景觀用地,導致城市與自然的關系相割裂,場地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風景園林設計在城市建設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為了實現綠水青山、景城合一的目標,風景園林設計越來越聚焦于生態環境的改善。然而由于致力于生態理論和生態技術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生態設計難以因地制宜、生態理念缺乏創新、生態技術不成體系等等,風景園林設計的生態化表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3 地域性文化性不足
風景園林設計的理論、觀念、技術和法規,特別是設計思想的發展較為滯后,難以跟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急速發展。風景園林設計被簡單理解為一種環境整治的手段,這不僅嚴重低估了風景園林設計的創新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而且也使城市建設陷入了“千城一面”的困境。城市格局模糊、特色湮滅,城市面貌日漸趨同,城市文脈得不到繼承和發展,“城-水-綠-景-人”相對分離。風景園林設計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亟需植根地域文化,挖掘場地特點,打造具標志性的新景觀。
2.4 標準化體系不健全
一個行業的制度是否標準、健全關乎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近20年來,雖然風景園林行業標準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與其他領域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行業標準體系結構不合理、系統性不完善、標準體系總體發展不平衡、標齡過長、技術含量低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行業的健康發展。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風景園林行業的作用也越來越被市場所重視,行業標準的落后已經成為行業的短板,制約了行業的規范發展,建立切實可行的標準評價體系成為風景園林行業的當務之急。
3 ?技術發展趨勢
3.1 景觀設計反映城市發展戰略
景觀設計需要做到戰略層面,也就是不僅要同業主進行景觀設計技術方面的討論,還要與業主針對景觀設計的具體項目以及發展戰略進行詳細的探討,給出戰略層面的設計,保證景觀設計有著良好的整體性。
3.2 多專業的設計綜合體成為技術發展的必然
從景觀設計的內容來看,景觀設計包含策劃、規劃、建筑、景觀、生態、藝術等多個方面,趨向于材料供應以及施工的全產業鏈承包建設,城市區域將成為景觀設計的主要工作對象。
3.3 市場細分格局逐步形成,要求設計技術日益精湛
模式較為先進的產業型(EPC)公司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這些私人的公司在景觀設計方面更多地追求高精尖地設計,也就是對于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些缺乏特長的中間型設計公司會在激烈的景觀設計市場中,慘遭市場的淘汰。
3.4 景觀設計團體知識結構多元化
景觀設計單位必須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主要體現在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橫向方面實現跨界拓展,縱向方面實現與上下游產業鏈的匹配。對于景觀設計公司而言,既要具備景觀設計的專業性,也要具備多元化地知識結構,也就是說景觀設計需要站在土地開發、項目運營以及更加廣闊地社會、政治、經濟層面進行景觀產品的設計。
3.5 景觀行業的設計理論出現新突破
一些優秀的景觀設計團隊,開始構建景觀設計的理論體系,大膽地進行景觀設計的創新,讓景觀設計呈現出新的標準和方向。
3.6 技術手段的升級
隨著互聯網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景觀行業勢必也開始依靠技術手段進行行業革新。從景觀設計的產業鏈來看,出現苗木類的電商,讓景觀設計更具有標準化和專業化。從設計技術來看,云端的設計將會被廣泛地運用。逐漸出現所見即所得的模擬技術,將成為景觀設計的現代手段,例如,3D打印技術。
3.7 基于云端的大數據設計體系誕生
互聯網時代下,景觀設計也進入到大數據時代,借助大數據為景觀設計提供云端服務,例如,大數據時代下有著海量的素材和案例,可以借助網絡分享,設計師加以參考借鑒。BIM工作方式的應用,將促進景觀設計和建筑行業的協同發展。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下,景觀設計公司加強大數據的應用,完善景觀設計作品,使其更具有時代特色。
3.8 管理和營銷水平的升級
對于景觀設計公司而言,設計和服務是最大的競爭力,這需要通過管理工作,推動設計企業的持續發展。一般而言,如果設計公司有著充足的設計項目,但是如果管理比較薄弱,則難以發揮這些項目的優勢,而且將會成為限制公司發展的重要瓶頸。此外,互聯網時代下,景觀設計行業的營銷活動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告別以往的落后影響模式,途徑變得更加多樣化。
3.9 景觀設計的公眾參與
互聯網時代下,公眾對于活動的參與度比較高。景觀設計也呈現出公眾參與的情況,一些民間的設計師也可以設計出專業化的作品。此外,景觀設計師在設計方面,更多地關注社會生活,多種途徑收集公眾關于景觀設計的訴求和建議,通過景觀設計解決城市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受到生態保護理念的影響,無論是國內園林景觀設計,還是國外園林景觀設計都體現出生態化的特點,注重園林景觀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從園林景觀的技術發展來看,呈現出戰略化、多專業化、公眾化的特點,對于設計人員的知識結構、設計水平、營銷水平要求提升,對大數據的應用比較廣泛。
參考文獻
[1] 牛艷君.當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青春歲月,2013(22):93.
[2] 張琰.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現代園藝,2012(20):111.
[3] 劉濤,陳娟娟.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J].大眾文藝,2017(12).
[4] 林智惠.淺議中西方園林景觀設計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四川建材,2018(2):196-197.
[5] 張越衡.中西方園林景觀設計對比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6).
[6] 張志偉.中西方景觀設計理念比較——中西方園林設計分析[J].河南建材,201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