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輝 趙云 鄭樹桐

摘 ? 要:隨著高校逐步加大推進向雙一流的建設和發展,高校實驗室開始呈現規模化建設。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實驗室在規模化建設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本文立足于實驗室建設流程,著眼于各個環節,剖析問題,深入分析,在規劃編制環節、建設論證環節、隊伍建設環節、設備采購環節、教學體系重構環節、管理模式改革環節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法。本文結合我校實施“十三五”實驗條件平臺建設中,解決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即將投入大規模資金進行規模化建設實驗條件平臺的高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實驗室 ?規模化建設 ?問題
中圖分類號:TG48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b)-0240-03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ic plan, the laboratories of university begin to take high value of scale construc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cal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ome up with a feasible solution for the issues such as the planning, reasoning, team building, equipment purchasing, management reforming and teaching system reconstruction with in-depth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points which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irteenth Five-year" experimental condi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we focus on the problems solution and suggest that we should invest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to build laboratory 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Laboratory; Scale construction; Issue
2015年,國務院正式發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高等教育強國的時間表和高校數量[1]。各大高校均加快了學科專業的建設,努力向著雙一流建設前進。實驗室作為最能夠體現高校教學科研成果的場所,在高校發展規劃中逐步成規模化建設。然而在實驗條件平臺建設推動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通過文獻調查研究發現,高校實驗室規模化建設中普遍存在諸如規劃論證不充分、實驗技術人員不充足、實驗教學體系結構不合理、實驗室運行管理不科學等問題,雖有針對相關問題的研究,但多數只浮于表層并未得到實際解決。
1 ?主要存在的問題
實驗室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的實施需要從前期規劃、組織申報、方案論證、采購實施、運行管理和考核評估等多環節組成,在高校中一般的建設流程為:規劃——申報——論證——實施——驗收——運行管理(見圖1)。立足于流程,問題較易出現在以下六點。
1.1 前期調研不足
實驗室規劃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龍頭”作用。規劃質量的水平直接決定后續建設內容的水平。實驗室投資規模不大時,規劃作用反映在學科上、專業上并不明;一個學科、專業面臨逾億元投資機會時,一個高質量的規劃會助學科專業發展,反之則影響其發展。在我校實施“十三五”實驗條件平臺建設規劃時,就出現個別教學單位(不重視)前期調研不足,形成的需求報告可行性差、對設備型號、技術參數、價格、位置擺放、后續運行保障等很多方面表述不清,最后導致項目不通過。前期調研不足造成實驗室規劃不系統,項目可行性不強,預算執行很困難,影響學科專業建設。
1.2 論證過程形式化
論證是對實驗室建設質量的重要把關環節。實驗室規劃建設,需要聘請相關方面的專家多輪次的論證把關,選取專家的質量影響著論證環節的質量。近年來,各高校發展越來越快,每年的建設投資基本保持穩定,在組織實驗室建設論證時,逐漸出現專家基本不變、論證模式不變的態勢。在規模化投資建設中,這種程式化、形式化的態勢一方面使得教學科研單位組織編制需求報告時缺乏嚴謹的態度,另一方面校內專家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在論證把關項目時會出現高度不足、視野受限等問題。
1.3 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不重視
實驗技術隊伍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的實驗技術隊伍都被作為教輔人員來對待,不論是實驗技術人員的引進計劃還是引入后的發展均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學校出現規模化投資項目時,人員的嚴重不足,人員水平的參差不齊對項目實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高校在實驗技術隊伍不足的情況下,普遍采取將教師作為實驗室的兼職人員,這種模式從管理、主體責任和解決實際運行問題方面都無法與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相媲美。
1.4 儀器設備采購周期過長
一般情況下,儀器設備的招投標采購周期不包括制作標書的時間基本是一個月,進口設備的話周期則要更長。計算機等集采目錄內設備必須走央采程序,周期一般1個多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采購人在執行儀器設備采購計劃時,常出現因調研不充分導致采購需求不明確、采購需求傾向性明顯、采購預算與實際需求不符等情況,無形之中拉長了整個項目的儀器設備采購周期,影響實驗室建設的進度。
1.5 實驗體系調整不及時
實驗體系是學校實驗室建設和開展實踐教學的指導性綱領。近年來隨著教育部推進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及本科教學審核性評估工作,各高校陸續完善了本校的實驗體系。隨著本科教學工程改革的推進、學校學科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實驗體系的調整和完善卻沒有及時跟進,尤其是在學校開展實驗室規模化投資時,基本上無法發揮其作用。
1.6 實驗室管理模式陳舊
目前很多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比較陳舊,基本上還是以行政指令為主要手段,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未能將物聯技術應用在管理過程中,造成管理數據不準確,實驗室共享效率低,虛擬教學資源不能系統化管理和應用,安全管理監控不到位等等。
2 ?可行的解決思路
2.1 實驗室規劃編制
規劃是決定實驗室建設如何建、建什么、建成什么樣的關鍵環節。規劃的編制至關重要,就要求編制規劃的人員精通專業、有全局觀念、認同學校發展文化。在實驗室建設中,出現實驗室重復建設、規模小、設備不夠精密等方面的問題,原因在于二級學院領導、實驗室主任、實驗員可能因視野受限、高度不足、總局觀欠缺、專業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影響實驗室規劃的編制。而這種情況又客觀存在,專業存在交叉,二級單位做編制立足點是自己單位,而非學校,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重復建設、規模小。
成立實驗室工作委員會,由各個專業的領軍人物、建設實驗室有經驗的實驗人員、校級實驗室管理人員及相關行政單位人員組成,結合學科專業的發展,制定學校的實驗室建設規劃,指導各二級單位的實驗室規劃編制,整合資源,匯總專業高精尖力量。
各二級單位做好實驗室建設規劃,首先要開展充分的調研工作,了解目前的技術前沿是什么,項目的投資規模是多大,目前社會上的技術支持有哪些;其次要開展充分研討,包括校內組織人員和校內外人員等不同形式,研討項目的定位,論證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初始建設方案及開展什么樣的教學、科研項目;最后就是要確定實驗室建設模式和規模,依據前期調研結果和研討情況來編制實驗室建設可研報告。
2.2 實驗室建設論證
論證環節主要是組織校內外專家對各個實驗室建設項目進行整體和細節方面的把關。論證工作做實,才能確保實驗室建設方案達到可操作實施階段。論證環節重點從專家選取、組織方式和承建單位重視程度三方面進行進行落實。
第一方面嚴格把關專家組成:組成一支5~7人甚至更多的專家團隊,基本滿足對一個實驗室建設水平的把控。專家組成員由校內外的高水平、有全局觀的人員擔任;要有技術能力強的人員參與;還應該有企業或行業內比較有影響力的人員。
第二方面承建單位必須重視:體現在實驗室承建單位必須由一個單位的主管領導帶隊,領導帶隊能夠體現二級單位重視;項目負責人按照要求制作PPT進行匯報和答辯,可以使項目負責人更熟知做什么,怎么做,內容應涵蓋實驗室定位、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實驗室建設方案、設備采購清單等。
第三方面組織方式不可過于簡單,程序適當的進行調整和變化。打分時可結合一票否決、專家組長匯總、單獨打分等各種形式。
2.3 實驗技術隊伍建設
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事關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水平和效益。據近幾年的調查,已有相當一部分重點高校在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上做了很多嘗試,包括分崗聘任、分崗考核,設置教授級高級實驗師或研究員等正高級職稱。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實驗技術人員極大的鼓舞,也在某種程度上肯定了其地位,不再是所謂的教輔人員。我校亦著手研究實驗技術人員的相關政策,為學校“十三五”實驗條件平臺的建設提供人員保障,同時設立了一些臨時性政策以鼓勵現有實驗人員參與建設和管理。
實驗室技術隊伍的建設一方面是人才引進一方面是對實驗技術人員的培養。人才引進方面應該由校級實驗室管理部門統籌規劃年度人才引進;對實驗技術人員的培養重點在于后續技術上的培訓,有二級單位負責,享受同教師同等的培訓,進行分崗考核,設置相應的職稱體系及待遇兌現,提升實驗技術人員技術能力的同時提升職業榮譽感。
2.4 儀器設備規范采購
儀器設備規范采購不僅僅是一個風險控制的過程,也是縮短建設周期的主要手段之一。采購人在前期調研充分的情況下且能按照要求完成采購方案的制定,整個建設周期至少會縮短1/3的時間,為實驗室建設后續工作的開展及投入實驗教學或科學研究提供更充裕的調試時間。以我校為例,每年在下發實驗室建設任務后,學校招采中心都會召集項目負責人面對面進行政策解讀和標書制作輔導,同時建立采購進度表,定期與項目負責人溝通相關事宜,及時糾正個別教師的不規范行為,大大縮短了實驗室項目建設周期。
2.5 實驗教學體系重構
實驗教學體系作為高校開展實驗教學的主要指導性綱領,應根據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不斷得到調整與完善。其中包括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提升、教學手段的更新和應用、培養目標的調整與實現等,都會促使學校對整個實驗教學體系進行調整或重構。一個教學單位只有明確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實現路徑,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手段,教學理念先進,則在構建教學體系時就會相對容易得多。我校此次開展的規模化實驗平臺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會改變現有各個教學單位的培養計劃,也會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給予更明確的定位,借力信息技術等手段,已著手對原有的“三個層次協同、四個課堂貫通”的實踐育人體系進行修訂和重構,基本形成“技術+模式+空間”三位一體的實驗體系。